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文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
吉林石化公司化肥厂是国家“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氮肥生产基地,1954年破土动工,1957年10月25日建成投产,“新中国第一袋化肥”就在这里诞生。工厂建成初期生产的主要产品是合成氨,压缩机是合成氨装置的核心设备之一,负责把合成氨的气体原料由常压加压到32兆帕,是国内合成氨装置中输出压力最高、重量最大的压缩机。周恩来、朱德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过这台压缩机。2003年,连续运转了46年的压缩机完成历史使命,永久停运。2004年,该公司将这台压缩机搬运至化肥厂办公楼前,在展示区继续“发光发热”。如今,这台见证了“新中国化工长子”创业发展之路和新中国化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压缩机,已承接企业精神教育3000余人次,成为激励一代代吉化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强大精神载体。这个大闸门为金属材质,上海闸门厂生产,整体高130厘米,底部到阀盖螺母处高63厘米,最宽处55厘米,重0.45吨。它原为一组,分进口和出口两个闸门,是北二注水站1961年建站时安装在站内的高压截止阀,用于给井排输送高压水。2003年,工艺流程改造中被更换下来,由于质量过硬,加上职工们精心管理,使用了42年依然灵活好用。2005年8月12日入藏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是国家一级文物。“铁人”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使用的贝乌—40型钻机的绞车
这台1205钻井队使用的贝乌40型钻机的绞车,底座长3.7米,宽1.64米,厚0.2米;机身高2.7米,宽1.64米,高2.02米,绞车总重5.1吨,是国家一级文物。这部绞车就像王进喜的一位朋友,与其共同走过激情澎湃的会战年代,见证着王进喜“人拉肩扛”、“跳泥浆池制服井喷”、首创5天零4小时打一口中深井纪录等永恒和难忘的瞬间。这种人拉肩扛精神成为大庆会战初期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之一,在生产和工作艰难的条件下,用非常规的办法克服困难,这一壮举让世人刮目相看。时至今日,这样的钻机部件已经从英雄的战场上退役了,但它见证着王进喜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使王进喜成为在大庆石油会战这场改变中国石油落后面貌的关键战役中历史选择的必然,成为大会战的第一面红旗。大庆油田勘探开发65年,积累了大量的岩心资料。这些普通人眼中的石头,其实个个是宝,有一块,甚至比黄金还要贵重,它就是收藏于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里的国家一级文物——松基三井岩心。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岩心,年代为1959年,质地为砂岩,直径5厘米,长9厘米,重量177.64克。该岩心上用红色墨笔标注的数字是采集后地质研究人员所做的标记,意为第35筒共44块样品中的第29块。这块岩心取自松辽盆地千米地下,是发现大庆油田的直接见证物。2001年,松基三井被国务院文物局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文物之一。2005年,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筹建之时从大庆油田岩心库征集到松基三井的这段岩心,收藏展示在“松辽惊雷·油出大庆”展厅内。2006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2021年8月28日,大庆油田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和古页油平1井的揭牌仪式在黑龙江省举行。该示范区是我国首个年产油百万吨以上的页岩型页岩油国家级开发示范区,对陆相页岩型页岩油基础理论、陆相页岩型页岩油勘探开发技术等多个方面将起到示范作用。
据介绍,大庆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经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位于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古龙凹陷,覆盖面积2778平方公里。古页油平1井是大庆油田探索陆相页岩油的一口重大战略水平井,于2019年4月16日开钻,2020年2月21日开始见油,试油期间最高日产油30.52吨,日产气13032立方米,该井的突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国产“第一胶”服务国家建设
1958年8月,兰州石化的前身之一——原兰州炼油厂投产,仅用1个月就生产出多种合格的成品油。为了向国庆献礼,1958年9月27日,兰州炼油厂派工人代表刘启盛、贺永友,把生产出的油样送到北京。当时的一位国家领导人说:“我们空军、海军都需要大量的油料,希望你们炼出更多更好的油品。”
1960年4月,我国第一套年产1.35万吨的丁苯橡胶装置在兰州石化的前身之一——原兰州合成橡胶厂全面建成。1960年5月20日,兰州合成橡胶厂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丁苯橡胶,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合成橡胶的历史,填补了国内空白,被誉为国产“第一胶”。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在进行生产准备的关键时刻,前来进行技术援助的外国专家突然撤走。面对技术难题,大家群策群力、发奋攻关,在较短时间内研制生产出“304催化剂”,从此开始了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发展服务的历程。
港5井工业遗址的保护利用
1964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批转了石油工业部《关于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报告》,从大庆油田抽调53个地震队、17个钻井队和23个生产辅助队,共7700余人组成石油大军,从寒冷的松嫩平原挥师入关,在津冀地区展开石油勘探。1964年11月17日,由3283钻井队承钻的港5井开始钻探。12月20日,该井钻进至老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上部约2526.34米时,喜喷高产油气流,日产原油19.74吨、天然气3.4万立方米。2004年,大港油田在四十华诞时建立了港5井保护区,保护区为东西长45米、南北宽20米的长方形,面积约900平方米,主要包括港5井、浮雕墙和简介碑。2010年,油田对港5井教育基地进行了扩建改造,包括遗产主体、纪念碑、浮雕墙等共计2700余平方米。港5井是大港油田的发现井、功勋井,2006年被集团公司命名为“企业精神教育基地”。2007年,港5井以其真实性、完整性,并且是天津市唯一的当代工业文物遗产,当选天津市“十大不可移动文物”。2013年1月,港5井被天津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2月19日,港5井顺利入选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2021年3月入选天津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2021年9月入选中国石油工业文化遗产。大庆油田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为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大庆油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坚持把生态优先摆在开发建设的重要位置,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开展整治与保护并重、生产与生态共荣的“新会战”。对37个湖泡进行环境治理,实施生活污水截流并网,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严格含油污泥全过程管控,推广应用杆管井筒清洗、带压作业、连续油管等清洁生产技术;推进燃煤锅炉房热源替代、烟气超低排放治理工程,实施原油储罐、三甘醇脱水装置、火炬系统升级改造……“水、陆、空”多维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让自然环境的“绿色”底色越来越浓。老君庙油矿旧址保护利用
老一井于1939年3月23日由人工挖掘出油,是玉门油田的发现井。1938年,中国石油工业的先驱严爽、孙健初、靳锡庚等人在玉门市区南端进行石油勘查。1939年8月,老一井出油,日产原油10吨,从此拉开了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序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被镌刻在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成为中华民族的永久记忆。
老一井遗址于1994年被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集团公司命名为首批“企业精神教育基地”,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虽地处西北,但老君庙老一井仍以独特的魅力,每年吸引着超万人奔赴玉门油田参观学习。
独山子展览(博物)馆保护与利用
独山子展览(博物)馆位于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喀什路2号,由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独山子石油工人俱乐部”改建而成。这座富有年代感的建筑物始建于1955年,经过改造后于2016年元旦正式开馆。馆内设有8个基本陈列,分别为:序厅、油海扁舟、旭日东升、激情岁月、砥砺奋进、厚积薄发、跨越发展和尾厅。
展馆通过800余张珍贵的历史图片、300余份真实的文件文献、400多件(套)富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实物,以及30余处主题雕塑、复原场景、半景画、沙盘模型、多媒体影像、科技互动等展项,展现了独山子自石油矿藏发现以来100多年的石油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红色足迹。
长庆油田的保护利用
历年来,长庆油田坚持“传承历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思路,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纳入油田文化阵地管理全局,因地制宜将文化遗产打造成为开展员工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构建了覆盖全油田、辐射大西北、面向国内外的“1+4+N”文化阵地体系。充分发挥长庆油田地处陕甘宁革命老区优势,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南梁革命纪念馆等革命旧址挂牌了52个长庆油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利用油田工业文化遗产打造5条爱国主义教育参观路线,将油田工业文化遗产与地方红色资源有机融合、串点成线,打造形成系列“1小时红色旅游圈”。中国石化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
近年来,南化公司坚持挖掘工业遗产的丰富价值,编撰企业文化系列书籍,策划制作企业文化视频片,系统地梳理与呈现企业发展历程中的珍贵记忆。通过副班集中学习、支部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传播,这些故事为内部员工提供了深入了解企业根源与精神内涵的宝贵资料,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积极开展工业主题旅游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优化厂史陈列馆展陈,使厂史馆成为传承企业记忆、弘扬企业文化、传播企业精神的重要平台,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深刻领略企业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打造特色文化线路,通过“红色教育”“绿色环保”“蓝色科技”三条线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石油精神石化传统,宣传科普知识。
对外积极联动集团公司、省、市、区,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和工业文化传播,向外界展示了公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承。年均接待社会公众超6000人次。
为使更好地传播工业文化和理念,公司每年组织选拔优秀企业文化宣讲员,教育引导青年员工争做文化的践行者、传播者,形成了一支20多人的较为成熟的讲解员队伍。其中博士3名、硕士9名。
胜利油田功勋井包括胜利油田发现井——华八井、九二三厂命名井——营二井、我国第一口千吨井——坨11井。胜利油田功勋井是传承弘扬石油石化优良传统、培育践行胜利精神的载体阵地,更见证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进程。成功入选此次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有利于将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和历史文脉赓续下去,彰显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印记和精神风貌。华八井是胜利油田的发现井,它的诞生宣告了“华北无油论”的破产。新中国成立后,西方产油国对我国实施石油封锁,为解决石油紧缺问题,国家决定对整个华北平原展开石油勘探。广袤的华北大平原上先后诞生了七口探井,与前面的“七个哥哥”相比,排行老八的这口井没有令人失望,第一次喷出了工业油流。1961年3月5日,钻探华八井中途起钻时,工人发现了卡在牙轮钻头上的一颗油砂,指头肚一般大小,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泽,大家如获至宝,装进小瓶子,系上红绸子,郑重地写上“华北探区第一块油砂”几个字,发加急电报向上级报喜。1961年4月16日,华八井用9毫米油嘴试油,日产原油8.1吨,宣告了胜利油田的诞生。华八井的钻探和试油的成功,实现了华北盆地早期找油的新突破,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1962年9月23日,营二井喜获高产工业油流,日产达555吨,刷新了当时全国单井日产最高纪录。不过为了保密起见,胜利油田被称为“九二三厂”,取9月23日出油的意思。如果说华八井叩开了华北石油勘探的大门,那么营二井则擂响了东营地区石油大军集结的战鼓。原本荒芜的盐碱滩上,人迅速多了起来。2万余名从全国各地调集的石油会战工人,会师在渤海之滨、黄河两岸,挖地窝子,建干打垒,立井架、铺管道,拉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石油大会战,胜利油田大规模勘探开发建设就这样开始了。1971年6月11日,“石油工业部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九二三厂革命委员会相应更名为胜利油田革命委员会。1972年8月,胜利油田革命委员会更名为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1976年8月,营二井停产,累计产油13.5万吨,累计产气645.7万立方米,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更名为胜利石油管理局,结束了20多年的会战体制。坨11井位于垦利区胜利村附近。1964年11月14日开钻,1965年1月31日“放喷”,24小时内畅喷原油1134吨,是我国第一口“千吨井”。坨11井由32120钻井队施工。当时环境、饮食、住宿条件恶劣,老一辈石油人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仅用46天就完成钻井工作,完钻井深2480米。坨11井也是“胜利油田”的命名井,用事实驳斥了“华北无油论”。随后,山东又发现了27口千吨井,胜利油田成为全国第二个大油田。近年来,中国石化泰山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工业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在市工信局的支持推动下,6907工程于2017年成功入选泰安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2023年7月25日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评为中国石化红色教育基地,2023年12月27日入选首批山东省工业遗产名录。6907工程遗址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不仅传承了工业文明、历史文化,也推动了现代旅游业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石化泰山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将持续加大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力度,在确保遗产项目完整性的同时,统筹兼顾旅游产业整体规划、历史文化资源和社会经济价值的自身特点,全面推进“工业旅游+教育+文创”融合,建设6907工程纪念馆、中铁文旅火车项目、“油”动的风山坡道路等功能区,讲好工业遗产背后的文化故事,打造工业旅游特色网红打卡点和必选地,让6907这个曾经承载着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重任的秘密代号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绿水青山下迎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