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像是做了一场梦”
王奶奶和朱阿姨的“节后失落”
大年初五的清晨,王奶奶家的客厅里显得格外冷清。随着儿子一家收拾行囊,踏上返程的路途,76岁的王奶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感。“像是做了一场梦。”王奶奶喃喃自语。自从春节前夕,儿孙们陆续回家,家中充满了欢声笑语,那种热闹与温馨让王奶奶倍感幸福。然而,随着假期的结束,一切又回到了原点,王奶奶的心情也随之跌入谷底。
节后的日子里,王奶奶变得沉默寡言,常常独自一人坐在窗前,望着空荡荡的院子发呆。夜晚,失眠成了她的常态,辗转反侧间,她总会想起春节期间的点点滴滴,那份热闹与欢笑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却又遥不可及。
老年人为何也会
患上节后综合征?
面对王奶奶和朱阿姨的情况,不少人会感到困惑:为何老年人也会患上节后综合征?对此,一位心理学专家给出了答案。
“从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春节前后老人生活状态的突然转变,其实是个应激事件。”专家解释道,“老年人的生活圈相对比较单调,节前节后的变化所带来的应激反应的程度会更大。尤其是春节期间,家人团聚,热闹非凡,而节后却又恢复到往日的平静与单调,这种巨大的反差很容易让老人一时无法适应,从而引发情绪上的波动。”
专家进一步指出,这种情绪波动就是人们常说的“节后综合征”的现象。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他们的生活节奏相对缓慢,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节后综合征的症状往往更加明显,需要调整的时间也会更长一些。
睡眠不佳
是老年人节后综合征的重要信号
节后综合征在老年人身上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中睡眠问题尤为突出。王奶奶的情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据专家介绍,如果节后老人出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等症状,并持续半个月以上,且自己无法调节过来,尤其是这些症状影响到睡眠,干扰到正常生活时,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了。因为睡眠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节后综合征的重要信号。
“老年人本身睡眠质量就容易受到影响,节后综合征的出现无疑会雪上加霜。”专家强调,“如果老人出现持续的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等,就需要及时前往专科医院就诊咨询,看是否达到疾病的程度,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建立科学良性生活模式
有效克服“节后综合征”
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克服节后综合征呢?专家建议,建立科学良性的生活模式至关重要。
首先,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春节期间,由于家人团聚,老人的作息时间往往会被打乱。节后,要尽快恢复到正常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其次,老年人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节后,家人虽然离开了,但老人可以通过参加社区活动、与邻居交流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生活圈,缓解孤独感和失落感。同时,这些活动也有助于老人保持心情愉悦,减轻节后综合征的症状。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缓解节后综合征。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轻度运动,不仅可以改善身体状况,还有助于调节情绪,让老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帮助老人回归正常生活
家人的关爱与支持同样不可或缺
在克服节后综合征的过程中,家人的关爱与支持同样不可或缺。
“作为子女,我们要时刻关注老人的情绪变化。”一位年轻的受访者周先生表示,“节后,我们应该多给老人打电话、视频聊天,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陪伴。同时,也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多回家看看,陪老人聊聊天、散散步,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专家也强调,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于老人克服节后综合征至关重要。家人要耐心倾听老人的心声,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苦闷和烦恼。同时,也要鼓励老人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
来 源: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韩懿亭
编 辑:翟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