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李贺27岁辞世,病重时哀叹人生短暂,28字写出唐诗最深的绝望

文摘   2024-07-03 18:30   四川  

“每个人都会死。”

生离死别,是每一个成年人都难以逃避的现实。

当我们二三十岁的时候,父母普遍都四五十岁了,按照我国人均寿命78.2岁来算,当我们到他们那个年龄的时候,就不得不直面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告别——死亡。

关于死亡,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他们的感慨,但有一首诗每每读来都让我感到非常难过,它就是李贺的《苦昼短》: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在看到这首诗前,我根本想不到一个16岁写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21岁写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样充满豪气诗句的人,会在几年后写下如此绝望的话。

一个“煎”字来形容生命的流逝,这是有多抑郁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啊?

1,

写这首诗的时候,李贺大病缠身,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

《新唐书》说他活了27岁,《旧唐书》说他活了24岁,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放到今天,这个年纪很多人才刚刚离开学校,步入社会,而李贺却不得不面对人生最后的告别。

李贺的一生,短暂而艰苦。

李贺是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的后代,他身负“李”这一大唐的国姓,本应享有尊崇的身份。然而,李唐宗室枝繁叶茂,传到他这一代已是血脉疏远。这个显赫的姓氏,并未给他带来预期的荣华富贵。

李贺是个胸怀大志的青年。16岁时,他便得到了文坛领袖韩愈的青睐,17岁便成家立业,似乎一切都在按照主角的剧本发展。然而,正当他准备在科举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时,父亲却因病去世,命运的打击接踵而至。

经过三年的守孝期,韩愈亲自写信鼓励他参加科举考试。那一年,他本有机会一举成名,但不幸的是,有人因嫉妒他的才华,以“晋肃”与“进”字音近为由,诬告他犯了“嫌名”,尽管韩愈为他辩护,朝廷最终还是剥夺了他的进士资格。

科举失利后,与他恩爱有加的妻子也离世了,这一连串的打击让原本就体弱的李贺更加深陷忧郁,病情日益严重。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李贺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反倒凝练出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成熟,于他而言,光是像普通人一样健康的活着就已经是奢望了,而权贵们却在追求着长生不死,这是何等的讽刺啊?

2,

李贺对于时光的流逝有种特异的敏感,这种敏感让他在《苦昼短》中,以一种近乎绝望的笔触,抒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起始的“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这里的“飞光”可以理解为飞逝的光阴,诗人举杯邀时光共饮,仿佛想以此定住那流转不息的时间,这种开篇即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时间的无奈与留恋。

接下来的“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显示出诗人对于天地无限而人生有限的感慨,天高地厚,而人的生命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这一句尤为精妙,“煎”字用得传神。通常“煎”是用小火慢慢地熬,这里用来形容时间对生命的消磨,就像小火慢煎一样,逐渐消耗着人的寿命。月寒日暖,指的是岁月的流转,寒来暑往,而人的生命就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轮回中不断被“煎熬”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李贺在此以饮食为喻,揭示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一句“食熊则肥”象征着权贵们的奢华生活,而“食蛙则瘦”则暗指普通百姓的艰辛。这种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李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接着,他以“神君何在?太一安有?”的疑问,对虚无飘渺的神灵与长生不老的追求提出了质疑,进一步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对虚幻追求的批判。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这几句中,李贺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以瑰丽的神话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反抗。他想要斩断时间之龙,让时间停止,从而“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这种对时间的控制欲望,实际上反映了李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反抗。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李贺再次对追求长生不老的行为进行了讽刺。他认为,真正的长生不老并非靠服食金石所能达到,而是应该珍惜当下,活在现实之中。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李贺以任公子为喻,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任公子在云中骑驴的形象,既逍遥又自在,这正是李贺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

在诗的结尾,李贺以历史上的两位帝王为例,进一步强调了追求长生不老的虚妄。无论是汉武帝刘彻还是秦始皇嬴政,他们曾经权倾天下,却也难逃一死。诗人用此来警示世人,无论权势多么显赫,财富多么丰厚,都无法逃脱时间的制裁,所以应该珍惜当下,活在现实之中,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长生不老。

3,

李贺的一生太短,短到他有太多的理想和抱负来不及去实现。他的诗篇,如同他的人生,充满了深邃的思考与无尽的遗憾。在他的绝命诗中,他叹息到日后谁来读他用竹简写下的这编书,不使它被蠹虫蛀成粉屑:

“桐风惊心壮士苦,……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这是他对世界的最后遗言,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奈与不甘。

然而,尽管李贺的生命旅程如此短暂,他的诗篇却永远留在了人间。他的文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后人的心灵。他的理想与抱负,虽然未能在他自己的生命中实现,但却激发了无数后来者的热情和勇气。

李贺的结局并不好,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然而,他的诗篇却成为了他生命的延续,他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文字得以流传,影响和启迪着后世。

“恨血千年土中碧”,李贺的遗憾和怨恨似乎永远埋在了黄土之下,但他的诗篇却如碧玉般璀璨不朽。他用文字构建的世界,永远向世人展示着他的才华和激情,也让人们铭记了这位英年早逝的才子。

相比起来,千年过去,谁还记得那些追求长生的达官显贵呢?



脑洞趣味历史
每日一篇历史故事,故事有温度,历史有诗意,百般滋味,全在心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