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云南:腾冲科学家论坛 让科技在红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

政务   2024-11-27 15:18   北京  


2024年12月6日至8日,以“科学·全球创新与科学家使命——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将在云南保山腾冲市举办。腾冲科学家论坛自举办以来,论坛上一项项科技知识走下“讲台”,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为腾冲农业现代化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赋能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农人”变身“专家” 把地种出科技范


“今年天麻的好收成离不开云南农业大学团队对天麻种植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在腾冲市界头镇的天麻种植基地,村民们正熟练地刨开地上的枯枝败叶和泥土采收天麻。种植户张怀陆则正在给记者介绍基地的天麻种植情况:“从天麻种植开始,专业技术人员就不定期到天麻地里指导管理每一个环节。目前,天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让我发展这个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更足了。”



“四路糯巧玉米”是腾冲金子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云南农业大学纪韵祚教授团队、云南热带亚热带杂交玉米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的研究成果。“项目落地荷花镇后,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从土地翻整、起垄、种植、管理到采收,每一个环节我都参与其间,每一个环节都接受了专业的指导和培训。”腾冲金子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彩旺的话语间充满着感激和自信,对种植技术非常熟悉的他俨然成了种植户心里的“土地专家”。




2024年6月11日,中国·腾冲康养蔬菜园艺博览园蔬菜种苗赠送仪式在荷花镇举行,辖区的村民们一大早就驾驶三轮车,或骑着电动车,或推着手推车,前往育苗基地免费领取由纪韵祚教授团队培育的各种品种的蔬菜种苗。



“我们将培育成功的种苗赠送给农民朋友们,是希望他们以这次活动为起点,共同助推腾冲市的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和高质量、绿色化发展,然后1带10、10带100,扩散式培养农民专家能手,让农户以自家菜园实践提高种菜技术,成为腾冲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农业技术力量。”纪韵祚教授团队的王强凤表示。



在腾冲,伴随着科学家论坛的举办,“科技”“创新”正在慢慢融入农业生产中。有实践经验的团队将项目、技术、科研等带到腾冲田间地头,从课堂到田间,农业技术在推广,越来越多的群众也在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化农民转型。截至目前,共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968场次,培训农民25168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4503份,科技的触角已经延伸到最末梢,把一块又一块的土地种出了科技范。

新技术助力红土地 新模式播种现代新农业

在腾冲市中和镇的数字现代化蓝莓产业示范园里,3000余亩数字水肥一体化设施大棚已经建成,整齐排列的蓝莓植株在先进科技的呵护下茁壮生长。



“以前全凭经验,现在靠科技。数字蓝莓园的智能灌溉系统,在生长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植株生长状态、气象数据等因素设置不同系统参数,全流程实现低浓度高频率自动化水肥灌溉,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让农田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技术人员周家孝笑着说道。



同样,腾冲市借科学家论坛之势,依托独特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以云南润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为引,依托云南农业大学科研技术力量,开展“二菌一麻”选育工作。“我们选育的都是适宜腾冲本地生长的萌发菌、蜜环菌等菌种。”公司技术员介绍,“目前,天麻种源基地、菌种厂、天麻种植示范基地已经陆续在腾冲界头、西源、曲石、明光等地发展,从种源、菌种、栽种等环节都实现了科学化、标准化,整个产业发展实现现代化”。



目前,腾冲市有播种成套设备、田间管理机、收获后处理机械、植保无人机等农业机械83176台(套),能完成农机作业总面积285.9万亩次,农作物机械化率达58.49%,逐步实现藏粮于技,从“无机可用”到“有好机用”,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靠天吃饭”变成“靠科技吃饭” 全产业链惠民富民


今年秋收时节,腾冲和顺古镇的“多年生稻”又迎来一季收获。这是2023年腾冲科学家论坛期间,专家们在和顺播下的一场“希望实验”。如今,这片田地已成为腾冲农业现代化的示范田。“多年生稻”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多年,免去了传统水稻每年翻耕、插秧的繁重劳动。


在腾冲市界头镇,“粮烟协同”高效种植模式正在有序推进。烟后4万多亩的玉米种植青贮量达6.5万吨,占全年总量的35%左右,丰富了饲料资源,加快了全市肉牛养殖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烟后大豆、玉米收获后再种植的油菜,种植规模也达到了4万亩,在保障油料生产,带动菜籽油加工的同时,实现烟、粮、油多丰收。

“以前一年三季不够、两季有余的短板得到突破,高效种植模式让农作物‘轮番上阵’,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牢牢地守住了‘粮袋子’,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腾冲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子龙感触良多。

这些高效种植模式的背后,离不开腾冲科学家论坛的推动。腾冲科学家论坛在搭建了先进学术思想交流平台、政产学研互动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同时,参与论坛的一批农林科技专家,更是无私地打通了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成为科学技术的最大受益者。(作者:崔敏 尹晓芸 杨焱淼 杨昆)




来源:云南学习平台

编辑:齐元皎



中国组织人事报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组织人事制度鼓与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