弥勒市竹园镇人民调解员余林:打开烦心锁 用情解民忧

政务   2024-12-04 10:44   云南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来。“是邻里纠纷吗?我马上就来,你们当事人在现场不能吵架、打架。”一大早,弥勒市竹园镇人民调解员余林就接到村民的电话,让他去调解一起矛盾纠纷。挂了电话,他穿行在清晨薄雾里,沿着曲折蜿蜒的乡间小路前往调解对象家。在调解现场,他运用法、理、情多维度调解方式,打开了当事人30年的心结,让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在余林从事人民调解员工作的20多年间,这样的场景如家常便饭般出现。


  2002年,在龙潭小学代课的余林担任竹园镇龙潭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成为人民调解员。

  上任之初,为更好地开展工作,余林白天奔走于各村民小组,走访纠纷现场掌握情况。深夜,他挑灯苦读,自学法律,完成了法律专业本科全部内容,并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语言表达技巧及调解技能,提升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

  随着调解工作的不断深入,余林发现,农村矛盾纠纷涉及面广。7年前,竹园镇矣果村老丁一家因婆媳矛盾、老人赡养等问题,冷战、热战近3年。在处置该纠纷时,余林第一次调解失败后没有气馁,而是继续跟进,先后13次上门调解,最终用两年零八个月才调解成功。“她们婆媳积怨深,心结像块坚冰,很难融化。”余林说,自己正是用耐心、诚心、热心和恒心反复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最终才融化了几人心中的坚冰。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余林在工作中认真提炼,总结出庭审式调解法、自然调解法、读心式调解法、持续跟进调解法、庖丁解牛调解法等诸多调解技巧,在工作中更加注重“调解+普法”的作用发挥,用行之有效的“土办法”把调解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在调解前的调查阶段,余林会根据纠纷争执焦点、当事人的想法和观点,提前梳理相关法律法规,上门调查时向他们讲解纠纷涉及的法律规定,纠正不合理观点,减少调解难度。在调解过程中,他就双方争议焦点进行现场普法,一对一解答普及法律知识。在调解后,他还跟踪回访,主动“听事”,及时发现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开展普法宣传,做好规劝、说服工作,促使当事人沟通,防止二次矛盾产生,促进协议切实得到履行。

  “只有群众满意,我才安心。”多年来,余林记不清调解了多少件家长里短琐碎事,只要群众需要,他就倾尽全力去平息一场又一场纠纷、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冤家宜解不宜结。很多案件比较复杂,需要足够的耐心梳理问题,寻求最佳解决之道。”他认为,基层调解就是要“对症下药”,在查明事实的前提下,多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样才能找出合适的方法,让矛盾迎刃而解。

  “有什么需要和诉求,我们都会去找余主任。”在龙潭村村民心中,余林既是化解矛盾的“金牌调解员”,又是田间地头的“布衣法官”,还是群众身边的“解忧人”。

  工作之余,余林认真制作调解卷宗。1650份120多万字的手写调解卷宗,凝聚着他多年的心血和付出。他还将多年调解经验倾囊相授,对竹园镇108个村组420余名村干部进行调解经验培训,并受邀到朋普、新哨、巡检司等乡镇交流经验,到开远、建水、泸西等县(市)讲解调解技能。从2022年至今,他连续3年完成州、市法律明白人培训授课任务,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社会治理贡献力量。

  从业20多年来,余林始终立足平凡岗位,坚守调解第一线,把责任扛在肩上、使命记在心间、践行落在脚下,把消除矛盾隐患、维护社会稳定放在第一位,成功调解合同、劳务、物业、邻里、婚姻家庭、侵权赔偿、村务管理、征地拆迁等不同类型矛盾纠纷3900余件,调解成功率超98.4%,先后荣获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省司法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以及红河好人、云南好人、感动红河先进人物、弥勒市劳动模范等称号,被认定为弥勒市2024年度本土人才。


撰文:饶勇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刘馨玙



推荐阅读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中老铁路

本周滇东降温降雨,这些地方还有降雪→

最新通告!事关昆明住房公积金提取

云南发布
欢迎来到诗的远方,梦的故乡——云南。这里是云南省权威信息综合发布平台,发布重要党务政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讲好云南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