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池州主城区西北角池口路33号,一片现代化的住宅区后面,保存着一座完整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的“苏式建筑”——老贵池茶厂。
老茶厂始建于1951年,是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现今的祁红老茶仓是中国茶叶界现存最古老、规制最高、目前仍在使用的红茶储藏木制仓库。
制茶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伴着醇厚的茶香。
这轰鸣声,曾是一代匠人凭着赤热的匠心,开启了这个城市最早的工业文明。车间完全由立柱支撑,看不到一块隔断墙面。坡顶是棕红色的,由垂直的玻璃墙与斜坡的瓦面组成,顶部的天窗朝北,保证光度,避免日照。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茶工说:“立柱共有56根,空心的,雨天排水,建厂以来从未堵过。”
祁红老茶厂制茶车间
一条条传统的生产线依然在慢悠悠地转动着。随着传送架的缓缓运转,厚厚的茶渍告诉人们这座活态遗产的价值,这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木质联装祁门红茶生产线。
迎着这阵阵香味,走进了手工拣场。几十个女工在操作,拣茶的沙沙声,仿佛在述说着茶文化的传承。当年,这个可容纳近6000担茶叶的茶厂,使得周边方圆数百里的茶园保留下来,这是老茶厂的历史贡献。
“祁红老茶厂就像一个活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惊叹道。池州国润祁红老茶厂的老建筑、老设备不仅保存完好,还能正常使用,这是新中国工业企业中少有的典型。
除了老茶厂之外,从对“小三线”时期的工业建筑遗存改造表明,池州在保护工业遗存、发掘工业文明方面有独属于自己的“秘诀”。
在池州市现在的主城区北侧,就有原“小三线”工程的507港口码头老厂房等,是典型的“小三线”工业遗存。2022年2月,池州市在该厂房的基础上,决定将其改造为池州市上海小三线历史展览馆,当年8月正式落成。池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做出这一决策,也得益于一位收集“小三线”时期藏品的群众建议,该群众还捐献了藏品,并积极参与该展览馆的建设等。
作为省辖地级市,池州市的城市规划展示馆竟是几十年前“小三线”时期的工业建筑遗存改造而成,实属少见;全国小三线地区多且建筑遗存不少,大多闲置、荒废或拆除,池州却利用其打造了一个很好的池州·上海“小三线”历史展览馆,成为游客与市民青睐之地。池州市活化利用工业建筑遗存的做法,着实令人耳目一新,见而赞之。
池州·上海“小三线”历史展览馆位于池州市“小三线”文化园内,展馆由原港区厂房建筑改建。设计人员通过艺术化手法进行内容塑造,将“小三线”的建设历史和精神内涵具象化、形象化,增强了展馆的艺术氛围。展馆利用实物、图片、文字、场景再现、声光电陈列等多样化的展示手段进行艺术化呈现,再现了当年“507”工程筚路蓝缕的拓荒历程以及那段激情岁月里的“三线精神”,承载了池州的“三线人”记忆和家国情怀。
“修缮改造过程中,我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历史风貌和特色。”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后,老池口工业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
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应“血脉相融”。
近年来,池州市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让历史文化通过城市更新等方式重新焕发生机。
据了解,池州市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采取“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对老池口、府学百子庵等工业历史文化片区实施整治,保留街区内不可移动的文物、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增加公共空间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城市历史文化特色风貌。(安徽经济报记者 徐浩 吴根权 程金林)
△《安徽经济报》2024年11月16日1版
主办单位: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运维支持:安徽经济报
牢记殷殷嘱托 发挥叠加优势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引发与会代表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