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进入”“深海探测”和“深海开发”
人物简介
陈俊,36岁,安徽芜湖人,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简称“深海所”)副研究员、深海探测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深海探测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曾获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评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三亚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沿着深海战略“三部曲”
跨入深海装备“万米时代”
“航天和深海,是世界各国竞相探索的两大热门领域,然而相较于航天领域的高速发展,我国深海探索起步较晚,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陈俊表示,当前我国处于“深海探测”向“深海开发”转型阶段。“首要克服的难题,是打造一批耐高压、耐腐蚀,具备多功能、能在水下长期停留的深海探测装备。”
不止是“深度”,陈俊还曾带领团队研发“鹿岭号”深海多位点着陆器与漫游者潜水器系统,实现传统着陆器由海底定点到多位点移动、由单体到多体协同的技术跨越。2021年,该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潜心研究
巧解海底探测的“三道难题”
“从水下1米到10000米深的海况并非简单的数字叠加,下到万米深的海域也不是为了‘蜻蜓点水’,而是要长期停留,深入探索海底水质、地质、生物等多领域的科研成果。”陈俊说,要满足海底长期科研需求,要想办法解决深海探测装备研发过程中的“三道难题”。
一是“压力”。探测装备每下潜100米,相应增加1个大气压;水深10000米的深海,相应增加1000个大气压,相当于承受每平方米11000吨的超大压力。
二是“续航”。海底没有“加油站”,要想增强装备续航能力,实现自给自足的能源供给,可能增加装备体积与重量,增大运行负担。
三是“通信”。海域越深,装备接收与传输信号的能力越差。一旦信号丢失,装备即将失联,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三亚,一个让人专心
于科研的好地方”
“我们能够在技术攻关上不断取得突破,离不开三亚这座城市给予我们的支持与帮助。”陈俊认为,三亚是一个能让人专心于科研的好地方。
陈俊回忆,他与三亚的第一次结缘,是在2013年。彼时,尚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就读博士研究生的陈俊,因为与项目合作,时常往返于三亚与沈阳之间。“那些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三亚,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里的环境安静舒适,能让人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工作。”
“申请过程很简单,向单位提交一些简单的个人资料后,单位就帮忙办理了,不用我操心。”陈俊笑着说,完成人才认定后,他在出行、就医、家属就业等方面享受到诸多便利,减轻了工作外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