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門 对
邱家志
今天,老伴安排我写 ‘ 门对子’。那是她要去理发,怕我一人在家爬高攨低打扫除,闪失。
所说写 ‘门对子’,是给自已家写春联。
現在住的是单元房,过年,家家只有进户门贴门对,不象上前,住平房的,有门就贴。连猪圈鸡笼也要贴上: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以前写“门对”,对特定的地方要写特定的内容。如灶爷庙,对联是“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大门楼的 “神龛”,对联为 “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表示虔诚。
给自家写门对,无仪式感。不象大兵同学他们书法大家,送字进小区,进单位,那样的公益;那样的隆重。书家们神采飞扬,衣着鲜亮,长长的中国红大围巾,喜庆吉样。
给自家写门对,不担心会有评说字的俊与丑;
“门对纸 ” 买的是規格的現成品,並印有金色龙凤呈祥图案,一字一图。有七言、五言......不需要计算门对纸大小,自己动手裁纸;不需要按字数叠格子,更不需要动手磨墨;
早餐后,纸笔准备停当,发現墨汁不夠。记得庐州坊有家宣城舘,经营文房四宝,急忙前去。到时,发现庐州坊己为酒坊,高大的牌楼,掛着两条长长的标语,通天上下,题曰:
“举杯举杯蛇运亨通,如意如意通我心意〞。
转身宁国路,工大西门,此处有几家文具店,经营中小学生学习用具,肯定有售。
到访第一家,没有。第二家,有一小瓶学生写字用的墨汁。并只有这一瓶,最后一家终于买到了一瓶250g的‘一得阁’,要款 22元。急着要用,只得认亏吃。
一切齐备,提笔,写什么内容?想起丁大胡子退休时写的门对:
“ 人是英雄财是胆,退光菩萨一沓泥 ”。
那是人家当职和退休有点小落差,发表的感慨。我们退下杏壇如履平地,何以能如此,瞎想!再者,‘ 门对 ’可以言志,但首要的是喜庆,吉祥。現代说的正能量。要跟上时运。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家乡有位退伍军人,在部队表现不错。据说要提干,突然退伍了。回家后,参加集体生产,生产队长不待見。过年春节,他写了一付 ‘门对’:
“ 脚踩污泥浊水,眼覌五州风云 ”。
生产队回报到大队,大队回报到公社,说是污蔑大好形势。公社领导高明,只说:思想落后,爱发牢骚,到此为止。
当时县正从退伍軍人中,为各公社配备武装部干部。县武装部,根据退伍軍人档案,推荐候选人,该同志名列其中,征求意见时,公社给的意见就是“思想落后,爱发牢骚”。並推荐了另外一位退伍軍人。该同志失之机会。被另荐的同志,先后担任公社武装部长,区乡主要领导人。撒区並乡时,调县某局任局长至退休。
自写自家“大门对“,常規联不情愿,励志联,退休多年的老朽,何志可立。唯一希望,健康长寿。
健康者,身体结杠也。指能吃能动能自理,不给子女拖累,不给国家累赘。
长寿者,是指,应享尽上天赐给的福气,父母给予的生命。因为只有一次。既要珍惜春风阳光,也要经历雨雪风霜。天增日月人增寿。要活的潇洒;无羁天地阔,无欲心胸宽。
我们这一代人是勤奋的,是辛苦的,是幸福的。没有战争,和平安定;虽经自然灾害,都是由亲人挡着的,是他(她)们用一片真诚慈爱之心,甚至生命呵护着我们;我们虽经清贫,但大家守望平均,安全安定。特别是临老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农村俗语:人怕老来穷,稻怕接秋旱。面对大好形势,想起了老对联: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只有共产党的领异,才有这大好形势,才有这美好生活。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享福美好的現在,过好美好的将来。想到这,提笔蘸墨,大门对揮毫而成:
新年新春新气象,多福多寿多健康。
甲辰年腊月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