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龙年纪念币)
前言:最近的币圈很热闹,龙年纪念币的发行,也彻底拉开了年尾这场行情序幕,翻开朋友圈,大大小小都是龙钞龙币,大币商小贩子都加入到了这场纪念币争夺战中……
市场中,散张的龙钞回收价逼近40元,龙币也徘徊在14-15之间,好的号段龙钞更是一币一价,溢价程度惊人,相比于之前发行的系列特殊纪念币,龙钞显然是站在了风口上……
(2024甲辰·龙钞 龙币)
这一场纪念币争夺炒作战也为龙年打了一个好的开头,在如此疯狂的情况下,作为局外人还是要保持理性。
虽然大家对龙是情有独钟的,但是买几张放家里珍藏是无可厚非的,跟风炒作,就像之前很火的商人买猴子故事一样,当商家把某个商品炒高之后,营造一种假象,最后接盘的只有老实人和小散户,短线投资品,不要为自己画地为牢。
(北宋·大观)
曾经,我碰到过很多玩钱币自以为是的人,他们高高在上,守着自己手中的钱币如瑰宝,以为这便是永远的硬通货,幻想着日后的暴涨升值,殊不知,泡沫只是泡沫,永远不能解渴。
很多人玩钱币,都曾遇到过很多现实的问题,玩到最后,手上的东西怎么处理?留给自己的孩子,又觉得不现实,想打包卖吧,又怕亏太多。思来想去,忧心忡忡。
前几年,打“老藏家热”的兴起,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以后自己的归宿,老藏家手上的东西增值数倍,殊不知,这些东西也是时间换空间的结果,再加上早些年物美价廉的效益,自然而然手中的藏品翻了很多倍。
(北宋·大观)
曾经去过一些老藏家的家里,琳琅满目的历代钱,各种装裱册,沉甸甸的钱串,应有尽有,一看当年的价格表,几块的康熙顺治,几十的雍正,几百块的大咸丰,各种如今看来大漏的花钱等等都是很低的价格建仓的。
曾经与这些老藏家深入交流,其貌不扬的小老头能给你拿出百八十块银元,当你还在数数的时候,人家摆摆手说:“这些都算少的了,当年我收的时候,户家还融了不少……”
老藏家的东西总是会耳目一新,与市场中通货对比,这些多了一些沉淀的美。在那个没有假货泛滥,没有批量同模,没有加刀美容的年代,这些东西显得朴实又开门……
(案牍上·方圆间)
回到现实中,很多泉友玩家,玩钱币只注重砸钱买买买!不懂得品种、品相、品质,他们追求的是性价比,好奇同样的雍正为什么三百跟五百差距那么大。
曾经我也遇到过一些想变现的泉友,当他们抛出“清仓甩卖,亏本出售”的旗号时,我瞬间来了兴趣,当看到他们搬出成箱成捆的盒子币时,我瞬间心如死灰,这一看又是哪家的韭菜大哥弃坑了。
往往这种情况是最可怕的,他们觉得手中的东西“潜力无限”,你给他报市场价,又怕他心里难堪,看到难以下嘴的垃圾货,心中只能默默地警告自己,下次不要这么冲动。
(案牍间·魏晋南北风)
最后,如果想要自己手中的货物长期保值并且是持续建仓的品种,那么你一定要留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品种。(包括热门小单品,清钱,历代小精品,精品花钱)
举个例子,曾经我在市场中花十块钱挑的小乾隆嘉庆,如今单买都要好几十了……曾经我看不上的顺康雍,如今会花大量的资金持续投资买卖……
当然,这里所说的例子,都是一个出发点,一定要注重钱币本身的品质,不要玩到最后,买一堆“炒作品”,藏一堆垃圾,高位接盘,给自己画地为牢……
资料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由不大师团队整理。
因为公众号更改了推送规则,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如果您想要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新推送,麻烦右下角点个“赞”和“在看”,以便能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更新内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