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薄了早晚会冷,穿厚了中午会热
气温“阴晴不定”忽上忽下
又恰逢流感盛行
我们该如何科学地穿衣保命
今天教宝子两招万能穿衣法则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感冒了
话不多说,直接上万能穿衣公式:
举个例子:
26℃-当地温度(16℃~20℃)
= 衣服(6℃~10℃)
即当气温在16℃~20℃时
最舒适的衣服温度是6℃~10℃
怕你们没(懒)空(得)计算
给几个大致范围:
20℃~25°c :最舒适的温度,穿衣温度1℃~6°c
15℃~20°c:感觉早晚凉的温度,穿衣温度6℃~11°c
5℃~15°c:感觉冷的温度,穿衣温度11℃~21°c
-15℃~5°c:感觉非常冷的温度,穿衣温度20°左右
所以问题来了
不同衣服的大概温度是多少呢
给大家一个参考,请看▼
1℃:T恤,短袖
2℃:衬衫,薄长裙
3℃:针织开衫,薄毛衫,卫衣
4℃:西装外套,厚毛衣
5℃:风衣,棉服
6℃:轻薄羽绒服,皮夹克
7℃:双面呢大衣,厚呢外套
9℃:羽绒服
12℃:皮草大衣
根据以上系数,代入26℃穿衣公式即可
当然,26°C穿衣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我们可以用“洋葱穿衣法”来辅助
洋葱穿衣法的核心思想就是
层层叠加
简而言之:从内到外,从薄到厚
洋葱穿衣公式
=内层+中层+外层+补充层
内层恒温排汗:选择材质柔软、贴身透气的打底衫/秋衣类
中层隔绝冷空气:选择保暖性好、穿脱性好的马甲/开衫类
外层应对天气变化:选择抗风性好、保暖性强的羽绒服/棉服类
补充层查漏补缺:以局部保暖为目的,方便携带围巾、帽子类
除了这些,脚底也是重点
毕竟寒从脚起
所以可选择运动型厚棉袜
兼具保暖和吸汗的功能
再来一个小tips
如何判断衣服是否穿得合适
👇摸锁骨👇
如果锁骨位置温热,那说明衣服穿的刚刚好
👇感受后背👇
如果后背位置有汗,可以适当减少部分衣物
这两个会吧,别不知冷不知热的
请公主王子们谨记
千万别“要风度不要温度”
保!暖!才!是!王!道!
不然就是咳咳……咳咳……
或者阿嚏……阿嚏……阿嚏
最后,来个不是题外话的话题
大家现在还穿校服吗
校服是穿在羽绒服里面还是羽绒服外面
- 完 -
文:静静酱
图来源网络,侵删
让我看看是谁没有“一键三连”
戳阅读原文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