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大武口百名学子看家乡活动暨青年英才暖心伴学礼发放仪式

政务   2025-01-24 20:27   宁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助力家乡建设发展,服务全区人才发展战略大局,发挥共青团“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大武口在外学生与家乡之间的联系交流。1月24日,团区委组织开展“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大武口百名学子看家乡活动暨青年英才暖心伴学礼发放仪式,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张筱雯、大武口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惠娟、团区委、区委人才办、区科协、区商投局、区文旅局、大武口区返乡大学生100余人参加活动。

 当天上午,返乡学子们第一站走进了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回顾了石嘴山市工业发展的光辉历史,详细了解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兼容并包的宁夏多元文化,感受老一辈石嘴山人不惧困难、艰苦创业,积极投身石嘴山建设的奋斗精神。

 紧接着,学子们来到了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宁夏)有限公司、宁夏苏宁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石嘴山先进材料协同创新工程中心等地,实地探访了当地新能源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在这些现代化企业中,学子们亲眼见证了从原材料到高科技产品的完整生产流程,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推动力。

 最后一站,学子们走进了隆惠村菌菇种植基地,在这里参观了香菇种植基地、菌菇产业园、现代农产品产业园,了解了“企业+农户”“企业+农户+集体经济”模式,感受菌菇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果。

 下午,返乡学子们集聚石嘴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座谈。座谈会上,大武口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惠娟热烈欢迎返乡学子,并致以新春祝福。她强调,大武口区正加速构建人才生态,诚邀青年才俊共筑家乡梦。青春正当时,愿学子们将个人成长融入家乡发展,携手共创大武口美好未来!

 随后,观看了大武口区城市宣传片《四宜之城》《老故事新篇章》,学生们经过一天的实地走访和观看体验,纷纷畅所欲言,交流感受。

 来自清华大学的赵金钰同学说道,回到家乡大武口,亲眼见证了它从煤炭重镇向绿色创新城市的华丽转身,内心满是骄傲与激动。这里的天更蓝了,山更绿了,创新动力十足,深切感受到家乡发展的蓬勃活力,更坚定了学成归来贡献力量的决心。

 经过前期自主报名和后期选拔,团区委和区委人才办选聘了来自北京大学的陈诗雅、中国药科大学的赵文慧、山东理工大学的潘梦羽、成都理工大学的马锐、湖南工业大学的刘琪五名同学为大武口区“家乡推介官”,并为其颁发了聘书。

 随后,区委常委、副区长张筱雯进行讲话。她感谢学子归来,共话家乡变迁,并寄语青年锻造本领、投身实践、厚植情怀,做家乡建设的贡献者与推介者。2024年大武口区经济成果喜人,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现代化城区建设,诚邀青年才俊共绘大武口新篇章。新春将至,张筱雯副区长向大家致以新春祝福,期待青年朋友学业有成,共创家乡辉煌!

 最后,为100余名返乡大学生精心准备了青年英才暖心伴手礼。这份伴手礼不仅蕴含着对学子们的深情厚谊,更展示了家乡的风土人情与特色文化。礼盒中,本土特色饮品大窑嘉宾象征着家乡的温暖与甜蜜,香菇脆则代表着大武口区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通过这些伴手礼,我们希望能够让学子们在品尝家乡味道的同时,感受到家乡人民的热情与期待,进一步激发他们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与信心。

 此次“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大武口百名学子看家乡活动充分体现了共青团为党育人的政治功能,增强了返乡大学生对家乡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实地参观、交流分享,学子们不仅亲眼见证了家乡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显著成就,更深刻理解了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活动激发了他们的爱乡热情,许多学子纷纷表示,将把这份对家乡的深情厚谊转化为实际行动,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到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中去,为家乡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步,大武口区团委将继续深化“返家乡”系列活动,进一步搭建平台、拓宽渠道,为返乡大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家乡的机会。将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青年人才与家乡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鼓励他们在家乡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汗水,实现人生价值,共同书写大武口区更加辉煌灿烂的青春篇章。


供稿:团区委

编辑: 

校对:侯 慧

审签: 


一图速览|政协大武口区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一图读懂|大武口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一图读懂|大武口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感谢支持,请点这里↓↓↓

幸福大武口
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