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突发:飞机坠毁多人死亡。而这位给国产飞机装上“中国心”的老人吴大观,是时候说了!

文化   2024-11-03 00:20   中国香港  

华人星光(ID:hrxg2020)


据环球网报道,
9月29日,美国一架飞机坠毁,
事故造成多人死亡。

10月5日,
美国又发生一起飞机起火事故,
事发时,飞机上共有190名乘客。

国外飞机出事,
其实已经屡见不鲜。

当年空客某型飞机,

首飞当天就出了人命,

飞机坠入机场附近的森林,

死亡3人,受伤34人。

还有波音某型号,

发动机用的是美国制造的,
试机时出了大问题,
发动机直接空中爆炸。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
过去很多次事故,
都是发动机故障引起的,
因为它是整个航空技术界,
乃至现代工业最难的技术,
容易出问题,也极难突破。
而为了打破这一技术壁垒,
中华民族足足走过100年历程,
在这当中,有一位老人,
为了给国产飞机,
装上“中国式发动机”,
付出了足足68年的岁月。

他的名字,叫吴大观。

吴大观的航空梦,
启航于1941年的西南联大。
那时他23岁,
日寇战机扔下的炸弹,
轰碎了他学生时代的安宁。
但在那遍地废墟之中,
涅槃重生一个宏伟的航空救国梦。

1944年,吴大观赴美,
学习航空发动机制造。
航空发动机,
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也有“工业之花”的称号。
当年全世界都开始了,
航空发动机的竞争研制。
然而落后的中国只能望其兴叹,
因为这个东西,
它是整个航空技术界,
乃至现代工业最难的技术,
实在是太难造了!
它的直径不超过一米,
但点火后,
需要提供十几吨的推力;
它里面的零部件,
要承受上千摄氏度烈焰的灼烧,
但外表摸起来一点不烫人。
有专家说过,
就是把一整台发动机摆在面前,
再把图纸递送在手中,
都没有办法仿制出一模一样的来。
劳斯莱斯,大家都知道,
是世界上生产最豪华汽车的品牌,
历史超过100年。
这么个技术、财富,
都是世界顶尖中顶尖的公司,
在上世纪70年代,
因研究商业航空发动机失败,
而濒临破产。
后来,
它的航空发动机部门被拆分了,
而专门研究汽车的部门,
则发展到了今天。

因为这个技术太难太难了,
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
凤毛麟角,能坚持到毕业的学生,
更是寥寥无几。
但再难的路,再难的事,
总要有人去走,有人去做,
因为:国家需要,人民需要!
吴大观在航空发动机设计领域,
实在是天佑中华降世的英才。

在美国实习时,他所进入的公司,

是全美最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

也是世界主要的,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制造商之一:

普惠集团。


他在这家公司三年,

所参与的技术研究,

一直都被美国方面严格保密。

而三年后吴大观要离开时,

美国不断以高薪挽留,

却都被他拒绝。

远渡重洋回国后,

逢新中国刚刚成立第二个月,

他直接被委以重任,

就职重工业部航空筹备组组长。

肩担航空工业筹建这样的大事,

吴大观年仅33岁!



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沈阳东郊人迹罕至的荒野,
进驻了一支神秘的队伍,
新中国第一个,
喷气发动机研制机构在此诞生。
他们当中,
担当技术总负责的正是吴大观,
他是这支队伍中,
唯一一个见过喷气式发动机的人。
那时候,国家资金短缺,
国外技术封锁,
吴大观带着一群年轻大学生,
开启了飞机发动机研制的艰难征程。
他们在荒原之上豪情满怀:
中华航空,大有作为!

这是数年如一日的泣血拼搏:
设计室、办公室、资料室,
从黎明到深夜,灯光彻夜通明;
 刚掌握俄文的技术员们,
又开始向英文进军,
他们的老师,是两张英文唱片;
发动机制造的研究“标本”,
是部队送来的美国U2飞机残骸,
缺胳膊少腿,零件都拼凑不齐;
成千次上万次的计算,
一组组不能差一分一毫的复杂数据,
以吨来计算的设计图纸,
全赖一把烟袋杆长的计算尺。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
吴大观和团队,
于1958年,试制成功了,

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动力发动机!

那年,
装着这台发动机的歼教—1飞机,
成功试飞,
这是我国第一架,
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

航空发动机,
作为飞机的“心脏”,
对于中国的影响十分重大。
它是装备制造领域的最高端产品,
用于初级教练机、
超轻型飞机、小型直升机、
中低速中低空无人机,
以及农林用小型飞机上,
代表着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
一直以来被视为影响国家空中运输、
国防安全,
和保持国家战略优势的核心技术。
这种国之重器,千钧伟业,
能扛起这一切的,
都是万中无一的牛人。
吴大观,就是这样的牛人,
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
最初的缔造者!


那段从无到有、如火如荼的岁月,

他在共和国历史上,

书写了航空伟业中,

最辉煌的篇章:

组建了,

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机构,

领导研制了,

我国第一个喷气发动机型号,

创建了,

我国航空史上,

第一个发动机试验基地,

主持建立了,

航空发动机研制第一套规章制度,

建立起了,

第一支航空动力设计研制队伍,

主持编制了,

第一部航空发动机研制通用规范。


他被盛誉为:

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

国家视他为大功臣,
1955年时每月就拿百元工资,
他觉得太高,几次要求降薪未果。
后来他就把这钱攒啊攒,
1963年捐给越南驻华使馆,
助力抗美援越。
毫无私心,高风亮节,
谁曾想这样的风骨,
竟成了别人攻击他的罪名。

1963年后,他访问英国、苏联、
法国、瑞士等国,
交流飞机发动机设计研究,
常常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
为了尽可能多的学习国外经验技术,
没有节假日,这样的长年劳累,
使他染上了严重眼疾。

而回国后,
接踵而来的就是十年运动,
他曾捐出去的钱,
被污名成是“特务活动经费”。
他因此屡屡遭受摧残,
因没有及时救治,从那以后,
他的左眼,就永远失去了光明…… 

一只眼睛看不见了,
对于一个科研人而言,
这是莫大的痛苦。
而对吴大观而言,
比自己左眼失明更加痛苦的,
是心血付诸东流的,
壮志未酬的遗憾!

自意气风发踏入航空领域,
他从未预想到,
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制,
会面临怎样的波折。 
先是歼教—1飞机首飞成功不久,
就停止了生产,
转而购买国外捷克教练机。
千辛万苦自主研发的发动机,
也就失去了定型生产的机会。
在中国发动机研制史上,
这实乃是一大憾事!

后来,为超音速喷气战斗机,
设计的红旗2号发动机,
仅用一年就试车点火,
成功实现首次运转。
但由于试制方案有所争论,
最终研制工作无疾而终。
再后来,中国改型设计的,
第一款涡轮风扇发动机,
经过10年研制实现装机滑跑,
工作良好,却因当时,
国内不具备高空台试验能力,
1972年被迫中止研制。
我国涡扇发动机上天的时间,
由此整整延迟30年之久! 

最为悲壮的,是涡扇6,
这是吴大观,
瞄准世界发动机先进水平的,
倾注心血最多的发动机型号。
十年运动中经历四次上马,
三次下马的坎坷,
最终于1984年,
因配套飞机下马和经费紧张而放弃,
吴大观前后二十年的努力,
全没了!

他一生先后主持过,

6个航空发动机型号的研制工作,

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

没有一个能最终完成定型批产。

可他从未放弃,直到他70多岁,

还在为了航空发动机的国产梦,
而拼上了自己的一切!
在斯贝发动机仿制工作中,
作为中方技术负责人,
吴大观天天守在现场。
试车时,英方专家组织两班倒,

而吴大观自己一个人顶两班,

甚至发烧39℃仍坚持工作,

以致晕倒在试车台上。


他白发苍苍却依然雄心万丈,

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

终于在有生之年,

品尝到最终的成功欢欣:

涡喷7甲发动机改型设计,

这款发动机定型生产后,
与歼—8飞机,
共同摘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这款发动机,

后来十几年里成为中国空军的,

主要服役飞机动力装置。


1983年,

国家在论证第三代作战飞机时,

围绕究竟是引进国外发动机,
还是自行研制这个问题,
当时意见分歧很大,
不少人极力主张,
引进国外成熟的发动机。
那个时候,涡扇10系列发动机,
即太行发动机,正在提上日程,
吴大观大声疾呼:

“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

中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

否则,就会永远受制于人,

战机就会永远没有中国心!”

他联合八名专家联名上书,

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1987年,

太行发动机终于得以立项。

18年后,这款发动机研制成功,

它是中国第一个,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
大推力、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
结束了国产先进涡扇发动机的空白!
国产飞机,
终于装上了一颗“中国心”!

耄耋之年,
吴大观已经视物不清,
家中保姆每天送他去办公室,
晚上秘书把他送回家。
老人家一辈子牵挂国产发动机,
即使是93岁步入弥留之际,
他还是满满的遗憾:
“我……
是看不到我们的大飞机……
装上我们自己的发动机了。
可我相信,
总有那么一天……”
2009年,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
吴大观逝世。
他的妻子说,他最后的交待,
“一切从简,

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把家里积蓄的10万元拿出来,

帮我交最后一次党费。”


一生豪情万丈,一生不断受挫,
却还是屡败屡战,
直到扶持着中国航空发动机,
走上真正自主研发的道路。
吴大观,
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卓越贡献,
以及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都为后来者,
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今时今日,
我们的国产飞机发动机,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吴大观这样的“巨人”,

已经挺起了让后人踩着前行的肩膀,
也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经验。
不能独立自主,何谈伟大复兴,
先辈高瞻远瞩,

吾辈当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深度参考
《深度参考》是中国高端精英读物,是您了解最新、最有深度、最有价值的人文窗口,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