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焕非遗·AI催发非遗文化重构新视界

企业   2025-01-11 18:53   江苏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文化使命,在坚持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原则上,如何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已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要主题。近年来,《国家宝藏》等纪录片的网络走红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数字时代所蕴含的巨大潜力。然而,如何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并参与其中,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11月16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 YOCSEF苏州学术委员会承办的“智焕非遗·AI催发非遗文化重构新视界”技术论坛在苏州举办,由CCF YOCSEF苏州AC委员陈思源和王楠担任执行主席。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专家、相关从业者、爱好者与AI技术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非遗在数字时代进行保护与发展的路径。

图1 部分论坛参与人员合影

图2 执行主席陈思源、王楠开场介绍

打破认知壁垒 引领非遗实现两创新视界

本次论坛,非遗专家和AI技术精英围绕各自领域的特点进行了深入交流。一方面,非遗专家们通过聆听AI技术精英的讲解,了解到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在记录、整理和传播方面发挥作用,更能为非遗创作、品牌打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例如,利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生成复杂的图案设计或故事叙述,大大提升了创作效率。另一方面,AI技术精英也从非遗专家那里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了解到非遗技艺、内容生产等从创意构思到最终成品的完整流程,这将有助于他们今后设计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

引导发言:科技助力非遗重生——多模态融合与智能化应用

在引导发言环节,首先,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钱兆悦分享了丝绸纹样的数字资源活化利用及智能化应用路径。他提到,通过数字化手段不仅可以还原非遗载体,还可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使其在数字世界中持续存在并焕发新的活力。例如,博物馆与腾讯QQ联合推出了以馆藏“苏绣”图案为灵感的手办,结合科技元素,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图3-4 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钱兆悦作引导发言

其次,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院技术总监/美创文旅院院长郭轲蔚讲述了非遗在区域文旅发展中的作用。他提出,通过AR技术和AI手段对非遗进行动态展示和修复,如利用增强现实技术重现历史场景,增加观赏性和互动性,帮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江南文化的精髓。他还强调,年轻一代喜欢弹幕互动等新型文化体验形式,因此数字化非遗保护需要更注重与受众的互动,提升他们的参与感。

图5-6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院技术总监/美创文旅院院长郭轲蔚作引导发言

接着,苏州知至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陈方圆介绍了移动式激光雷达成像技术在历史建筑数字化资产的应用探索。该技术能够精确记录非遗技艺的动态过程,并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其应用场景,为非遗技艺的再现和传播提供了重要支持。陈方圆还指出,传统扫描仪需要架设多个站点,采集时间长,而移动激光雷达设备支持“即走即扫”,在短时间内即可生成高精度三维模型,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7-8 苏州知至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陈方圆作引导发言

最后,科大讯飞苏州市场部总监于馥源探讨了AI+文化对智慧文旅的影响。她强调,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非遗技艺和文化记录、加工、传播等操作,实现全方位的内容输出,如利用ChatGPT进行多语言翻译,将非遗相关内容翻译成多国语言,实现全球传播;并通过直播和社交媒体向大众展示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影响力。此外,她还提到,通过AIGC技术,游客可以生成个性化作品,获得独特体验,这也验证了技术在文创领域的巨大潜力。

图9-10 科大讯飞苏州市场部总监于馥源作引导发言

思辩探讨:重新审视非遗传承、两创与传播的全生命周期

在思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针对非遗生产性保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现有数字化方案的不足”“生产性保护的远期呈现方式是什么样?相应的‘人、产品(实体产品和知识资源)、场景’需要哪些技术支撑?”及“生产性保护非遗的数字化方案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支撑,数据采集方面存在什么困难?”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图11-12 思辩现场

王秀秀、丁海军等非遗专家表示,面对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工 具存在技术理解与应用障碍,呼吁建立权威数据平台、为传承人、企业及消费者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可信赖的数据支持,解决非遗数据采集、认证及推广中的一系列问题。现有数字化技术方案过于强调“形还原”,而忽略了对非遗内在文化精神和技艺精髓的捕捉。

图13-14 部分嘉宾在思辩现场发言

苏州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祁麟指出,当前非遗数字化保护存在碎片化和部门化问题,缺乏统一协调和全流程覆盖的平台。她强调需要构建完整的数据链条和技术基础设施,通过跨界合作和资源禀赋提升文创产品的影响力,并提出“应用倒推数字化”的思路。同时,祁麟建议文化企业通过数据资产化解决融资难题,提高资产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最后,她呼吁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和跨部门协作,克服高成本和技术人才短缺等挑战,推动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图15-18 部分嘉宾在思辩现场发言

部分管理部门嘉宾代表指出,在推进非遗数字化保护中,顶层设计不足、缺乏明确、有效的规划指导,导致整体推进不力。此外,专业团队匮乏,缺少既具备行业认知又掌握数字化技术能力的人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深度和广度。

图19-22 部分嘉宾在思辩现场发言

学生代表从游戏行业切入,通过技术融合和创新模型,提出了未来数据采集与应用的新思路。他特别强调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非遗复现和商业化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鄢兴雨认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数字化需要更为全面和精细的数据支撑,不仅包括生产性标准数据,还应涵盖传承人的兴趣和文化内涵。他指出,数据采集中的外部变量和技艺复杂性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只有在标准化和兴趣驱动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真正实现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图23-24 部分嘉宾在思辩现场发言

论坛总结:AI赋能非遗传承——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

论坛总结阶段,九三学社苏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市政协副秘书长谢剑峰作为嘉宾代表进行了论坛活动总结。他深刻阐述了人工智能与非遗传承在数字化时代的结合路径与未来挑战。他指出,尽管AI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但非遗的核心在于情感连接。只有通过技术手段,让非遗真正融入大众生活,触动情感,扩大认同,才能实现其传承和发扬。他呼吁社会各界从多角度共同努力,通过创新推动非遗的全球传播与可持续发展。

图25 九三学社苏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市政协副秘书长谢剑峰作总结发言

此次论坛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响,得到了苏州电视台的深入报道,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活动嘉宾在公众号踊跃转发,引发了网友热议,让核心观点与创新理念于网络广泛传播。此外,基于论坛成果诞生了相关政协提案,围绕非遗与数字技术融合梳理难题,苏州九三学社市委向苏州市政协提交了社情民意建议,助力政策推进。最后,论坛的成功举办还为后续活动筑牢了根基,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汇聚了各方力量,引领非遗事业在数字化浪潮中迈向新高度。

图26-27新闻报道与公众号转发




撰稿:吴寅生

审核:晁平复、鄢兴雨

记录及编辑:张露瑶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

组织机构:CCF YOCSEF苏州学术委员会

支持单位:苏州大学 江苏新启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时    间:2024年11月16日(星期六)13:30-17:40

地    点: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澹台街9号吴文化博物馆店二楼报告厅




讯飞苏州
在这里,与您分享讯飞苏州前沿科研进展、产品市场动态、企业文化、创业故事等。关注讯飞苏州,让我们一起迎接人工智能新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