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肯定是给成都的市民带来了文化的提升,它的包容性很强,并且选择的都是有品质的音乐内容。
龚琳娜,中国新艺术音乐歌唱家、创始人,音乐公益项目《声音行动》发起人,1999年以“民歌状元”称号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
三次参与“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第27届“流动的时光”——24节气古诗词音乐会、第28届“蓉城之秋”《苏武牧羊》专场音乐会、第29届“蓉城之秋”闭幕演出)
随着金秋的脚步悄然临近,“蓉城之秋”——这一承载着成都深厚文化底蕴与音乐热情的盛会,迎来了它的第三十届。作为三次登上“蓉城之秋”舞台的艺术家,龚琳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分享了她与“蓉城之秋”的故事。
龚琳娜:
山歌启航,传承与创新同行
▷▷01
龚琳娜
这位生于贵州贵阳
成长于山歌浪漫之地的艺术家
自幼便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下滑动 了解龚琳娜的音乐之路
第27届蓉城之秋“流动的时光”龚琳娜
24节气古诗词音乐会
龚琳娜赞“蓉城之秋”:
离不开背后工作人员的努力
02◁◁
回忆起与“蓉城之秋”的多次交集,龚琳娜言语中充满了感慨与赞叹。“我跟‘蓉城之秋’太有渊源了,“几次重要的音乐会都是在成都‘蓉城之秋’的舞台上去诠释,我觉得“蓉城之秋”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对高品质音乐内容的坚持,现在它已然构筑起国内外艺术家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也为成都市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享受。”
“特别要提到的是‘蓉城之秋’背后有好几位年轻而有理想的工作人员,他们付出了很多,所以我也很感动。正是这些幕后英雄以高度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才确保了每一场演出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呈现,使得“蓉城之秋”能够持续焕发出勃勃生机。”龚琳娜特别肯定了组委会工作人员的努力。
龚琳娜与“蓉城之秋”工作人员合影
第28届“蓉城之秋”龚琳娜与大型原创声乐套曲
《苏武牧羊》专场音乐会
在“蓉城之秋”的舞台上,龚琳娜完成了多部重要作品的展现,每一次演出都让她深刻感受到观众的热情与期待,以及这座城市对文化艺术的热爱与尊重。
回顾这些演出经历,龚琳娜对苏武牧羊声乐套曲的首演印象深刻。
她坦言,那场演出中自己曾因忘词而唱错,但全场的观众非但没有责怪,反而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苏武牧羊》那么好的一个声乐作品可以在‘蓉城之秋’的舞台上首演,并且一个人从头唱到尾,跟成都交响乐团、四川音乐学院的合唱团一起合作,真的很震撼。”龚琳娜表示,这样的经历让她深感幸福与满足,这种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氛围,正是“蓉城之秋”独有的魅力所在。
观众反馈截图
龚琳娜接受后台采访
采访最后,她鼓励“蓉城之秋”尝试更多的跨界合作和创新形式,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参与。“如果要想跨界,首先要会倾听,会尊重对方的风格,然后用你擅长的风格跟对方来碰撞。”龚琳娜强调,舞台上的表演不是炫技,而是彼此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随着“蓉城之秋”进入第三十届,龚琳娜以音乐专辑《山海神话》为礼,深情寄语组委会:“‘蓉城之秋’,激活艺术生命最好的音乐节!”
我非常喜欢“蓉城之秋”举办的所有音乐会,并希望这一品牌能够长长久久地发展下去。“30届生日快乐,但我希望有40届、50届、60届……甚至100届的时候,‘蓉城之秋’依然充满生命力。”
龚琳娜赠礼音乐专辑《山海神话》
参考资料:
龚琳娜:这是蔡文姬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南方都市报
行走的声音·龚琳娜国风音乐会——天府演艺·四川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