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欲成大事,悟透王阳明一条天规,戒掉一个毛病,成功往往不难

财富   2025-01-24 11:01   天津  

男人欲成大事,悟透王阳明一条天规,戒掉一个毛病,成功往往不难

王阳明这一条天规就是 “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意思是说人应该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知道该怎样去想问题,该怎样去行动,这样方能有所成,相应的,也要戒掉一个臭毛病,那就是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王阳明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比如,王阳明因为得罪宦官,被贬到当时的蛮荒之地龙场驿,生活条件极其的艰苦,换成一般人,肯定无法接受,之前很多被贬到这里的官员,就因为受不了郁郁而亡。

但王阳明却不同,他能够从容淡定的面对和接受这一切,他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除了每天精进功课外,还开荒、种地、建房、给当地的民众传授各种知识……最终,在这个地方实现了人生最大的突破——龙场悟道!

试想,如果王阳明和现在的很多男人,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能放下身段,脚踏实地去适应龙场的环境,而是各种精神内耗,那他不说在龙场悟道,恐怕都不会活着走出龙场吧?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蕴含大哲理的小故事:

说是有一位德行很高、学问很大的隐士,他隐居在一座深山中,但却依然有很多人慕名前来向他学习和求道。

这天,又有几个人进山来拜访隐士,恰好碰见隐士跳着两桶水回家,奇怪的是,两桶水却都只盛了一半多的水,并没有盛满。这几个人感到好奇,因为深山打水不容易,隐士的身体又很好,为什么不一次就盛满呢,省的多跑几个来回?

于是,他们就向隐士求教原因,隐士笑着说:如果我把水挑满的话,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对于隐士的解释,这几个人还是不理解,隐士于是让其中一个人自己去不远的地方挑两桶满水。这个人照做,但在回来的路上,因为山路不平,走的摇摇晃晃,等回来的时候,本来满满的两桶水,却都只剩下了大半桶,和隐士之前挑的差不多。不同的是,隐士挑水挑的游刃有余,这个人却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看到这里,其他人都明白了隐士之所以这样的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人要能认清自己的力量,做事要能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切不可急功近利、眼高手低,否则,不仅成不了大事,还会得不偿失,这也正是本文开始王阳明的那条天规所要强调的道理。

欲成大事者,必读王阳明!作为继孔孟之后的最后一位圣人,王阳明的学问和智慧,都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影响了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等后世的无数牛人,被视为经世致用不可不读的实用学问!对此,你若是也有兴趣学习的话,下面就再针对性地给你推荐一门专栏课《王阳明心学智慧》、一套四册的《王阳明全书》和一套《传习录》+《知行合一:王阳明传》。

首先推荐的《王阳明心学智慧》,是由我本人精心为大家创作的一门解读王阳明心学的线上专栏课程,内容已更新完结,读者反馈也非常之好,大家可放心阅读。我创作这门《王阳明心学智慧》,是以原汁原味的王阳明心学智慧为原料,结合历史智慧和当下的社会现实,助大家彻悟阳明心学的无穷智慧和无边力量,这里强烈推荐给大家!

再说上面这一套四册的《王阳明全书》,内容完整收录了王阳明所有的文字作品,并辅之以到位注释、译文和精彩的解读,是阅读和学习阳明心学很好的入门读物。而且,这套《王阳明全书》印刷精美,包装非常上档次,除了阅读学习,也可以收藏送礼,非常的划算。

至于最后分享的《传习录》+《知行合一:王阳明传》,《传习录》是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之作,是后世之人学习王阳明智慧的首先读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传》,则是一本关于王阳明的传记作品,书中完整、立体的再现了王阳明的传奇人生,助你深入了解王阳明其人其事。

一位被低估的人
每天发布一些兼职,创业,副业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