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文史·乐安春秋】党的好干部丁莱夫同志

文摘   2024-12-07 13:08   山东  

丁莱夫,原名丁之夏,1912年生于广饶县大王镇高卜纸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困苦拮据的家庭生活,受人欺凌的社会地位,使丁莱夫从小养成了勤奋好学、热爱劳动的习惯和憎恶黑暗、同情劳苦大众的品格。少年时期的丁莱夫,目睹劳动人民灾难深重的状况,苦闷烦恼,忧伤傍徨。1929年,丁莱夫以优异成绩考入广饶县第一高级小学后,通过阅读进步书籍,开始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一种争自由、求解放、救国救民的念头在潜滋暗长。他经常组织同学们集会、请愿、罢课,与反动的国民党员校长及恶棍流氓进行斗争,很快成为当时受同学们尊崇的青年。

1931年,丁莱夫在广饶县第一高级小学毕业。时值“九·一八”事变后,日寇的魔爪从东北三省伸向华北平原,亡华美梦正酣的国难当头之际,丁莱夫认为“男儿志在四方,焉能老死卧床”,要有“铁帚荡尽海洋雾,钢颅撞碎大陆风”的英雄气概。于是,他放弃回家教学、过安稳日子的念头,毅然离家出走,以卖字画维持生活(此时取笔名“夷波少年”,含义为踏平惊涛骇浪,表达自己要大干一番事业的抱负),到处寻找革命组织,经过数月艰苦奔波,仍没有找到党的组织,然而,他并不灰心。他坚信,总有一天会找到出路,走上革命道路的。

丁莱夫在漂泊流浪、探寻真正人生道路的日子里,社会实践使他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做一个真正的对祖国、对人民有所作为的人,必须是一个有学识的人。他决计继续求学,于1933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在学校里,他惜时如金,勤奋攻读,品学兼优,并积极带领同学们参加社会活动,成为当时深受同学们拥戴的学生领袖。

1935年,国内反日浪潮日益高涨,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丁莱夫为适应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的需要,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悉心钻研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同时还阅读了大量鲁迅、高尔基的战斗檄文。在北平学生燃起“一二·九”运动的熊熊烈火之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同学们积极声援北平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在学校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他组织成立了“山东省立济南乡村师范学校反日救国会”,并被选为主席。嗣后,他又串联了济南其他学校的进步同学,联合成立了“反日救国学生会”。正当他们准备采取统一行动,发表宣言和告同胞书,筹划“一二·六”总罢课,进行示威游行时,山东省国民党反动当局派出大批军警包围了各个学校,对手无寸铁的革命师生进行镇压。丁莱夫为之义愤填膺,挺身而出,带领同学们走向街头,与军警展开面对面的斗争,并向他们进行抗日救国道理的宣传,教育他们调转枪口,一致对外。

时局越来越恶化。为了避免不应有的损失,促进更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学校党组织作出决定,暂不示威游行,将学生运动由城市转入农村、工厂,组织发动广大工农群众进行抗日救亡运动。丁莱夫响应党的号召,于1935年冬回到广饶县,在本村小学办起了夜校。他用夜校这一阵地,组织农民学文化,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宣传东北人民奋起抗日的英雄事迹,动员农民组织起来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36年,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外搞民族投降主义,对内实行法西斯专政,大肆搜捕进步师生,镇压蓬勃兴起的学生运动。丁莱夫也被列入逮捕名单之中。但他面对腥风血雨,置生死于度外,立即由家乡返回学校,组织返校同学秘密集会,日夜赶印《山东省济南反日救亡学生联合会宣言》,痛斥国民党反动当局和反动校长卖国投敌行径。此举给了敌人以迎头痛击,大大鼓舞了广大师生和民众抗日救国的斗志。

丁莱夫在白色恐怖的艰苦岁月里,出生入死,不畏艰险,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严酷的斗争中成长为一个自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于1936年4月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4月,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原大举入侵,国民党反动派继续采取不抵抗政策。丁莱夫见国将不国,人民遭难,心想,国难当头,有志青年应投笔从戎,在一首诗中写道:“今日得酬男儿志,铁甲刁斗驰八方。”他毅然中断学业,冲破乱人层层封锁,只身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他参加中国工农军后,学习革命理论刻苦认真,钻研军事技术和战术一丝不苟,各项测验总是列前茅。是年8月5日,根据党的需要,丁莱夫奔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他极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丁莱夫同志又投入了解放战争。在战争中,他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尤其在平津战役中,他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部队始终保持旺的战斗力,每次战斗都取得重大胜利。

1951年7月,丁莱夫首批开赴朝鲜,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的日日夜夜,他以身示卒,一直战斗在最艰苦的地方,几次重病在身,仍坚持工作。在志愿军中,他大力提倡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了干部战士的素质,保持了我军的光荣传统。他十分注意加强基层部队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保证了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在抗美援朝期间,丁莱夫撰写的有关介绍工作经验的文章,发表在部队的学术刊物上,得到了普遍的好评,推动了志愿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由于他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深受干部战士的钦佩,曾被推选为志愿军回国汇报团成员,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62年,党中央选调丁菜夫到中央广播事业局主持工作。他坚持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执行周总理对广播事业的一系列指示,加强了党对广播事业的领导,加强了广播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为发展党的广播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周总理的肯定。

1982年,丁莱夫转任总参谋部通讯部顾问。他非常关心部队的通讯现代化建设,关心政治工作,努力学习科学技术,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组织分配,党叫干啥干好啥,从不向党和人民讲价钱、要条件,表现了一个革命老同志的宽阔胸怀和高尚情操。

在近五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丁莱夫先后在地方、军队长期从事党的政治工作,历任晋察冀边区阜平县政府科长,唐县动员委员会主任、县委书记,晋察冀二分区地委宣传部部长,北岳区党委秘书长、四分区地委民运部部长、地委书记,二分区地委书记,第四、二军分区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一旅政治委员,一九六师政治委员,华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二十兵团组织部部长、干部部副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副主任,六十六军、六十三军政治委员,中央广播事业局党组书记、党委第一书记,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等职。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丁莱夫于1983年8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一岁。由一千多人参加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隆重举行。张震副总参谋长致悼词时对丁莱夫作了很高的评价。悼词说,“丁莱夫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的忠诚战士,我党我军的优秀政治工作领导干部。”“他忠于党,忠于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胜,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严肃认真,顾全大局,任劳任怨,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深受党的信任和群众的尊敬。”

本文作者:梁冬晨
内容来源《广饶文史集粹》

编辑:张华凯

编审:孙姗姗

监审:王军艳

#理响黄河口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创新实干事争一流 #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走在前开新局 #我们的新时代 #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广饶发布
关注百姓生活,传播实时资讯,发布权威信息,共建美丽广饶。这是广饶县委、县政府官方平台,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