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站百度号|刘玲琍:无声世界的璀璨之星

文化   2024-11-04 22:57   山西  



主播:荆湘云 王文静

记者:解佳敏

制作:柳刚



在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这片土地上,绽放着一朵坚韧而绚烂的教育之花——刘玲琍。她生于 1973 年 3 月,是湖南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她扎根特教讲台,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开口说话。她用 33 年的坚守与奉献,铸就了一座令人敬仰的教育丰碑。

刘玲琍,一位看似普通却蕴含着无穷力量的教师。她先后荣获“感动衡阳十大教育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这些荣誉如璀璨星辰,见证了她一路走来的非凡历程。

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在灯火烛影下,那辛勤的背影成为了学生们心中最美的风景,她是学生口中的“刘妈妈”,更是值得众人追逐的耀眼“星星”。

教书育人,如烛光尽燃。刘玲琍就像一束柔和的烛光,无私地燃烧自己,温暖着无声世界中的孩子们。她既是老师,用耐心与智慧一字一句地教听障孩子学发音、学说话、学文化知识;又是妈妈,细心地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喂饭、佩戴耳蜗、换洗衣服,事无巨细。

孩子们渴求的眼神和父母殷切的希望,成为她前行的无尽动力。她不畏吃苦,乐于吃苦,白天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晚上回家还要教导自己的儿子,如同永不停歇的陀螺,不知疲倦地旋转着。










帮助孩子张口说话,是刘玲琍对孩子们最质朴的爱。在那个寂静无声的世界里,每一个发音都如同攀登一座高山般艰难,但她从未放弃。她日复一日地坚持着,用无私的关爱迸发出温暖人间的光芒,带领听障孩子勇敢地翻越无声世界中的一座座“大山”。33 年来,她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 余名听障学生考上大学,80 多名孩子顺利回归社会就业。“大音希声,大爱无言”,这句话无疑是对刘玲琍最好的写照。


困难是成功的“磨刀石”,刘玲琍以一颗强有力的“钻心”,在“守正”中紧紧抓住创新的“牛鼻子”。当她的儿子 8 个月被确诊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时,她虽伤心却毫不气馁。她翻阅大量资料,重新学习一门全新的学科,坚持每天对儿子进行训练,最终孩子开口说话。


她将这份经验运用到教学中,为了帮助听障学生发准音,她把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气流大小与声带振动,甚至把学生的手指伸进自己嘴里,感受舌根音舌头的变化。她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自编“唇舌操”和语训教材,撰写了 20 多篇论文,丰富了我国听障教研库,为听障孩子的语言康复训练作出了巨大贡献。


刘玲琍在特殊教育岗位上坚守 33 年,这份坚守全凭牢固的初心支撑。“怎样才能让听障孩子也像正常人一样读书学习”,“用我努力的工作,为残疾孩子谋幸福”成为了她一生的追求。


虽然条件有限,但她还是拒绝了康复机构的邀请,默默坚守在学校教书育人,还资助 4 名贫困残疾学生完成学业。即使每周要上 20 多节课,忙得不可开交,她依然坚持到社区为重度残疾孩子“送课上门”。



“眼耳鼻舌身意,色香声味触法,用尽所有,为生命解锁。她从命运那里夺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带领孩子们飞离寂静的牢笼。听,每一个新的发音,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是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刘玲琍的颁奖词。她在平凡的岗位,用自己的执着与爱,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志,有的只是扎根特教讲台33年,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和无怨无悔的奉献,用心用情为听障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刘玲琍扎根“育花”,以奉献之心投身事业;刻苦钻研,以敬业之心奏响“乐章”;坚守使命,以赤诚之心诠释担当,她是无声世界里的希望之光,是教育领域的楷模。她用自己的爱与奉献,为听障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精彩世界的大门,也为广大青年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灯塔。


-文案:解佳敏

-制作:陈冰灵

-摄影: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初审:王琦

-终审:马健玲

-指导老师:李玲玲

吕梁学院
大明湖畔,吕子桥边,和你一起走过四季晴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