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南郑区“火种计划”优秀成果展播(三)

文摘   2024-12-02 17:03   陕西  


01
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两河镇党委将“火种计划”作为“一把手”工程,按照“六有”标准,将党委班子中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年轻领导干部确定为观察指导员,将全镇表现突出的6名年轻干部组建为“火种小组”,建立学习、交流、实践“三个三”学习机制和日常学习计划,确保“火种计划”稳步推进。


02
学习研究情况

两河手工棕扇编织技艺起源于清末民初,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壮大,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空调、风扇等纳凉方式的兴起而逐渐式微,近几年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两河扇编产业迎来了转机和重生,但扇编产业的发展始终不温不火,带领群众增收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更好发挥特色产业助农增收能力,“火种小组”以“推进非遗扇编技艺传承和发展”为研究课题。在日常学习中,运用“线上+线下”“集中+自学”“研讨+测试”等方式,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尤其是针对研究课题,重点学习了研究国内其他地区的优秀非遗案例经验,为课题推进提供了智力支持。


03

学研成果转化情况


火种小组采取民间调查、入户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调查了扇编技艺的技艺特点、产业价值、发展现状等情况,针对制约扇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火种小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实施编织技艺提升行动。持续扩大扇编从业群体,举办了扇编技艺培训班2期,邀请扇编传承人“面对面”授课、“手把手”教学,吸引包括新集、濂水等周边镇村100余名群众参加培训;积极打造扇编技艺交流平台,谋划举办了全镇扇编制作技艺大赛,评选出“扇编工匠”10名,提升了扇编从业人员的精品意识。在后期回访中发现,评选出的扇编工匠编织的棕扇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二是提升扇编产业知名度。积极参与“汉中两河扇编之乡”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在学习强国、陕西农村报、汉中日报等主流媒体上稿14篇;在镇党委的支持下,与文化公司合作,深入挖掘辖区扇编文化,拍摄视频10余期,抖音平台(汉中两河扇编之乡)视频播放量达45万余次;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两河微讯)持续发布扇编相关视频和文章,累计阅读量超2万余次。
三是加强扇编技艺保护力度。为了让扇编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持续提高影响力,小组成员认真调研了扇编技艺的历史渊源,理清了传承谱系和主要传承人、传承群体,并积极与区文化馆合作,成功将“两河棕扇编织技艺”申报为汉中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是持续提升产业增收能力。积极探索棕扇销售渠道建设,与区网络直播创业孵化基地合作成立非遗工作室,创新了部分扇编产品,并指导第四代非遗传承人何惠琴申请了营业执照,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开设非遗网店和开展非遗直播等事宜。



总        编:刘昱麟

审核丨责编:余   玄

编辑 | 校对:吴海瑶     王佳依

来源:两河镇“火种小组”


南郑

先锋




权威、深度、温度、服务





投稿邮箱

zzbnzxf@163.com


起点赞点在看

南郑先锋
传播党建正能量、反映工作动态、宣传先进典型、展示组工成果,做有特色、有品质、有温度的南郑党建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