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深青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我院团委、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带领“遇见”非遗社会实践队于7月22日至7月26日到定州市子位镇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子位吹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在这次实践中,“遇见”非遗社会实践队深入探索非遗文化,前往子位镇进行了一次深度学习和体验之旅。实践队成员参观了位于子位二村的吹歌展览馆,在吹歌传承人王如海、张占民的引导下,详细了解子位吹歌的历史、发展和传承,零距离感受子位镇特有的人文底蕴和乡村个性。
实践队成员观看了暑期班“娃娃学员”的现场表演《世上只有妈妈好》。马克思主义教学部霍亮书记开展了《提高警惕 预防电信诈骗》的主题宣讲,从电信诈骗类型、如何识别及补救措施等方面,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大家进行了详细讲解。通过宣讲让大家提高了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大家的应对能力。何霞老师的《保护传承非遗 坚定文化自信》的主题宣讲,让大家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还承载着民族情感、道德理念和审美追求。为非遗永续,就是要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青年学生要做好文化自信的践行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更好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此外,活力满满的啦啦操教学,更是点燃了乡村的夏日热情,使小学生们沉浸体验啦啦操带来的乐趣,在发展身体素质的同时获得快乐。啦啦操结束后,成员们给孩子们赠送了跳绳、文具等小礼物。
在全国吹歌大王张占民家里,满墙的演出照片、满柜的荣誉奖状及他苦练五十载创出的“花吹”绝活,更是让大家心生敬佩、拍手叫好。
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成员亲身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体会到现代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坚定了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决心。冀中职业学院将与子位镇保持沟通合作,推进非遗进高校、进课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编辑排版:新媒体小组 李展
初审:成玉芹
终审:袁茵 闫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