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新中国设计的诞生
展览时间:
2024年7月6日-8月5日
开幕时间:
2024年7月6日16:00
展览地点:
重庆当代美术馆A馆
(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
主办: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协办: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国际设计博物馆
总策划:
焦兴涛丨林 茂
特邀顾问:
常沙娜
学术顾问:
段胜峰丨杭 间丨许 平
展览总监:
何桂彦丨靳 军丨韩文超
郝凝辉丨张春艳
策展人:
周 博丨谢亚平丨黄厚石
吕 曦丨纪玉洁丨高 原
设计总监:
纪玉洁丨向海涛丨顾 欣
展览统筹:
杨 彪丨孙艺菱丨杨依依
四川美术学院展览执行团队:
陈玥晓丨卢 枫丨陈燕玲
敬 茜丨雷渟舸丨邱丽媛
赵思琪丨郭可凝丨胡华杰
刘瑾依丨徐璟玥丨林子雄
陈 星丨张恒溢丨高梓铭
严珞菲
中央美术学院展览执行团队:
谢书旖丨凌 晨丨陈珊珊
于明慧丨黄心仪丨许梦伊
展览宣传:
李呢喃丨陈燕玲丨敬 茜
公共教育:
刘志坤丨陈玥晓
媒体支持:
《当代美术家》
项目支持:
· 四川美术学院学科建设“新中国设计的诞生”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延安设计思想(1935—1948)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BG125)
·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新中国设计史研究”(21AG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技与艺”的交锋——抗战时期西南地区设计教育思想研究(1937-1945)》(19YJA760072)
20世纪中叶的中国经历了社会巨变,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社会性质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过渡到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而又通过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迫切希望摆脱落后的农业国的面貌,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
建设一个伟大的新社会的理想激发了一代人的热情。毛泽东关于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以及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中国的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而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积极的工业化政策,则构成了新中国设计的制度性基础。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设计,作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要表征,从形式到内容,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十年间的设计,不但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当代设计探索民族化的设计语言,建立中国设计的文化认同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设计史研究的重要篇章。
本次展览围绕“新中国设计的诞生”这一主题,以中国社会的巨变为背景,以1945—1959年之间的中国设计与中国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为主线,通过实物、图像、影像和文献等多种途径,力求反映新中国设计历史构建的路径,全景式地梳理与呈现中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这个重要阶段。
四川美术学院展览在中央美院展览的基础上新增了延安时期设计、1950年代成渝地区的重要设计作品以及新中国对外设计展览文献等全新内容,以期以一个更广阔的研究视野来呈现更加丰富和立体的中国现代设计,并从学术层面探讨在新中国诞生的过程中,设计如何参与社会形态的全新塑造并如何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值五年一届的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重镇、世界设计之都"重庆拉开帷幕之际,“新中国设计的诞生”展览也同期在重庆当代美术馆开幕。鉴往知来,希望这个展览对今天的中国设计学建设有所启发。
《新中国设计的诞生》联合策展团队
2024年7月
延安时期(1935-1948),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在设计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仅对于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从各个方面体现出延安大生产和设计创新的丰硕成果。而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的延安设计思想,则随着解放军进军全国的步伐很快影响至全国。延安文艺座谈会提出的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政策,对于设计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新年画”“新剪纸”“新洋片”为代表的设计“新花”纷纷绽放,而延安设计师在木工产品设计、展览信息设计、建筑空间设计等各个方面也极具创造性。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统一改为解放区,并在解放战争中逐步扩大。在解放全国的过程中,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为代表的官僚资本被没收成为国营经济,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得到了有效地保护,为新中国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经验。
中共七大会场投票箱
设计:张协和
木工产品 复制件
40×25×50cm
1945年
在毛泽东旗帜下前进
张仃
宣传画 复制件
77×53.3cm
194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延安时期的图表画
设计:张谔
印刷品
69×73cm
1940年代
“飞马牌”香烟烟标
设计:《淮南日报》美编
印刷品
8.8×16.3cm
私人收藏
新中国设计的诞生,在视觉层面上,首先表现为以国旗、国徽为核心的国家视觉形象的确立。齿轮、麦穗、五角星等一系列符号语汇,使新中国设计的图形语言焕然一新,其影响也迅速由政治领域而延展到日常生活。其次,表现为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密切配合的宣传性图像和装帧新风格的日渐成熟。就中国的现代设计运动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内容广泛的视觉革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 张仃、周令钊设计
复制品 1949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周令钊、陈若菊
宣传画 复制件
87×62cm
1954年
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藏
抗美援朝
郭乾德
宣传画 复制件
1950年10月
图源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第二套人民币
罗工柳、周令钊
纸本 尺寸不一
1950年代
复制件
图源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司编《人民币图册》
《德中友好月》纪念邮票一套三枚
《毛主席头像》设计者:古元
《土地改革》设计者:牛文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51年6月27日发行 牛柯收藏
对于新中国来说,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就是把中国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实现工业化。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就明确了关于新中国城市功能的顶层设计,即变消费的城市为生产的城市,《共同纲领》更是强调将重工业作为新中国工业发展的重点,这些原则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采取积极的工业化政策,即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中得到坚决地贯彻和落实。
无论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规划和改造,还是西安、成都等八大重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乃至于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工矿企业和工人住宅的规划设计,以及成渝铁路、汽车设计等出行设计,都是国家工业化顶层设计的延伸。在“积极的工业化”这个大背景之下,从国之重器到民生日用,新中国设计的大幕徐徐拉开。
新中国第二代红旗检阅车设计稿
程正、吕彦斌设计 贾延良绘制
1958年
图源于葛帮宁《红旗》
西南铁路成渝线沿线车站略图
印刷品 复制件
1951年8月10日
图源于:《西南区工业展览会纪念特刊》内页
争取成渝铁路提前通车
郭其祥
宣传画 复制件
32×22cm
1950年代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上海市家用化学产品样本》
上海市家用化学品工业同业会所编印
1950年代
私人收藏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棉纺织业为主体的纺织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意义非凡。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公私合营和经济改组,纺织行业也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实行统购统销、选样定产的计划生产管理体制。以上海为中心,诞生了“经济、美观、实用”的花布设计与丝绸设计创新,纺织业的发展既保障了人民衣着,又通过丝绸等高档纺织品的出口创汇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服装领域,“增产节约”与“旧衣改制”是日常服装设计生产的主题,与此同时,“美化服装运动”与民族风格的探索也在服装设计界和行业内部悄然兴起,时装的面貌呈现出中西混杂、新旧交融的局面,反映了中国人民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与向往。
大花样本
上海纺织品采购供应
丝绸被样
53.5x38cm
1955年
私人收藏
和平鸽纹样丝绸被面
中国浙江省丝绸进出口公司
丝绸被样
1950年代
私人收藏
《服庄》杂志
上海市服装公司
书籍
1958年
《旧衣改新装》
上海市服装公司编、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书籍
1957年
私人收藏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中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个思想主张后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为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总纲,对新中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
以首都十大建筑为代表,新中国的设计师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一总的方针的指导下,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创造出了具有“中国气派,民族风格”的新设计。
成立于1956年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设计学府。同时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也纷纷设立了独立于美术教育的分科建制的设计教育,均标志着新中国设计教育开始新的历程。同时,各大高校配合手工艺出口创汇、和平外交、国家形象、国庆十大工程装饰和日用产品等国家需求,积极探索实用和装饰的关系,开启了新中国设计学科本土化的进程。
人民大会堂
设计:赵冬日、沈其
1959年建成 印刷品
图源于《人民大会堂》画册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应征方案效果图
张家德
1951年 复制件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管理处提供
四川美术学院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设计的方案示意图
设计 : 程尚俊
1959年
《图案问题的研究》
庞薰琹
书籍
1953年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图书馆藏
《新图案的理论和作法》上下
雷圭元
书籍
1950年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图书馆藏
《西南少数民族图案集》
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实用美术系编
1954年
私人收藏
转载自:四川美院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