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定信心 阔步前行 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时事   2024-10-22 09:41   安徽  


10月22日《合肥日报》3版


笃定信心 阔步前行

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金秋十月,广袤的合肥大地上稻菽飘香,金灿灿的稻田与阳光、远山、村落交相辉映,“丰景”如画。
时隔4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安徽考察调研,就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

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让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倍受鼓舞、倍增信心。大家纷纷表示,将切实领会好、实践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心怀“国之大者”,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提升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9月22日,庐江县白湖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农机手正驾驶农机翻晒水稻。通讯员 左学长 摄


今年上半年,肥西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7%,荣获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三农”工作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总书记的话语中饱含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殷殷关切,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肥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翟吉表示,将牢记嘱托、奋勇向前,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强大动力。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粮食供给体系,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国家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推动各项为民举措落实到位,集中力量办实事,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今年种了1900多亩水稻,全部都是高标准农田,整体经济效益得到很大提升。”肥西县花岗镇种粮大户何从金表示,作为一名种粮大户,将继续多种粮、种好粮,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秋收时节,长丰县义井镇红桥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2012年,事业有成的孟凡余毅然放弃城市的繁华,回到红桥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红桥村从一个薄弱村发展成为经济强村,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000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指明了前进方向。”孟凡余表示,将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走好“党建引领、土地到村、规模经营、利益共享”的红桥之路,让村集体经济“家底”厚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9月27日,肥东县梁园镇新河社区,一片片金黄稻田与美丽乡村相互映衬,构成一幅靓丽的田园画卷。罗祥勇 摄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产品种植,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点线面结合、规建治并重,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建成省级中心村700多个、美丽宜居村庄2600多个,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风貌明显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市农业农村局乡村建设促进处处长俞倩洁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聚力打造具有特大城市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以省级精品示范村、省级中心村和美丽宜居自然村建设为抓手,重点沿产业带、沿环巢湖、沿山水线、沿分水岭村庄布局,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片区推进、全面提升”的思路,每年建设14个左右省级精品示范村、30个左右省级中心村、600个左右美丽宜居自然村。

摘新鲜葡萄、购农家特产、吃地道土菜、住圩美宿集……第二十二届葡萄文化旅游节期间,广大市民真正感受了一把“葡萄架下的乡村振兴”。

包河区大圩镇党委书记陈先法表示,大圩镇将立足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产品种植,努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更多科技元素,让“大圩葡萄”具有更多的“科技范”,持续提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品牌影响力。积极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建设美丽乡村,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柏油马路平整干净、白墙灰瓦的房屋错落有序……走进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一幅乡村美景徐徐展开。近年来,该村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农村人居条件和生态环境同步建设,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安徽省美丽宜居村庄等荣誉称号。

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全景。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农村工作的信心。”小井庄党委书记郭超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完善小井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打造集农业生产、农产品精加工、乡村旅游、田园观光、民俗体验、历史学习、红色文化为一体的“城郊会客厅”,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壮大县域经济。

近两年,全市高架桥建设里程接近翻一番,许多原来互不连接的高架桥正连“县”成网,市内与县城之间更加畅通。风光旖旎的公园绿地、高效便捷的交通路网、书声朗朗的精品校园、惊艳亮相的各类场馆……合肥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最优的供给服务人民,一体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加快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我们要把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摆在突出位置,聚焦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积极落实‘规建治一体化’改革要求,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水平。”市重点局局长张刚说,将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做好城市大安全、大环境工作,奋力推进城市路网更新、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水环境治理、文教卫体民生工程等4大领域重点项目建设,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郡县治,天下安。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县域经济举足轻重。当前,肥东县正在高质量推进合肥东部新城建设。肥东县发改委主任唐群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方位融入合肥主城区。瞄准先进光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加快引进研发中心、销售中心,补齐技术短板,增强产业链厚度和韧性。

位于肥东县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的合肥中聚和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重点产品,在京东方多条产线实现量产供货。合肥中聚和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升表示,将加大对研发团队的投入力度,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加快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努力实现全产业链技术自主创新,力争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材料供应商之一。

肥东县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资料图)阮雪枫 摄


擘画民生幸福“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和公共文化等服务向农村覆盖。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教育是民生之基。近年来,市教育局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集团化办学、结对式帮扶、数字化赋能、新优质学校创建等措施,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着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四大教育差距”,进一步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将更加注重学校内涵建设,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市教育局局长张旭生说,将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创建、“县中振兴”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稳步实施布局调整,推动教育扩容提质。

医疗是民生之需。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张晓峰表示,将牢记嘱托、深学笃行,以实干实绩实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推动医疗服务向农村覆盖。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县管乡用、乡聘村用”政策,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健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城乡基层下沉机制,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畅通双向转诊,着力打造分级诊疗新体系。创新医防融合模式,开展社区“进网入格”健康管理服务,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一张床”改革,打通群众看病就医“最后一米”。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千家万户。“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指明了方向,是做好社会工作的根本遵循。”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王劲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基层治理的历史智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用活“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持续探索我市“洗耳恭听”人民建议征集等有效做法,在寻求“最大公约数”中,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代敏 王骏超 许露瑶 葛清政 卫晓敏 唐萌 王峰 周洪 谢蕾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吴青培 董媛康

一审 | 吴青培 董媛康;二审 | 束芳;三审 | 汪竞



合肥日报
《合肥日报》是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2009年11月8日创刊,坚持“主流、责任、权威”的办报理念。(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700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