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至极处,万物潜藏
却也蕴藏着勃勃生机
三候
传统二十四节气
温 度
传统二十四节气
草 木
传统二十四节气
唐代诗人杜甫
在《小至》诗中云: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无论是堤岸边
静待抽条吐绿的柳树
还是山上冲破寒气
欲待绽放的梅花
勃勃生机间
仿佛吐露出春的气息
宋代词人赵彦端也曾写道:
一点青阳,早梅初识春风面
在冬日里
霜雪为大地覆上洁白的地毯
青松在风中树起高高的旗杆
一点暖阳下初绽的梅花
让人欣喜阳气的初生
冬至后对春天的期盼
也愈发迫切
习 俗
传统二十四节气
周朝时期,夏历还没有启用,冬至成了周朝的新年元旦之日。周朝的冬至,曾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宫廷和民间还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周礼春官·神仕》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这句话是说,冬至这天举行祭祀,以祈求减少平民百姓的饥饿和疾苦。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举行隆重的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后汉书》曰:“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在冬节,官方例行放假,众官员停下手中的事务,以安心休息。廷内还会挑选能人之士,鼓瑟吹箫,以表庆贺。亲朋好友之间,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并聚在一起品美酒或结伴游玩,好不快哉。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需向父母长辈拜节,亚岁节一片祥和。
唐宋时期,冬至和岁首并重,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可见,冬至这天人们更换新衣以及祭奠祖先,热闹景象如过大年。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冬至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迎接新年。
——《古代冬至文化习俗》节选
各界导报文化版 作者卜庆萍
我们的祖先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数九”
记录冬至
到来年春分的物候变化
味 道
传统二十四节气
一
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二
吃汤圆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三
喝羊肉汤
冬至还有吃羊肉的习俗。相传,这一食俗起源于汉代,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煮好的羊肉,大为赞叹,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寄 语
传统二十四节气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吕少琪
编审:吕 宁
监审:王军艳
#理响黄河口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创新实干事争一流 #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走在前开新局 #我们的新时代 #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