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虹图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接收服务信息
臧克家的虹口时光
「ZHANGKEJIA」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 …
——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这四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臧克家的现代诗《有的人》,写于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的1949年11月,后被选入中小学课本,成为流传深远的经典诗作。
臧克家(1905-2004年),著名诗人、作家,生于山东潍坊诸城,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孙荃、何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以一篇“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的诗作《杂感》,被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破格录取,从此开始师从闻一多学习新诗创作。1933年,自费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获闻一多、茅盾等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臧克家从此蜚声诗坛。
「在上海《侨声报》做编辑」
臧克家(1946年11月摄于上海)
1946年7月,臧克家来到上海,投奔朋友陈流沙,陈当时任《侨声报》编辑,他将臧克家介绍给《侨声报》的老板。老板看重臧克家的名气,让他负责编辑报纸副刊《星河》,期待臧克家能约一些名家撰稿,可以扩大报纸的销路。《侨声报》的办公地点和职工宿舍都在虹口北四川路东宝兴路138号。
于是,臧克家搬进《侨声报》宿舍,这是一座拐尺形状的两层日本式小楼,臧克家住在二楼靠东头的一个小间里。室内一桌一椅,地上铺着“榻榻米”。
臧克家负责编辑每周一次的文艺副刊《星河》,另外每月出一次名为《学诗》的诗专页。给副刊撰稿的都是著名作家,郭沫若、茅盾、巴金、叶圣陶、冯雪峰等。《星河》副刊主要刊发篇幅短小的杂文和散文,也连载过骆宾基的长篇小说《姜步畏家史》。《学诗》发表名家作品,也发表诗坛新人诗作。8月份,臧克家的夫人郑曼也来到上海,在任钧的帮助下,进了一个屠宰场的分征所当小职员。
臧克家与夫人郑曼(1946年11月摄于上海)
1946年底,《侨声报》因为亏损停掉了文艺副刊,臧克家失业。1947年6月,友人白寿彝将自己主编的《文讯》月刊转让给臧克家主编。臧克家邀请了很多从事文艺工作的同志撰稿,联系团结了一些同志。1948年8月,朱自清逝世,《文讯》第九卷第三期“文艺专号”上出了朱自清专辑,刊登了很多悼念文章。作者有郭绍虞、郑振铎、叶圣陶、冯至、魏金枝等。
在上海期间,臧克家开始写小说,在上海文坛大展文学才华。1946年出版了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蒋家王朝统治的讽刺诗集《宝贝儿》(万叶书店)。1947年出版小说集《挂红》(读书出版社)《拥抱》(寰星书店),诗集《冬天》(上海耕耘出版社)和《生命的0度》(上海新群出版社)。《冬天》描绘了国民党统治下民生凋零、农村破产的凄凉景象。还有散文集《磨不掉的影像》(益智出版社)。
臧克家诗集《宝贝儿》《冬天》《生命的0度》
臧克家还应上海武训学校校长李士钊邀请,到该校讲授“诗词创作”课,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除臧克家外,还有田仲济、孟秋江、姚雪垠、孙起孟、金中华、焦敏之等人受邀到武训学校讲课。
「围绕北四川路的朋友圈」
1946年中秋节前,季羡林从南京去北大任教路过上海,到东宝兴路看望臧克家,两人就在榻榻米上席地而坐,抵足而眠,彻夜长谈。季羡林的行李是五六箱子书,把臧克家的斗室塞得满满的。想睡觉先要在门口脱鞋,坐在地毯上就地一滚就上了“榻榻米”。这是臧克家与季羡林持续一生的友谊的开始。
当时有一大批文化名人住在北四川路周边,距离臧克家所住的东宝兴路很近。如郭沫若住在狄思威路(今溧阳路),茅盾住在施高塔路(今山阴路)大陆新村,穆木天彭慧住在景云里(今横浜路35弄),叶圣陶住在开明新村(今川公路146弄),唐弢工作的上海邮政总局(今上海邮政博物馆)在北四川路。戏剧家田汉安娥夫妻、洪深住在上海戏剧学校(今四川北路1838号)。臧克家经常去看望田汉,约田汉给《侨声报》副刊《星河》写稿。李健吾当时在戏剧学校任教,和郑振铎联合主编《文艺复兴》杂志,也经常刊登臧克家的文章。1947年六月号(第三卷第四期)就刊登了臧克家的诗作《肉搏》(外一章)。
《文艺复兴》六月号(第三卷第四期)
臧克家与这些文艺界的前辈经常走动,他们有时候在郭沫若家宽敞的客厅里开会,讨论文化斗争的问题,也彼此互通有无,传递情报。臧克家有时候会遇到郭沫若在会客厅里为人写字,他便为郭老镇纸。1947年10月18日,郭沫若为《文讯》撰写了7000余字的长文《再谈郁达夫》,是由郭沫若夫人于立群亲自送到臧克家东宝兴路居所的。该文发表在第七卷第五期上。
臧克家的友人曹辛之在上海创办了星群出版公司(后改为星群出版社),臧全力支持,并在曹的倡议下创办了《诗创造》丛刊,在上面发表诗作的有戴望舒、袁水拍、戈宝权、王辛笛等著名诗人,没有名气的青年诗人更是数不胜数。臧克家还主编了一套《创造诗丛》,收录了十二位青年诗人的诗集,这些人中后来有几个成为著名诗人。
臧克家主编《创造诗丛》之康定著《掘火者》
围绕北四川路,臧克家的朋友圈愈加扩大。东宝兴路的斗室见证了他与朋友交往、合作、一起斗争的过程。曹辛之、劳辛、碧野、艾芜、骆宾基,都是常客,还有李何林、楚图南、杨晦、冯雪峰、陈白尘等。以群是党组织和臧克家的联系人,后来换成蒋天佐同志,再后来换成陈白尘同志。
1948年,白色恐怖笼罩上海,国民党特务大肆抓捕共产党员和进步文化人士,臧克家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形势越来越严酷。11月下旬的某一天,晚上七点多钟,臧克家跑到虹口区多伦路201弄71号的田仲济家中借住一晚。接下来继续东躲西藏,去了韩易田、王辛迪、李健吾等几个同志家里借住。是年底,臧克家离开上海前往香港,1949年3月返回北平,开启了新一段人生旅程。
撰稿:潘潮
参考文献:
1. 臧克家著《臧克家回忆录》,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
2. 赵白生编《中国文化名人画名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
3. 卞毓方著《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4. 孙晨著《世纪诗星--臧克家传》,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绿土》2024年新刊、虹口文化名人研究资料
可在虹口区图书馆总馆 三楼采虹书房取阅
具体请咨询服务台
欢迎使用参考咨询服务
论文资料找不到?
新闻报道搜不到?
文献内容不全面?
找虹口区图书馆!
这里提供检索咨询、查找帮助、决策咨询等各类参考咨询和文献服务,欢迎使用以下方式咨询。
虹口区图书馆总馆三楼采虹书房服务台
“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后台私信
hklibwfw@163.com
虹口区图书馆视频号
点个在看不迷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