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头将尾”,你可知道,志愿兵在那个年代发挥了多大作用?

时事   2024-11-17 16:39   湖北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是退伍老兵》,废话不多说,马上进入正文:“兵头将尾”,你可知道,志愿兵在那个年代发挥了多大作用?
导读:他们要么军事技术过硬,要么专业技能一绝。他们是新兵的榜样,是干部的左右手,是部队不可或缺的支柱。然而,志愿兵,这群在军旅路上挥洒青春和汗水的人,却常常在人生的另一端,陷入困境。他们奉献了青春,却在退役后无奈地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他们不怕流血流汗,但却难以接受被忽略和遗忘。

在部队,志愿兵的选拔堪称“百里挑一”。名额稀少,竞争激烈,没有真本事根本轮不上你。从义务兵转为志愿兵,他们背负了更多的责任,承载了更大的期望。这些人,十年如一日,不但要完成艰苦的训练任务,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扛起许多人都不愿意扛的重任。他们在部队中,是最辛苦却最值得尊敬的一群人。
然而,在这个荣誉的背后,是他们无法回避的现实:志愿兵服役的年限越长,与地方社会脱节的时间就越长。十多年的军旅生活,他们错过了地方经济发展最快的阶段,也错过了技能转化与关系积累的机会。当他们脱下军装时,等待他们的往往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一个迷茫而陌生的未来。
志愿兵退役后,大多数人被“安置”到地方单位工作。然而,这些“安置”往往只是表面功夫。很多老兵到单位后,干的只是临时工一样的活,待遇和正式工相比天差地别。而那些压根没有安排工作的,尤其是农村出身的志愿兵,面临的境况更加艰难。
城里没有固定工作,农村没有可耕之地,他们只能依靠一些零散的工作勉强维持生计。尤其是90年代企业改革潮涌,大批企业效益不佳,不少退役志愿兵在单位干了两三年就被裁员下岗。结果,他们从“部队的中坚力量”变成了“社会的边缘群体”,成了这个时代的“隐形人”。
志愿兵在部队中磨练出的技术和能力,在地方却未必用得上。你说军械修理技术,地方不需要;你谈战术协同经验,地方更看不懂。志愿兵十多年的经历,与地方社会的发展方向“南辕北辙”。他们的竞争力被局限在了部队的圈子里,等到退役时,这些技能早已被社会淘汰。
没有稳定收入,生活逐渐入不敷出。许多退役志愿兵,尤其是没有土地的农村兵,常常需要靠低保或打零工度日。几十年的时间,他们从热血青年变成了贫困老人。更令人心痛的是,他们不敢向人诉说自己的艰难,只能默默忍受。
这些老兵,正进入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们已经没有资本去等待政策的改变,也没有能力去与命运抗争。他们曾是军队的骄傲,国家的中坚,但如今却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他们不是不想改变,而是再也没有机会去改变。
志愿兵问题,是国家的问题,是时代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关注的问题。部队培养出的人才,不该在地方成为“废材”;为国家奉献青春的人,也不该老了却无依无靠。老兵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对他们的尊重,更是对未来部队建设的保障。因为,当一代代年轻人看到老兵的现状,他们还会愿意全心全意地献身军营吗?

解决志愿兵的困境,需要的是国家的担当和社会的支持。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基本保障,还需要精神上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比如,针对长期脱离社会的退役志愿兵,可以通过专项培训帮助他们适应地方生活;对于生活困难的老兵,应该落实更加有力的补助和福利政策;而对于那些依然贫困潦倒的家庭,更要从医疗、养老等方面给予倾斜。
写在最后
这些措施,不是单纯的“救助”,而是对他们奉献的肯定。志愿兵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乎一代军人尊严的问题。他们的故事不该这样平淡收场,他们的荣光更不该在退役后就此暗淡。老兵老了,再也等不起了!别让他们的荣光,埋没在时间的洪流中。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战友们,请点个“在看”和“赞”支持一下。

老兵阵营
老兵不怕死亡,只怕被人遗忘,欢迎退伍老兵加入阵营!感受最浓烈的老兵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