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半水言说”关注我吧!
2024年的秋天,我与多年挚友相约会面,目的地——国家图书馆,只为追寻那熟悉而温馨的书香气息。大学时代,我们对阅读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无数个周末,我们早早地在图书馆门前排队,沉浸在书海之中,备战期末考试,那些日子至今仍历历在目。时光匆匆,多年后的重逢,我们选择在国家图书馆这个知识的殿堂相聚。
出乎意料的是,这里竟然还藏着一个国家典籍博物馆,这份意外的惊喜让我们激动不已。
国家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其主体建筑如双塔般耸立,双重檐设计,蓝琉璃瓦覆盖的屋顶,将古典之美与现代之风完美融合。国家典籍博物馆对外开放,无需预约,只需出示身份证即可入内。我们沿着楼梯拾级而上,步入大厅,立刻被那满满一面墙的典籍所震撼,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馆藏文献丰富,多达3768.62万册,其中包括近300万册的古籍文献,以及甲骨、敦煌遗书、金石拓片、名家手稿、样式雷图档等珍贵文物,让人叹为观止。在这里,我们不仅参观了几个展览,边热聊边欣赏,还收获了知识与乐趣。
这部被誉为“千古奇书”的巨著,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走进《永乐大典》的专题展厅,我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文治武功的辉煌时代。展厅内,灯光柔和,映照着《永乐大典》的精美副本。这部大典共收录了七、八千种古代书籍,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哲学、宗教、医学等各个领域。我们仔细观察着每一卷大典,其装帧精美,字体工整,每一页都透露出浓厚的文化底蕴。此外,展厅还展出了一些《永乐大典》的珍贵抄本,让我们得以近距离感受这部大典的历史沧桑和艺术魅力。坐电梯上楼,我们的脚步不由自主地被“笔墨春秋——王蒙文学创作70周年作品展”吸引。王蒙,这位文坛巨匠的作品跨越多个时代,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了无数读者。展览中,不仅有他各时期的代表作手稿,还有他创作过程中的笔记,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文学巨匠的心灵世界。
王蒙的笔墨春秋展览,也让我们想起了青春。甲骨文不再是冰冷的文字符号,而是被赋予了生动的色彩与声音,让我们仿佛能听到千年前的祭祀祷告,看到先民们生活的点滴片段。国家图书馆里没有空余座位,很多人都在学习、查阅资料,学习氛围很浓。都中午了,我看到很多人仍在那静静读书,还有耄耋老人在那读书,画面很美。也难怪苏轼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人脸上,无论年龄,都自带着光。国家典籍博物馆无疑是一个文化的宝藏,从“永乐大典”到“甲骨文”,这里汇聚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让每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慰藉。在国家图书馆与国家典籍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探寻知识、感悟文化的足迹。这次重逢,不仅让我们重温了大学时代的青春记忆,更让我们在文化的海洋中找到了新的共鸣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