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巨婴”一词成为了描述一类特殊成年人的标签。他们,是那些心智上拒绝长大的成年人。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给予”二字,只有无尽的索取。他们像嗷嗷待哺的婴儿,却忘了自己早已跨过了成长的门槛,步入了人生的另一阶段。
他们的存在让我们不禁反思:到底是怎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培养出了这样的“巨婴”?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关于巨婴、啃老族,有一种说法是:小时候靠父母,长大后靠另一半,老了靠孩子。尽管这听起来有些玩笑意味,但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熊玲(化名)出生在湖南长沙。她的母亲在四十多岁时才生下她,作为家中的小女儿,父母对她宠爱备至。即便家境并不优渥,父母也竭尽全力将最好的东西都给她。父亲去世时熊玲才13岁,当时她的哥哥姐姐都已成年。熊玲的父亲去世后,母亲独自一人将6个子女抚养成人。为了弥补熊玲缺失的父爱,母亲对她格外偏爱。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熊玲逐渐养成了任性且依赖的性格。熊玲自幼便长得极为水灵,19岁那年,青春靓丽的她邂逅了一位做工程的富商。富商对她一见钟情,随即展开了热烈追求。不久后,熊玲与那位富商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从此过上了住豪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太太生活。然而,好景不长,这段婚姻最终还是以离婚收场。离婚后的熊玲很快与一位小老板开始了第二段婚姻。这位老板虽不及前夫那般富有,但家境殷实,足以让她继续享受优渥的生活。然而,数年后,这段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在经历两次婚姻挫折之后,熊玲选择嫁给了一位环卫工人。前几年,经人介绍,她找了一份工作,但很快她就选择辞职回到母亲家中。如今,母亲年事已高且病痛缠身,熊玲的哥哥们只愿意承担医药费,却不愿出力照顾。熊玲希望哥哥们能够共同分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然而,哥哥们都认为熊玲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特别偏爱。当年家里拆迁时,已有明确协议:哥哥们平分了母亲的征收款,而熊玲则继承了母亲的安置房并负责给母亲养老,母亲生病时哥哥们需要出钱。嫂子更是直言,自从熊玲搬回母亲家中后,母亲一直在为她操持家务、照顾她的生活,甚至还要帮忙接送她的孩子上下学。而对于哥哥们的孩子,母亲却几乎未曾给予过同样的关怀和照顾。此外,母亲每个月一千四百多元的养老金也全都被没有收入的熊玲领取使用。如今,哥哥们觉得熊玲没出一分钱母亲的医药费,所以她理应承担照顾母亲的责任,正因如此,哥哥们与熊玲产生了矛盾。看完这个故事以及了解熊玲的情况后,让人不禁唏嘘不已,难以理解为何有人竟如此天真,幻想着能终生依赖他人生活。父母溺爱的代价有多大?
其实,像熊玲这样被溺爱长大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习惯了依赖他人,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遇到困难,就像离开了温室的花朵,瞬间凋零。还记得 “中国第一懒人”杨锁的故事吗?他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农村家庭,作为家中的独子,父母对他百般宠爱,舍不得他吃一点苦,受一点累。小时候,杨锁出门父母用扁担挑着,从不让他走路;长大了,家里的农活也不让他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这种过度溺爱的环境下,杨锁养成了懒惰、自私的性格。后来,父母相继离世,失去了依靠的杨锁根本无法独立生活。他不愿意出去工作,变卖了家里的东西,最后饿死在家中,年仅23岁。在电视剧《欢乐颂》中,樊胜美的哥哥作为一个成年男子,却仿佛永远长不大,长期依赖妹妹和父母生活。懒惰与无能,成为了他生活的关键词。他游手好闲,不思进取,整日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中,对家庭的困境视而不见。当妹妹樊胜美努力在城市中打拼,为家庭分担压力时,他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妹妹的付出,从未想过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他的无能,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对家庭责任的逃避上。这些例子都警示着我们,溺爱不是爱,而是对孩子未来的一种伤害。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应该是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让他们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当孩子长大后,才能独自翱翔在广阔的天空,而不是被困在父母营造的温室里,最终走向悲剧的结局。自我成长方能致远
无论是家庭教育、个人成长,还是价值观的塑造,熊玲和杨锁的经历都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的孩子难以真正成长的现实,督促着我们引以为戒。父母的爱,本应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而非束缚我们翅膀的枷锁梏。我们要明白,真正的成长,源自于内在的力量和自我奋斗的勇气。真正的幸福与成功,依靠的是个人的拼搏与奋进,而非依赖他人的资助和溺爱。因此,父母要学会放手。而我们,作为子女,更应珍惜每一次成长的机会,勇敢地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不要害怕失败,不要畏惧挑战,因为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坚韧与勇气,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参考资料来源:《寻情记:儿女成群,九十四岁寡妇妈妈赡养为何矛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