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味道|长兴忻湖徐氏:文采卓越耀隋唐

政务   2024-10-19 20:59   浙江  

播音:王然、汇哲

全文6537,阅读约26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倪满强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孕育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家道颖颖,风以传之。家学渊源是中华文化不断发展中独具特色的存在,因此,文脉相承的家族比比皆是,比如眉山“三苏”、公安“三袁”。

在唐以前,最为著名的文章世家,莫过于东汉班彪、班固、班超、班昭一家,然后就是西晋左思及其妹妹左棻,而“自班姬父兄文雄汉室,左思女弟词蔚晋宫,徐氏三矣”(张说《唐西台舍人赠泗州刺史徐府君碑》),《旧唐书》则说:“坚长姑为太宗充容,次姑为高宗婕妤,并有文藻。徐坚父子以词学著闻,议者方之汉朝班氏。”

隋至盛唐的一百多年间,长兴忻湖徐氏文脉绵延、诗书继世、代有文杰,“拟汉班氏”可谓实至名归。


长兴忻湖徐氏,在“永嘉南渡”时,由东海郡郯县南迁长兴,始迁祖为晋司隶校尉徐典,侨居县北忻湖(今龙山街道一带)。忻湖徐氏在六朝后期开始显达,徐文整为梁云骑将军、阳平太守,封慈源侯;其子徐综,陈时为稜威将军、始安太守、吴兴太守、驸马都尉,尚永嘉公主,袭慈源侯;徐综子徐方贵,为陈奉朝请、江夏王侍郎、伏波将军。在南朝政权更迭频仍的时代,忻湖徐氏依靠着家族的旺盛生命力,始终居处社会中上层,为官宦之家。到了隋唐,历史再次风云变化,多少世家大族风流云散,但忻湖徐氏却顽强地走出历史迷雾,继续辉煌绵延逾百年。

龙山街道新湖社区贤妃故里广场(倪满强 摄)

忻湖徐氏在梁陈之际,是武力功勋之家,但到隋唐,则成功转型为文化世家。这其间,自然有时势的推动,社会由动乱转向稳定,热衷军功逐渐被科举入仕取代。但忻湖徐氏由武而文的转变,还是不得不提到家族中一位重要的承前启后人物——徐方贵之子徐孝德。徐孝德之后,徐家文脉绵延,几代不衰。

徐孝德,名德,字孝德,出生于隋开皇十七年(597),是时,忻湖徐氏作为南朝勋旧被迫内迁安置,安家于隋同州冯翊县(今陕西大荔县)。隋大业二年(606),徐方贵去世,徐孝德时年十岁,此后,由寡母黄氏抚养长大,十四岁时以“陈朝衣冠子”出任谒者台供奉员外郎,开始了曲折的宦海生涯。

隋朝末年,徐孝德被委任巡视河朔地区。此时群雄四起,天下大乱,但他依旧忠诚隋廷,忠实履职。大业十三年(617),朔方豪强梁师都聚众起事,杀郡丞唐世宗(姓唐名世宗),称大丞相,北连突厥,起兵反隋。徐孝德“遂沦寇境,韬光循迹,不面伪庭”。

大约从贞观元年(627)开始,徐孝德正式出仕唐朝,最初担任绵州巴西县尉、洛阳府伊阙县丞,由于为政有方,后升任太子府右卫长史。后再授从六品下的将作监丞。贞观十三年(639),其女徐惠入宫,徐孝德擢升为礼部员外郎,位从六品上。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徐孝德一并同行,凯旋后授从五品勋官骑都尉,赏物二百段。贞观二十年(646),受命参与封禅礼的准备工作,后因灾害频发而停止,重回礼部员外郎任上。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有意“偏师偷渡”袭扰高句丽,徐孝德得授水部郎中,位从五品,负责漕运、建造船只等工作。唐太宗去世后,徐孝德于永徽二年(651)外调沂州刺史,显庆二年(657)再转果州刺史,并于当年6月1日卒于任所。在任期间政绩显著,沂州百姓于显庆五年(660)立《大唐沂州刺史徐孝德清德碑》,以示尊崇纪念。

徐孝德的才华和人品被时人广为赞誉,“议者以公考果州府君高学才华,香名省闼”。著有文集十五卷。


徐惠,徐孝德长女,唐太宗贤妃,后世尊为“桂花神”,以非凡文才和贤淑品性备受历代史家赞誉。

大唐贞观元年(627),李世民登上帝位,开启了“贞观之治”。这一年,徐惠出生。徐惠早慧,《新唐书》说她生五月能言,四岁通《论语》《诗》,八岁自晓属文。据说在徐惠八岁那年,有一次父亲徐孝德让她以小山为题,模仿《离骚》作诗一篇,不想小徐惠竟脱口而出:“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这让徐孝德“震惊不已”,从此神童之名不胫而走。

位于龙山街道新湖社区的徐惠塑像(倪满强 摄)

徐惠在诗文熏染下渐渐长大,亭亭玉立,柳眉桃面,加上早有才名,让李世民也不禁想一睹芳容。贞观十二年(638),徐惠走进大唐后宫,被封为才人。初入宫廷的徐惠应该是心情灿烂的,从她写的一首《赋得北方有佳人》可看出端倪:“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但很快,那些对宫廷的向往和新鲜感,随着深宫清冷和聊赖度日,而逐渐消殆尽,寂寞与无奈的心情袭上心头。徐惠铺纸深宫,一首《长门怨》顷刻而就:“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在这样的地方,在这样的时日里,感春伤秋也就成了自然而然,见长空万里,落叶飘零,徐惠便有了《秋风函谷》:“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

好在从小遍览群书又天资聪颖,徐惠在短暂的落寞后,很快就调整了心情,她明白“以色事君王,色衰而恩绝;以才事君王,地久而天长”的道理,与其整天空自惆怅,不如充实自己,宫中的藏书超过任何一个地方,她得以孜孜不倦地在书的王国里幸福遨游,才学和见识进步得更快了。

位于长兴台基山遗址公园的徐惠塑像(倪满强 摄)

李世民看徐惠才华出众又如此好学,自然十分喜欢,没多久就把她由较末等的才人晋迁为九嫔中的第八级充容。徐惠也反赠李世民许多快乐。有一次,李世民派人叫徐惠来见自己,本来兴致挺高,结果徐惠迟迟不来,李世民等了很久,好心情变成了一肚烈火。当徐惠姗姗到来的时候,虽有些害怕,但急中生智,当即嫣然一笑,挥笔写了一首《进太宗》呈上: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如此的撒娇卖萌秀才华,李世民哪还有怒气!

见识广博的徐惠,希望以自己的才识,为他的天子夫君建立太平盛世提供一些帮助。李世民统治后期好大喜功,多次兴兵攻打高句丽,劳民伤财、怨声载道。贞观二十二年(648),徐惠在深思熟虑后,上奏疏一封,明确指出“地广者,非长安之术;人劳者,为易乱之符”,希望李世民能多加节俭,休兵罢战,还百姓以安宁。整篇奏章主题显豁,情真意切。太宗阅后“甚善其言”,而“特加优赐甚厚”。这篇著名的《谏太宗息兵罢役疏》最后被收入了大唐帝国的教科书《贞观政要》中,可见徐惠的远见卓识与非凡见解。

贞观二十三年(649),太宗病逝,徐惠哀思成疾,不肯进药,对身边的人说:“吾荷顾实深,志在早殁,魂其有灵,得侍园寝,吾之志也。”病危中,还诗行连珠,寄托对太宗的深厚感情与追思。唐高宗永徽元年(650),也就是太宗去世后第二年,徐惠告别人世,终年二十四岁。高宗念其贤德,下诏追谥“贤妃”,并按其遗愿,葬于昭陵。

徐惠有一位妹妹,是唐高宗李治的婕妤,《新唐书》称之为“亦有文藻”。婕妤在唐朝嫔妃中位居中等,享受官三品待遇。据清嘉庆《长兴县志》记载,徐婕妤文章“清丽典雅,高宗爱之”。宋代《致虚杂俎》记载了徐婕妤的一则轶事。

说是某年的七夕节,心灵手巧的徐婕妤用各种菱藕瓜果,镂空雕刻成亭台楼阁、动物花卉和船,用盘子盛着专门去进献给高宗。高宗见这些果雕做得精致无比、栩栩如生,喜欢得不得了,便赏赐了许多绫罗缎给她。


在唐代,中书舍人掌起草诏令、侍从、宣旨、劳问、接纳上奏文表,兼管中书省事务,多以有文学资望者充任。忻湖徐氏,徐孝德之子徐齐聃、徐齐聃之子徐坚、徐坚之子徐峤相继为中书舍人(西台舍人)。后人评价:“自祖及孙,相次入省,皇朝衣冠,无此为比。”

徐齐聃是徐孝德长子,字将道,生于贞观三年(629),少有才名,《新唐书》说他八岁能文,太宗召试词赋,目为神童,赠贴身佩刀。后举弘文生,历任曹王府参军、右千牛兵曹、潞王府文学、崇文馆学士兼侍皇太子讲,又在芳林门修书,时名满天下,“中朝硕老,下国英隽,皆忘年请交,不远来谒,望其路者,若晨风之赴北林;得其门者,如众山之仰东岱”。高宗时,因妹妹为婕妤,“嫌以恩进”,但却“求出为桃林令”,高宗改授他为沛王府掾,又转东宫司议郎,但“皆不就”,求外放为云阳令。后任司城员外郎,又任西台舍人。

徐齐聃“善文诰,甚为当时所称”,深得高宗信任,为潞王李贤、周王李显、豫王李旦等多位皇子属文诲诗。因他公务多,高宗允许他隔一天授课一次。咸亨中,因泄露禁中语贬为蕲州司马,后又流放钦州。咸亨三年(672)卒,年四十四。中宗即位,赠泗州刺史,睿宗时赠礼部尚书。

徐齐聃秉性忠良,直言敢谏。其中两次进谏载于史册,一次是上疏反对朝廷让突厥酋长子弟事东宫,他认为“今乃使毡裘之子,解辫而侍春闱;冒顿之苗,削衽而陪望苑。在于道义,臣窃有疑”。建议求“端士”“正人”侍皇太子,以“方流好善之风,永播崇贤之美”。另一次是为已故齐国公(谥献)、高宗外祖父长孙晟鸣不平,高宗因长孙无忌案而迁怒于外家,致“齐献公庙遽毁坏”,相比之下,皇后武则天因圣眷正隆,其父周国公(谥忠孝)武士彟的庙却修得十分豪华——“今周忠孝公庙甚修崇”,徐齐聃慨然言道:“不审陛下将何以重示海内,以彰孝理之风?”高宗深以为然,纳其言。

徐坚(660~729),字元固,是继长姑徐惠、父亲徐齐聃之后的另一位神童,也是忻湖徐氏中除徐惠外,名声最著的一位。官至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等,封东海郡公,特加光禄大夫,去世后赠太子少保。后有专门一节介绍。

徐坚之后,忻湖徐氏继续以才学而辉煌着家族历史,以徐坚之子徐峤为代表。

徐峤像

徐峤(687~742),字仲山,是家族中另一位神童。“数岁善属文,年十二博通群籍,未冠,以门子补太常寺太祝”。盛唐宰相张说和开元名臣宋璟都赞叹他“有王佐之才”。徐峤官宦一生,从地方的阳翟尉、高陵丞、按察使、下邽令、江南东道采访处置使、长乐建安等郡经略使、河南少尹、使持节晋陵郡诸军事、晋陵郡太守、润州刺史,到中央政府的驾部员外郎、御史中丞、大理少卿、中书舍人、内供奉、集贤院直学士,一路辗转,最后封太中大夫、上柱国、慈源县开国公。

《徐峤墓志》载,徐峤不仅为官“清苦爱民,政绩斐然”,且“事父孝,事兄恭”。有一则传奇轶闻,说是他在为父亲守墓时,因地处荒野,为“群盗所逼”,正危急时刻,忽“有虎哮吼”,于是“盗奔骇”,他“徐杖出庐”,虎竟“弭伏而走”。

2003年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张沟村东出土的《徐峤墓志》

徐峤妻子王琳去世后,徐峤悲痛之余亲撰墓志,请时年仅三十二岁的颜真卿书丹。徐峤文章练达,文笔隽美,极为李唐皇室倚重,“入参顾问,专刊草国章,因是持御笔褒美,赐束帛珍玩不可胜数,朝廷恩渥,独倾一时”。他著述丰赡,有著作《易广义》30卷、《类二戴礼》百篇、《文集》30卷。

天宝元年(742),正当徐峤准备赴京述职时,病故于东都洛阳。徐峤去世后,墓志由唐代大文学家刘迅撰,由唐代书法家刘绘书,可谓文书双雄。

清同治《长兴县志》有关徐坚的部分记载(倪满强 摄)


大唐名相张九龄在《大唐故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集贤院学士赠太子少保东海徐文公神道碑铭(并序)》中,给予徐坚高度评价:“人伦以具体为难,世业以济美为贵:有能兼之者,其东海公乎。”徐坚是忻湖徐氏众多才俊中的杰出代表,文采与品德都堪称典范,上承祖德,下启子孙。

徐坚出生于唐显庆五年(660),自幼聪慧好学,遍览经史。神童总是引人注目,于是沛王李贤召见面试,“授纸为赋,异其才华”。十四岁时,父亲病故,徐坚由祖母金城郡君姜化抚养成人。

二十余岁后,徐坚步入仕途,历任汾州参军、万年县主簿。为万年主簿时,上书“请死刑得覆奏,犯罪少株连”。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当时正是武则天重用酷吏时期,朝堂上下人人自危。长寿元年(692),小小的万年县主簿徐坚却毅然冒着株连九族的危险,提出要慎重量刑,依法复奏。他直言:古书记载审案实行听词、听色、听气、听耳、听目等“五听”,贞观年间有死罪经三次复奏才能行刑。但近来皇上有诏令,审讯谋反者,只要审得事实,就立即处决。人命至关重要,死后不能复生,万一含冤,岂不令人痛心?这样做,不足以肃恶彰法,却助长了擅权枉法之风。他请求废除此举,依法复奏再行刑。同时,建议任用执法宽大、百姓称道的法官,斥退峻刻严酷、不允人望之辈。

武周圣历年间,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荐徐坚为判官,专意委托他起草表奏。王方庆爱好《三礼》之学,每当有了疑难之处,常常去询问徐坚,徐坚都能征引旧说,解释详明,王方庆很喜欢他。同时,王方庆认为徐坚的文章典雅充实,亦十分赞赏,称他为“掌纶诰之选”。杨再思则说“此凤阁舍人样,如此才识,走避不得”。

圣历二年(699),徐坚迁司封员外郎,再迁给事中,封慈源县子。不久,以礼部侍郎为弘文馆学士。唐睿宗复位,徐坚自刑部侍郎加封银青光禄大夫,官拜左散骑常侍,俄而转黄门侍郎。后累迁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馆学士。唐玄宗即位,改丽正书院为集贤院,以徐坚为学士“知院事”,累封至东海郡公。

徐坚性情宽厚,品性高洁。唐中宗神龙初年,徐坚官居给事中。是值盛夏,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发武三思不臣之迹,反为武三思陷害,唐中宗即令杀韦月将。徐坚上表奏请曰:“今朱夏天道生长,夏行秋令,则禾稼不熟。愿陛下详依国典,许至秋分,则知陛下恤刑之规冠于千载,哀矜之惠洽乎四海。”唐中宗采纳了徐坚所奏,遂令杖责韦月将,流配岭表。

睿宗朝,南阳郡公岑羲任侍中,权倾一时。徐坚是岑羲的妹夫,但他并不愿就此觊觎高位,反倒自避嫌疑,要求辞去掌管机密的官职,转为太子詹事,他告诉别人:“非敢求高,盖避难也。”及至唐玄宗时,岑羲因依附太平公主,图谋作乱,事败伏诛,徐坚竟免于坐累,只是被贬为绛州刺史,不久又重新调入京城为秘书监。

同时,作为朝廷重臣,徐坚颇有政治远见。景云元年(710),摄监察御史李知古请求派兵进击姚州西贰河蛮,等他们投降归附以后,又请求筑城,加征重赋。徐坚认为坚决不可,“坚以蛮夷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睿宗不听,于是“发剑南兵筑城,诛其领袖,掠其子女为奴婢”,群蛮怨怒,“引吐蕃攻知古,杀之,以其尸祭天”“姚、嵩路由是历年不通”。

《旧唐书》称徐坚“以词学著闻”,大诗人张九龄称徐坚的著作“皆资于故实,博于遗训,古今通变,河汉共高,或藏名山,或升天府,然各得其所”。徐坚擅长文章典实,又精三礼之学,先后参与编撰《三教珠英》《大唐六典》《太极格》《史记注》《姓族系录》《唐史》《则天实录》等,《新唐书》说他“凡七入书府,时论赞美”。又与贺知章、赵冬曦辑《文府》20卷、续《文集》30卷。著有《大隐传》《初学记》等。其中,尤以《初学记》和《大唐六典》最为后人瞩目。

《初学记》被称为“皇家教科书”,本是为皇子们练习作文编著的一本典故工具书,取材于群经诸子、历代诗赋及唐初诸家作品,从涵盖的内容来说,堪称古代版《十万个为什么》。书共分23部,天、地、礼、乐、草、果、木、兽、鸟、虫等,进一步细分,共313个子目,介绍了包含天文地理、百科知识、人文典故、礼仪规范等门类的大量知识,且检索简洁明了。《初学记》保存了众多失传的古书片段,可用来校正今本古书的一些伪误,唐朝以后,成了文史学者的必备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初学记》在唐人类书中,博不及《艺文类聚》,而精则胜之,若《北堂书钞》及《六帖》,则出此书之下远矣。”北宋龙图阁大学士、包拯的恩师刘筠特爱此书,曾赞誉它“非止初学,可为终身记”。

长兴图书馆藏民国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初学记》


《大唐六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撰修历经十六年,四易主持人,十四人参与撰修工作,是集贤院撰修著作中历时最长、用功最为艰难的一部集体创作。其中,徐坚为撰修《大唐六典》付出了极多精力。全书内容甚为广泛,包括唐代的中央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监察、教育、礼宾、农林、水利等和地方行政的管理体制以及职官的选拔、任用、权责、考课、活动方式方法等各方面,可称之为唐朝行政法规大全。

长兴图书馆藏《大唐六典》(中华书局1983年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南宋刻本影印本)

开元十七年(729),徐坚去世,年七十。唐玄宗深悼惜之,遣中使就家吊唁,宫内出绢布作为赙金,赠徐坚太子少保,谥曰文。


往期推荐


上下滑动

湖州味道①|湖州味道②|湖州味道③

湖州味道④|湖州味道⑤|湖州味道⑥

湖州味道⑦|湖州味道⑧|湖州味道⑨

湖州味道|湖州味道⑪|湖州味道⑫

湖州味道⑬|湖州味道⑭|湖州味道⑮

湖州味道⑯|湖州味道⑰|湖州味道⑱

湖州味道⑲|湖州味道⑳|湖州味道

湖州味道㉒|湖州味道㉓|湖州味道㉔

湖州味道㉕|湖州味道|湖州味道㉗

湖州味道㉘|湖州味道㉙|湖州味道㉚

湖州味道㉛|湖州味道㉜|湖州味道㉝

湖州味道|湖州味道㉟|湖州味道

湖州味道|湖州味道㊳|湖州味道㊴

湖州味道|湖州味道㊶|湖州味道㊷

湖州味道㊸|湖州味道㊹|湖州味道

湖州味道㊻|湖州味道㊼|湖州味道㊽

湖州味道㊾|湖州味道㊿|湖州味道51

湖州味道52|湖州味道53|湖州味道54

湖州味道55|湖州味道56|湖州味道57

湖州味道58|湖州味道59|湖州味道60

湖州味道61|湖州味道62|湖州味道63

湖州味道64|湖州味道65|湖州味道66

湖州味道67|湖州味道68|湖州味道69

湖州味道70|湖州味道71|湖州味道72

湖州味道73|湖州味道74|湖州味道75
湖州味道76|湖州味道77|湖州味道78

湖州味道79|湖州味道80|湖州味道81

湖州味道82|湖州味道83|湖州味道84

湖州味道85|湖州味道86|湖州味道87

湖州味道88|湖州味道89|湖州味道90

湖州味道91|湖州味道92|湖州味道93

湖州味道94|湖州味道95|湖州味道96

湖州味道97|湖州味道98|湖州味道99

湖州味道100|湖州味道101|湖州味道102

第103期|第104期|第105期|第106期

第107期|第108期|第109期|第110期

第111期|第112期|第113期|第114期

第115期|第116期|第117期|第118期

第119期|第120期|第121期|第122期

第123期|第124期|第125期|第126期

第127期|第128|第129期|第130期

第131期|第132期|第133期|第134期

第135期|第136期|第137期|第138期

第139期|第140期|第141期|第142期

第143期|144期|第145期|第146期

第147期|第148期|第149期|第150期

第151期|第152期|第153期|第154期

第155期|第156期|第157期|第158期

第159期|第160期|第161期|第162期

第163期|第164期|第165期|第166期

第167期|第168期|第169期|第170期

第171期|第172期|第173期|第174期

第175期|第176期|第177期|第178期

第179期|第180期|第181期|第182期

第183期|第184期|第185期|第186期

第187期|第188期|第189期|第190期

第191期|第192期|第193期|第194期

第195期|第196期|第197期|第198期

第199期|第200期|第201期|第202期

第203期|第204期




来源:湖州发布
制图:沈竹青

编辑:马羚、金臻瑶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记者:李梦佳、夏军

制作:小茜

投稿方式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看见”栏目,点击“我要分享”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精选推荐





点个,点亮

回味历史

↓↓↓

湖州发布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顶”湖州的实力,“赞”湖州的活力,“秀”湖州的美丽,“传”湖州的幸福,欢迎关注我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