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衰老的开始,是不再旅行和出发

文化   2024-11-06 06:01   上海  

解读:田心
原著:刘群

曾几何时,“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每个身处嘈杂生活之人的梦想。

工作的焦躁、生活的压力、单调的日子,都会让人产生想要逃离现实的冲动。

正如作家刘群所说“芸芸众生,如同蝼蚁,守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守着银行卡上的数字,一间屋子一张桌子,就圈养了我们的一生。

安稳的生活如同甜蜜的枷锁,但人的内心也许更加向往的是流浪和自由。”

这是刘群探寻北美的目的,也是他写作《北美客》这本书的目的。

人至中年,从事广告行业多年,每天重复的工作、琐碎的生活,让他无所适从。于是,他决定重启人生。

即便心中有对未知旅行的恐惧,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抛除顾虑,暂时离开枯燥乏味的生活,来一次无所顾忌的驱车旅行,并把这场旅行称为“生活出逃”。

他用了2016-2019年四个夏天,横贯、纵贯美国9387公里。在这期间,他又就读伯克利、哈佛两所大学,拜访了许多名人和普通人。

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给他带来感动,也带给他对于生活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今天,我们就跟着作者的步伐,看看不同人遭遇的苦难、创伤和欢乐。

相信,在烦躁焦虑、柴米油盐的生活之外,可以带给我们精神的滋养,也给一成不变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无论多大年纪,
都可以活得年轻热烈

泰戈尔曾说过:人生虽只有几十年龄,但它决不是梦一般的幻灭,而是有着无穷可歌可颂的深长意义的。

生活中,我们总是畏惧年纪,尤其是随着年纪增长,没有了年少的勇敢和无畏,反而多了对生活的敷衍和懈怠。

但作者告诉我们:年轻的心,比什么都重要。心态老了,想要再改变,就显得非常艰难。

这也是他在旅途中的感受。

作者在哈佛学习期间,遇见了一位叫约翰司马懿的老师。虽然对方已经是一个67岁的老头,但是生活非常自律且丰富。

约翰司马懿老师的人生清单是这样的:每周坚持练瑜伽网球和健身;每年尝试挑战一个新的事物,如在波士顿大学教学;一年读30本书;成为某协会的志愿者;帮助某基金会做宣传。

此外,他目前还是一家医药咨询公司的执行副总裁,还在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两所大学任座客教授。

一个老人要做这么多事情,让作者颇为震撼。

无论多大年纪,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有事做、有热爱、有所期待。

最近,日本一位叫笹本恒子的奶奶火爆朋友圈。

她是日本第一位女摄影师。如今,已经年过百岁的她,依旧每天给不同的人拍照,记录生活点滴。

她说:“我想做的事一大堆,哪有时间去想年纪的事……更何况它只是一个数字。”

不要在意老去的身体,任何年纪都是最好的时光。无论任何年龄,都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对生活充满好奇、充满活力,自信、热诚地对待每一天,才是对待年纪的最好态度。


拥抱生活的不确定性,
是一种勇气

生活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付出的努力是否会有所回报。

有多少人,因为惧怕未来,就干脆躲在舒适的壳里;又有多少人,因为害怕危险和受伤,就不去接触别人。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对未来的恐惧,来自潜意识的自我逃避。

其实,我们恐惧未来,惧怕不确定,不敢去面对、不敢去做出选择,只是在逃避生活而已。

作者告诉我们:世界好不好,主要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它。面对不确定的世界,我们要乐观坚强。

作者在旅行途中就遇到这样一位极其乐观的老太太,也是作者的房东——玛丽•安。

玛丽•安已年近八十,独自一人生活。几年前,她遭遇了一场几乎致命的车祸。她的脖子折断,好在没有破坏主动脉,才保住了性命。

在康复期间,虽然行动不便,而且每天要吃大把的药,但老太太非常乐观。她依然每天努力经营爱彼迎房客业务,还出去做设计心理学培训讲座,晚上还在家做菜开派对。

作者表达了对她乐观心态的敬佩,老太太却笑着说:“我很幸运,我还可以工作呀!还可以身兼数职,对吗?”

就像那句话说的“生活好不好,关键看你怎么去看它。”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唯有勇敢面对,才能活得坦然。

想到一个牙医朋友,疫情期间,牙科诊所被迫关闭,他只能暂时待业在家,收入全无。

但他没有悲观,而是坦然地去接纳这件事,并且利用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正好拿出时间看书准备年底的执业医师考试。

就像《阿甘正传》里有句台词: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那么,尽量享受它吧。

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无法准确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只能勇敢、乐观地面对未来,这才是生活的智慧。


生活的出路,要靠自己去寻找

作者在书中写道:“人生短暂,不做自己,去做别人,去随波逐流,这买卖太不划算了。”

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感受:

过着庸常的日子,抱怨连连,却不知道如何改变;羡慕别人的生活,却只是责怪命运不公,迟迟无法做出行动。

真正阻挡脚步的是自己。想要改变生活方式、想要改变环境,只能我们自己愿意做出改变。

就像作者刘群,曾任香港某报记者十年,后创办地产广告公司糊口。

做广告公司很多年,他觉得生活毫无波澜,每天服务客户,看别人脸色,繁忙疲惫的生活,都让他想要逃离。

于是,他不顾别人的反对,放下一切顾虑,聆听内心的真实声音,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作者在书中还提及的当代惊悚小说之王斯蒂芬·金,也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原著小说的作者。

斯蒂芬·金童年经历贫困,无意中看到生父写的恐怖小说,他也开始尝试小说创作,并向杂志投稿。

毕业后,他白天在一家汽车修理站工作,晚上继续写恐怖小说。最终,成为著名作家,并且改变了贫穷的状况。

作者通过斯蒂芬·金的经历告诉我们:救赎要靠自己,活着的意义,更要靠自己去寻找。

还有旅途中遇到的并不年轻的出租车司机,不甘于现状,还在学习法律,打算深造后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事务所;

一个经营游船的船长,年轻时想要远离城市的喧嚣,不顾家人的反对,贷款买下了一艘船,如今过着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生活的出路,要靠我们自己去寻找。如果觉得身处泥潭,那不如勇敢地做出行动,去改变现在的生活。

告别舒适区,才能彻底激发潜能,遇见更好的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活着,就是生命的礼物

有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被命运亏待,不是我们自甘堕落的理由。好好活着,才是对宝贵生命的尊重。

一如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各种带着过往伤痛生活的人,他们每个人即便带着伤痛,也依然在好好生活。

书中的派特,是一个在战争中留下严重心理创伤的老人。近十年来,他一直生活在大山里,经营一处不通电的客栈。带客人去看硕大的火星,讲他的传奇故事。

还有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乔布斯,他小时候被生父生母抛弃,他一生都带着童年的伤痛,却把爱给了亲妹妹,也给了自己热爱的手机事业。

尽管生活有遗憾、有创伤、有悲痛,但这些人依旧选择珍惜时光、好好生活。

就像作者说的:我们每天都能收到一件珍贵的时间礼物,那就是当醒来时,发现自己还活着。

每个人都会经历苦难和伤痛。然而,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都要好好的活着。

记得前段时间,一个节目片段登上微博热搜,视频中的一位大爷,被网友称为现实版《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

这位大爷父母双亡,大哥去世,妻儿早逝,只有患智力障碍的弟弟和一条十多年的老狗陪着他。

但即便被生活亏待,他也记得要活着、要往前看。

如今,多年过去,这位大爷过得很好,再婚,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

活着,就是生命的礼物。在每个时期全力以赴,活好每一个当下,就是活着的意义。



曾看到一句话:出去旅行,不是去看风景,而是去寻回自己——最本真的自己。

短暂的旅行,可以让我们放下那个焦虑、犹豫、失落的自己,重新找到那个内心平静、外表热烈、勇敢坚定的自己。

在一次身体和心灵的放松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过去那些执着的东西,都没有了意义;

也可能会发现,自己真的要做出改变,去做自己一直不敢尝试的事情;

又或许,我们看到了别人生活的种种,对得不到的东西也释然了。

摆脱世俗的束缚,完成一场精神充电,带着满满的能量重新投入生活,这便是旅行对于刘群的意义,也是旅行对于你我的意义。

愿你我都可以在烦闷、枯燥的生活之余,时不时地来一场生活出逃,可能未必是真的出发,只是静下来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问问自己到底要何去何从、要选择何种生活。

愿我们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历经沧桑,依旧守望初心,热爱生活、忠于自己,活得热烈、勇敢、坚强。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解读:田心,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一生两个追求,一是走自己的路,二是做有趣的事,新书《别高估人际关系、别低估人性规则》正在热销中。

【慈怀线上读书会】

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

分享正在读什么书,读书感悟,读书方法……

我陪你读书,你陪我读书

每周直播分享,群里陪伴交流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学习

↓↓↓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点击阅读原文进慈怀共读群,共同学习

阅世悦人
关注【阅世悦人】,与您共赏好文。阅读中明理,世事中明智;悦人亦悦己,人生无难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