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阅见·典藏

政务   2024-12-19 17:01   上海  

将虹图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接收服务信息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民俗》里的吴歌研究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民众的口头文学创作,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顾颉刚在《吴歌小史》中指出“吴的区域包括很广,差不多现在说江浙话的区域都是”,“(三吴)大致自江以南,自浙以西,都包括在内;所谓吴歌,便是流转于这一代小儿女口中的民间歌曲”。


顾颉刚《吴歌小史》

载于《歌谣》第2卷第23期《吴歌专号》


作为独属于江南的清音,吴歌见证了吴地春夜里草木蔓发的生机,秋日里氤氲缠绵的烟雨,以吴侬软语的柔情,承载了吴地人民的欢欣哀愁,传承千年至今。然而,因常被认为是俚俗的、甚而是下等的作品,吴歌作为一种地方性口传文本的发展沿革和其自身价值遭到长期忽视。


直到1920年冬天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伴随歌谣运动的掀起,以蔡元培、刘半农、沈尹默、顾颉刚、周作人、胡适等人为代表的学者冲破政治和文化保守势力的藩篱,她才真正作为地方歌谣之一种,进入了大众审美和研究视野。

《歌谣专号(一)》&《歌谣专号(二)》封面


承继北大歌谣运动传统,《民俗》期刊48期《歌谣专号(一)》、49-50期合刊《歌谣专号(二)》记录了许多地方歌谣文本(包括吴歌)及少量以之为主题展开的研究,此外,《民俗》各期中也散见不少来源于江浙地区的歌谣文本——民俗》对歌谣的关注和重视一方面是运动阵地转移至南方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拓宽了歌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结合《民俗》中的吴歌,让我们一起走进她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流传至今的浅吟低唱——




一· “吴歈蔡讴,奏大吕些”


从《子夜吴歌》中,我们得以窥见吴歌的古韵:“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的笔下,吴歌是秋夜的思念,是远方的牵挂,是战争与和平的期盼。


而吴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楚辞·招魂》中“吴歈蔡讴,奏大吕些”的记载,便是对吴歌早期形态的描绘。汉代王逸注:“吴、蔡,国名也。歈、讴,皆歌也。”汉代左思《吴都赋》云:“荆艳楚舞,吴愉越吟。”这里的“吴愉”指的就是没有被收录进《诗经》的吴地乐歌。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吴歌迎来了一次创作的高潮,除了政治表达之外,大量涌现了歌咏男女爱情的情歌,现存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中就收有大量吴声歌曲,其中包括《子夜歌》四十二首、《华山畿》二十五首等等。这些吴歌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为知名的作品即为唐代李白的《子夜吴歌》四首。


但上述吴歌均用“官话”记录,迄今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历史上第一首用吴音记录的山歌要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由容肇祖完整记录在《歌谣》周刊的《一千年前的一首吴音山歌》,并顾颉刚在《苏州的歌谣》一文中引用,吴越王钱镠在还乡时唱的一首即兴山歌:


你辈见侬底欢喜,

别是一般滋味子。

永在我侬心子里!


顾颉刚《苏州的歌谣》

载于《民俗》第11/12期合刊


及至明代,冯梦龙采录宋元到明中叶流传在民间的大量吴歌,辑录成《山歌》、《挂枝儿》。其中吴中船歌《月子弯弯》流传颇广:


月子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人飘散在它州?


清代是长篇叙事吴歌的成熟繁荣时期,经书商刊刻、文人传抄和民间艺人的口传,保存了大量长篇叙事吴歌。近代以来的吴歌收集工作以20世纪20年代歌谣运动为起点,经过广泛收集,让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一隅,触摸前人所思所感,进而成为观察吴语地区传统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


二·“摇摇摇,摇到外婆桥”



“其实山歌(民歌)何地没有,不过苏州人受了水乡的陶冶,声调靡曼缠绵,容易使得听众爱好罢了。”顾颉刚在《苏州的歌谣》中讲到吴歌,进一步枚举了他所收集的部分吴歌及其种类:包括情歌、风物时令歌、儿歌和对山歌等,后来学者根据吴歌的内容进一步对其进行了分类,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外,还包括劳动歌、长篇叙事歌、戏文山歌等。


伴随歌谣运动的兴起,激发了更多学者投身实践的热情,其时陆续出版了《吴歌甲集》(顾颉刚)、《吴歌乙集》(王翼之)、《吴歌丙集》(王君纲)、《吴歌小史》(顾颉刚)等。《民俗》中对各类吴歌或多或少都有收录,也不乏对不同作者所辑歌谣集的推介:如清水对《吴歌乙集》(王翼之)和《绍兴歌谣》(娄子匡)的介绍、容肇祖为《淮安歌谣集》(叶镜铭)写序,叶德均对《宁波歌谣》(娄子匡)的评述。

左:清水《吴歌乙集》,载于《民俗》第39期;

右:容肇祖《淮安歌谣集序》,载于《民俗》第73期


而当我们将吴歌与文人创作的古诗词进行对照时,更有一种相映成趣之美。


同样是写女子采桑劳作,宋代王周《采桑女》写:“渡水采桑归,蚕老催上机。扎扎得盈尺,轻素何人衣。”苏州歌谣则有:“四月蔷薇养蚕忙,姑嫂双双去采桑。桑篮挂拉桑树上,勒把眼泪勒把桑。”


同样是情寄相思,唐代王维《相思》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苏州歌谣写:“九月菊花是重阳,重阳美酒菊花香。‘满满斟杯奴不喝,无夫饮酒不成双’!”


谢云声《从上海“民众日报”得到民间歌谣及歌谣的故事》,载于《民俗》第49-50期合刊


同样是描绘孩童生活,清代高鼎《村居》写:“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嘉兴歌谣唱:“天上鸟飞飞,学生肚里饿。先生快放我,还要吃饭去。”还有令人耳熟能详,版本不一、流传范围遍及江浙多地的这首儿歌,王鞠侯在《宁波歌谣一束》中记录了它的宁波版本:


摇摇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来纺纱,

外公来烧茶,

看见外孙眯眯笑。


王鞠侯《宁波歌谣一束》

载于《民俗》 第105/106期


可以看到,吴歌较之文人诗,语言更加朴素简洁,同时,因为这些歌谣常常是以第一人称直抒胸臆,所以情感更加直接、奔放、热烈,更能体现普通人生命的主体性特征,更能释放和传达大胆、新奇而瑰丽的想象——


苏州歌谣

小人小山歌,

大人大山歌。

蚌壳里摇船出太湖,

燕子衔泥丢断海,

鳑鲏跳过洞庭山。

对于吴歌的研究和整理从未停滞。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辑成《吴歌丁集》(顾颉刚辑、王煦华整理)、《吴歌戊集》(王煦华辑)、《吴歌己集》(林宗礼、钱佐元辑),大量吴歌得到搜集、整理和研究。特别是长篇叙事吴歌的发现、挖掘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的编纂出版,使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


2006年,吴歌作为民间文学之一种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除了江苏苏州和无锡之外,上海的田山歌亦为吴歌之一种,主要集中在上海青浦的练塘、赵巷、金泽、商榻四个郊县,以及江苏的吴江、吴县和浙江的嘉善、嘉兴等邻近地区,是农民在耘稻、耥稻时所唱,音调高亢而旋律自由。


金泽雪米村歌队

转载自公众号:青浦文化馆


每一种吴歌,都是江南文化的瑰宝,铺陈着吴人的欢欣苦哀,诉说着吴地故事。


吴歌







如果您想了解《民俗》中更多吴歌及其他民俗相关研究内容,欢迎到虹口区图书馆总馆采虹书房。这里有《民俗》杂志专架可供查阅。

地址:水电路1412号三楼

如需线上或线下查阅相关民国期刊资料,请咨询采虹书房服务台工作人员。



虹口区图书馆视频号


点个在看不迷路哦~






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
生活在虹口,阅读在虹口,与你共成长,感谢你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