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看懂马继业在马拉松捡50个塑料瓶,才知没苦硬吃有多愚蠢

文摘   2024-07-30 08:10   美国  

《抓娃娃》这部电影的最后一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场马拉松比赛中,已经蜕变为富二代的马继业,本应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但他却在跑到一半时停了下来,捡起了路边散落的塑料瓶。这一幕不仅出乎意料,更引人深思。

马成钢夫妻在直播中看到这一幕,马成钢含蓄地对妻子说:“咱们再生一个吧。”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这个孩子被他们的“贫穷教育”搞得已经不堪重负,需要重新来过。

马继业的成长故事无疑是令人唏嘘的。父母为了给他“穷养”的教育,特意搬到破旧不堪的老宅,过上了苦日子。家里没有洗衣机,没有厨师,只有阴暗潮湿的房间,一家四口挤在狭小的空间里,马继业度过了贫穷的童年。

他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呢?为了节省上学的路费,每天跑步十公里去上学;家里所有的存款加起来只有1700元,父亲将钱交给他,告诉他这是全家的生活费。但当他偷拿900元去买了平板,家里的钱就不够用了。为了节省菜钱,他带着妈妈和奶奶去火锅店门口蹭免费小吃,但最终妈妈和奶奶因受不了他人的眼光,落荒而逃。

更令人心疼的是,他下课后去收瓶子赚钱,却被小混混羞辱,把他的瓶子全部扔掉。母亲春兰心疼他,认为这样孩子一点尊严都没有了,但马成钢却斩钉截铁地说:“穷人的尊严一文不值。”

这样的“贫穷教育”看似收到了一定成效:马继业成绩一向不错,人也很孝顺、懂事。然而,马成钢忽略了一件事:穷养的另一个极端是心穷。虽然穷养可以磨练人的意志,但也容易让人产生自卑感,拘谨,没有松弛的感觉。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对财富更加贪婪。

马继业心中的自卑感,未得到好好疗愈,注定会伴随他一生。即使成为富二代,他依旧保留着小时候的烙印,捡瓶子成了他一种难以抹去的习惯。这种满足感,是塞给他多少百元大钞都换不来的。

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家里条件不太好,我又非常懂事,父母给我的钱,基本上都不花,最大的享受就是偶尔去家门旁的小卖部买两个小米球。隔壁邻居家里比较富裕,早早买上了冰箱。有一次我去他家玩,看到他吃奶油面包,羡慕得不得了。而我每天的早饭是一个烧饼,连鸡蛋都不舍得买。是家里没钱吗?其实买鸡蛋的钱还是有的,但因为自卑,父母又会强调家里没钱,所以不自觉地认为自己不配得买好吃的。

虽然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工作,按月领工资,但跟那些从小家境优渥的朋友比起来,在消费理念上始终放不开。马继业也是一样,穷养磨练了他的意志,但自卑和不配得感是刻在骨子里的。

《抓娃娃》这部电影值得深思。我们该如何做父母?孩子可以通过一些方式穷养磨练意志,但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心也养穷了。因为“心穷”的孩子,往往比“富养”的孩子更可怕。他们心中的自卑感,会伴随他们一生,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生活的态度。

马继业的故事,是对我们每一个父母的警示。我们在给孩子磨练意志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尊重,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既能承受生活的压力,又能保持心灵的富足和自信。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心灵富足的人。


阿奇新事
关注最新动态,分享最新的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