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压实责任夯实基础 坚决肃清顽症痼疾

文摘   2024-10-28 17:20   安徽  

芜湖市开展非煤矿山“畅通安全出口”行动。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开展省级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抓严工艺专业、抓细设备专业安全、抓好隐患排查整治。

安徽省第三安全生产督察组督察调研合肥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

安徽省安委会第四督导组赴阜阳市开展安全生产督导。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安徽省各级各部门锚定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推进“八大行动”各项工作,一方面在“治本”上下功夫,不断压实责任、夯实基础;一方面在“攻坚”上使力气,坚决肃清顽症痼疾。

今年以来,该省各级各部门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50万余家,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0756项,政府挂牌督办重大事故隐患1293项。截至目前,该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8.1%、22.6%,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牢牢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


抓好安全生产,关键在于牢牢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拧紧责任链条,紧盯责任落实。

安徽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今年以来18次研究部署三年行动等重点工作。

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在重点时段、关键节点“一竿子插到底”,深入一线明查暗访、调研督导,示范引领各级党委政府负责同志督导检查3944次。

该省各级各部门抓安全生产的政治站位进一步提高、责任措施进一步压实。安徽省安委会及时出台《安徽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和37个省级有关部门子方案,推动16个地市制定市级实施方案,形成“1+37+16”的方案体系。

安徽省委、省政府将安全生产纳入季度评议,省安委会设立13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领导小组,制定《安徽省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责任清单》及《安徽省推动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责任清单的实施意见》,厘清45个省直部门256项安全生产职责。

今年7月1日,新修订的《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指出,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

为了界定安全生产各方的职责和义务,《条例》对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作了明确规定。值得一提的是,在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方面,《条例》新增了“依法查处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取缔非法生产经营建设活动,维护安全生产秩序”的内容。

“在以往的督察督导中,我们发现,个别地区及部门不同程度存在‘只管合法,不管非法’的问题。”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处处长王耿说,以特种作业操作证为例,发证部门更关注考核、发证环节和对持证人员的管理,而对伪造、倒卖证件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不够。《条例》通过新增这一内容,加强监管执法,深化“打非治违”,切实守牢安全底线。


构建“三位一体”监督检查体系


今年国庆假期前夕,安徽省委、省政府3个督察组、省安委会6个督导组、省安委办2个明查暗访组,对全省开展全覆盖安全检查,抽查企业633家,排查安全隐患2000余项。

督察、督导、明查暗访“三位一体”,是该省创新开展三年行动的有力举措,也是该省坚持关口前移、事前预防的具体体现。该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创新安全生产治理机制。

安全生产督察以安徽省委、省政府名义开展,督察组组长由省委组织部选派现职或近期退出领导岗位的正厅级领导同志担任,以党中央、国务院及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具有全局性、牵引性的重点工作任务作为督察重点,对16个市及省直重点行业领域主管部门进行督察。自今年开始,5年为一个周期,3年实现全覆盖,2年进行“回头看”。对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或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等情形以及督察整改不力等情况,依法依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安全生产督导以安徽省安委会名义开展,组长由省安委会成员单位副厅级干部担任,每季度对16个市开展全覆盖指导服务,一次督导不少于5天,聚焦阶段性重点任务、重点行业专项治理、重点时段突出问题,强化全过程督促指导,着力帮助各地找准安全生产领域源头性、根本性问题。此外,还以省安委办名义开展常态化明查暗访,“一竿子插到底”排查整治风险隐患。

截至目前,该省已完成第一批对池州、宿州、芜湖市和省交通运输厅的督察工作,共发现问题隐患801项,第二批对合肥、阜阳、滁州市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督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目前,该省已开展4轮督导,发现问题隐患4869项。

安徽省安委办强化警示提醒,每季度选取明查暗访发现的典型问题,制作专题警示片,在省安委会会议上播放;每半年点对点向16个市印发工作提示函,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该省共发布预警提示15次、制发警示通报15件,提级调查和挂牌督办事故11起。同时,该省强化制度约束,健全警示提示、风险预警、会商研判、隐患排查责任倒查等10项机制,对失职失责者严肃追究。

该省建立风险防控体系,深入分析近8年事故规律特点,绘制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一张图”,实施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建筑施工、危化品等37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完成重大事故隐患整治10533项;实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打通“生命通道”专项整治、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和容易忽视的“小部位”专项整治等行动,集中治理突出问题,坚决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例如,在该省近年发生的工贸行业事故中,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始终排在前三位。针对这一情况,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制定并印发《防范工贸行业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三十条硬措施》,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安全生产最忌事后诸葛亮,预防再晚也是早、事故处置再早也是晚。”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厅长周天伟说,该省坚持把预防为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全局上、根本上、长远上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


坚持严格监管和优化服务并重


“请规范佩戴安全帽,认真阅读安全生产‘负面清单’。”在位于安徽省亳州市的中节能国祯亳州市城南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城南污水处理厂),所有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都能听到这样一段语音提示。

记者走进生产现场,只见生化池周边悬挂着“不准翻越、攀爬、倚靠护栏”“不准乱动观察口盖板”等提示标牌,而加药间入口处的提示标牌上则写着“不佩戴防护手套和面罩,不准进行卸药加药”等字样。这些细化到每个车间、每个岗位的“禁令”,正是该厂新制定的安全生产“负面清单”。

今年以来,亳州市结合三年行动要求,在燃气、污水处理等行业领域试点推行安全生产“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一厂(企业)一清单、一岗一清单、一人一清单”要求,内容涵盖安全生产各个方面。除语言通俗易懂外,“负面清单”的每条内容都经过反复推敲,紧扣作业流程。

“‘负面清单’是按照作业流程来梳理的,我们按照清单提示开展作业,不仅能确保安全,还能帮我们熟悉作业流程,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该厂维修电工孙慧说。

此外,该省各地在严格监管的同时,非常注重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指导服务。

今年以来,六安市深入开展“安全服务”进园区活动,该市应急管理部门成立由局班子成员、相关科室人员、有关专家组成的8个服务团队,计划利用1年时间开展入企走访、风险防控、隐患排查等指导服务式活动,助力66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

按照要求,各服务团队每年要对联系的园区开展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知识讲座,每月至少选取一家重点企业开展一次安全宣传和教育培训,每月至少选取一家重点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风险防控提醒服务,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交办至所在县区应急管理部门,并闭环整改到位;对发生过安全事故的企业,当月要上门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提醒,帮助企业分析事故原因,开展警示教育。同时,各服务团队要掌握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底数,对创建企业开展指导帮扶。

马鞍山市成立专项帮扶小组,主动下沉到22家基础较差的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服务指导,精准“把脉问诊”、交办问题,持续跟踪问效。同时,该市组织行业安全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监管人员全程跟班学习,手把手传授专业知识,不断夯实安全基础。

该市将全市27名专家分配至87家化工和危化品企业,定期上门对企业特殊作业开展服务,每月对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及时更新指导服务和培训内容,大力宣贯最新标准规范。今年以来,该市累计开展上门指导服务440余人次,查找问题及提出建议共346项,特殊作业票抽查检查通过率持续攀升。


加快推进风险管控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开展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行动是三年行动“八大行动”之一,具体包括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转型,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安全生产融合发展等。

随着三年行动的深入开展,安徽省加快推进化工园区和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努力提高危化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

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也是该省规划面积最大的化工园区。近年来,该开发区通过采取升级改造智慧园区平台、强化园区安全管理工作等措施,持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已成为该省首批D级(较低安全风险)化工园区之一。

据了解,对动火作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破土作业、断路作业、抽堵盲板作业及检维修作业等八大特殊作业实行电子作业票管理,是智慧园区“升级版”平台的一大亮点。

“传统纸质作业票的开票过程易缺乏有效监督,电子作业票可避免出现逾越流程的行为。开票人只有履行好上一个流程,才能进入下一个流程。”该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管局局长金方来介绍,电子作业票开票全过程可详细记录在案,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可以追根溯源,进行调查问责。该开发区还专门成立特殊作业小分队,对实施特殊作业的企业进行现场抽查。

安庆市抓住三年行动契机,将推进企业特殊作业线上管控提上日程。“全市所有‘一重点一重大’企业到2024年底,其他非‘一重点一重大’化工企业到2025年底,都要建立特殊作业线上管理模块。”该市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何东东说。

合肥、淮北等地聚焦电焊违规作业、无证上岗、人机失管等突出问题,对电焊设备实施“加芯赋码”,实现电焊作业从“以人管人”向“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转变,有效规范企业动火作业过程,杜绝无证上岗等违规动火作业行为,减少火灾事故。

合肥市在城市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基础上开发了合肥市电气焊安全监管服务平台。该平台汇集合肥市电气焊设备、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信息以及重点作业场所数据,分行业领域绘制“电气焊作业一张图”,对全市电气焊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焊机改造加装芯片接入物联网,成为“智慧电器”。只有经登记在册的持证人员扫码验明身份才能开机使用,从而实现“让有证的电焊工扫码开机,无证的电焊工开不了机”。

“工人只需通过微信‘经开云焊’小程序,花几秒钟扫码开机即可使用,操作方便。”率先完成焊机改造升级的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冬生对“加芯赋码”益处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他告诉记者,由于“扫码”能让设备直接关联到人,工人对设备的爱护比从前更甚,操作也更加规范,无形中节约了企业管理成本。


将安全宣教融入日常、抓在平常


基层一线是公共安全的主战场。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意识,是紧要任务。

该省把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省级层面培训矿山企业负责人355名、化工和危化品企业负责人740名、燃气企业负责人914名、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80名,示范带动全省培训企业负责人70万人次。

合肥市要求各地各部门将推动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作为本地区、本行业领域三年行动重要内容。为此,合肥市于今年5月召开全市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视频专题培训会议,邀请专家分别围绕城镇燃气、房屋市政工程、特种设备、工贸、火灾、道路交通等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开展针对性讲解。

“这场培训局办得非常及时,也很有必要。这些行业领域都是基层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安徽省肥西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韩兆兵认为,基层监管执法人员必须学习、掌握这些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以提高执法的精准性。

安徽创安消防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黄金海参加了此次培训。他告诉记者,今年1月底,他对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艺体中心进行检查时,发现该校存在多项消防安全问题。检查结束后,他对照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综合判定该场所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并将检查情况反馈给有关部门。

“我们认定重大事故隐患一直十分谨慎。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为我们提供了指南,让检查更加规范、精准。”黄金海说。

一系列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出台后,全省各级各部门利用“线上+线下”“集中+自学”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开展专题培训8075次,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到基层、企业、员工。

此外,该省将安全宣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平常,广泛开展安全宣传“五进”等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和应急常识,覆盖群众625万人次;创新实施“案例教育法”,收集制作警示教育案例800余例。

在该省上下深入推进三年行动的同时,部分地区、行业和企业不同程度存在问题短板。例如,个别地区重点工作进度滞后,在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方面存在差距;企业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内生动力不足;基层安全监管“宽松软虚”问题依然存在等。对此,周天伟表示,该省将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警觉性,以专业化态度、科技化手段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着力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


稿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编辑:省应急管理宣教中心

审核:厅宣传教育处


淮北应急管理
主要负责全市安全生产监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