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邬思道辅佐雍正15年,雍正当上皇帝后,却想杀了他,为何最后没有动手?

文摘   2024-06-07 23:47   陕西  

邬思道在《雍正王朝》中神一样的人物,他自幼爱好读书,屡试不中,因家庭贫困,只好去开封做了师爷。

后来邬思道慢慢地成了雍正的谋士,替雍正办事,多年跟着还是阿哥的雍正,他知道了雍正太多的秘密。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当上皇帝之后,也有想杀邬思道的念头,最终却没有动手。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雍正还是念及多年的感情,邬思道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作为雍正身边重要的谋士,在雍正登基中邬思道出了很大的力气。

当时九子夺嫡,非常惊险,一个差池就会让结果南辕北辙,但是在邬思道的精心策划下,无论是抗洪救灾还是清理国库欠款事件中,本都是出力不讨好,但是他却让雍正大胆去做,从而赢得了康熙的称赞,为最后的成功加了分。

如若不是邬思道的谋划,可能雍正根本没有胜算的机会。同时,邬思道和十三阿哥关系非常好。

十三阿哥是个正直的侠义之士,如果一旦雍正对邬思道下了手,十三阿哥肯定会迁怒于雍正,不仅会跟雍正分道扬镳,而且还有加入雍正的敌对面一派的可能性。

那样的话,雍正不仅失去邬思道,还失去对他忠心耿耿的十三阿哥的支持,那他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在对待邬思道去留问题上,雍正还是留有一定余地的,毕竟邬思道为他的登基助力不少。

其次,邬思道非常聪明,他深知雍正的心,他知道雍正可能会容不下他,所以他先发制人,懂得进退,让雍正觉得他没有威胁。

雍正登基的过程很不易,也为此用了一些非常手段,有的见不得光,成功之后,雍正为了能够把秘密缩小在很小的范围之内,他除掉了一些给他帮助的关键人物,如高福等人都被杀害。

这些邬思道都清楚,同时他也发现,雍正在监视自己,也猜到雍正可能会对自己下毒手。所以他想了一个对策。

在雍正登基以后,邬思道态度立马转变,对雍正执以君臣之礼,并对雍正讲自己不会去做官,但是也不会从此隐退江湖。

他的理由很充分,说自己想半隐,半隐就是不到朝堂上光明正大地做官,而如果雍正有用得着自己的地方,还能随时找到自己。

他没等雍正处置自己,便想好了自己的退路,让雍正打消了对他的戒备。邬思道不愧是谋士,他不像年羹尧等人居功自傲。

年羹尧虽然也在雍正登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在雍正面前非常傲气,有时候甚至不给雍正留面子,因此雍正后来便把他处置了。

雍正其实差一点杀了邬思道,他找人监视着邬思道,说明他心里对邬思道很不放心,毕竟跟随他那么多年,深知自己的太多秘密。

但是聪明的邬思道很懂得为人处世的分寸,为了自保,他选择退出朝堂,以半隐的方式度过下半生。

没有了威胁,想找邬思道也能随时找到,雍正很满意这样的结果,于是放下了杀心。

还有,如果刚登基便杀掉邬思道,雍正可能会面临着另一种风险,那就是失去人心,很多有功之臣心里都会很忐忑。

因为几乎熟悉雍正的都知道,邬思道对于雍正是个重要人物,是他助力雍正得到了皇位。

加上邬思道是弘历和弘昼等人的老师,没有犯过什么错误,反而帮了他的大忙,如果过早地卸磨杀驴,会失去人心,让很多人心里对雍正有忌惮。

再说,雍正刚登基,正是拉 拢人心的好时机,如果对待邬思道太过无情,一定会影响后续人们对他的信任。

登基之后,一些新政需要施行,可能还会有阻力,雍正也还需要一些有能力的人的帮助。

而邬思道并不居功自傲,一心为雍正着想,自己只想保住命,安稳度过余生。这样的人对江山没有威胁,又能受自己掌控,万一哪天还能用得着,何必非得赶尽杀绝呢?

十三王爷知道 邬思道要功成身退后,为他感到可惜,辛辛苦苦辅助雍正15年,终于到了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却选择了放弃,邬思道到底在图什么呢?

邬思道说:“自己辅助四爷,为的是天下苍生,如今心愿已成,没有遗憾了。”

邬思道的心胸和理想,如日月之光辉,让人敬仰。雍正不杀他是对的,否则又会留下骂名。

蓝瑞瑞的笔记
蓝瑞瑞,吃货一枚,带你一起聊剧、吃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