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太空的灾难
大约6600万年前,直径约10千米的奇克苏鲁布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陷入黑暗,引发了波及全球的数千米高的海啸,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大灭绝,以及持续了约10万年的全球变暖……
大约每1~2亿年,地球可能就会遭遇一次奇克苏鲁布大小的小行星撞击。来自更小的小行星撞击则更为常见。虽然更小的小行星不足以造成世界性的灾难,却仍然有可能摧毁整片局部区域。
目前,尽管人类还没有面临迫在眉睫的威胁,但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如何避开未来可能出现的小行星撞击。为此,科学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行星防御机制。例如,2022年9月,NASA的DART(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航天器就在距离地球1100万千米处撞击了一颗160米宽的小行星,成功地使其偏离轨道、证明了动能撞击是一种可用于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有效方法。
应对更大的小行星
然而,对于更大的小行星,仅仅依赖航天器的撞击可能不会奏效。对此,一个主要的声音是——使用核弹。核爆产生的大部分能量是以X射线的形式存在的。虽然由于太空中没有空气,所以不会有冲击波或火球,但这种X射线仍然具有强大的冲击力。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一组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中,模拟了当一个核弹在小行星附近引爆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核爆产生的X射线暴,应该足以改变一颗朝地球袭来的小行星的运动轨迹。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近期的《自然·物理》杂志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Z脉冲功率设施”来产生高温且强大的X射线,在真空中向两颗咖啡豆大小的的模拟小行星发射X射线。Z脉冲功率设施有着“世界上最强的X射线机”的称号,能使用80万亿瓦的电力产生“世界上最亮的X射线闪光”。
这两颗模拟小行星直径约12毫米,分别由石英和熔融的二氧化硅制成,以反映太阳系中有着不同成分的小行星。两颗模拟小行星都被一块薄薄的箔片悬挂在真空里。当它们被X射线撞击时,箔片就会像被一把“X射线剪刀”一样剪断,使得小行星自由落体。如此一来,就可以模拟在太空的真空环境下观测到X射线的真实效应。
实验只持续了2000万分之一秒。在这两个实验中,研究人员都观察到X射线脉冲加热了这两个模拟小行星的表面,产生了蒸汽羽流,而这些蒸汽羽流又会产生向石英和二氧化硅转移的动量,分别导致了大约69.5米/秒和70.3米/秒的速度。这一结果标志着关于X射线如何影响小行星的预测首次得到了证实。
然后,研究人员利用这些测量结果,对这种X射线偏转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如果给予足够的提前通知的话,核爆产生的X射线可以使一颗直径约为4千米的小行星发生偏转。
更多的实验
这完全是新奇的实验。或许有朝一日,科学家也可能在太空中进行类似DART任务的测试,以观察X射线对小行星的真正影响。但在此之前,研究人员希望能对X射线偏转技术进行更多的实验测试,以提高有效性。
鉴于小行星可能有很多种不同形式,研究人员建议,未来的实验可以使用由其他材料构成的样本,并使用不同的X射线脉冲来进行测试,因为由X射线脉冲产生的蒸汽羽流取决于小行星的化学成分。
#创作团队:
编译:不二北斗
排版:雯雯
#参考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7-024-02633-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3128-4
#图片来源:
封面图&首图:BENG-ART /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