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仓山镇“太婆龙”舞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20多位60岁以上的太婆组成太婆龙灯队,被称呼为龙婆婆。太婆龙队舞动的母子金龙、桃子龙、菜花龙、黑龙,都是龙婆婆们自己一针一线做成的。2006年,仓山太婆龙被列入德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江仓山太婆龙
中江仓山镇是古音乐之乡,仓山大乐源于周代,被称为音乐活化石。既有北方锣鼓雄浑、粗犷、豪放的特点,又有四川闹年锣鼓隽秀的风格。2007年,仓山大乐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婆龙灯是一种中国民俗文化活动。龙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氏族图腾之一。远古时期,人们敬畏自然、崇拜神力,于是就创造了这样一个能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的偶像,对其膜拜,祈求平安。
太婆龙始舞于1984年。在此之前,仓山镇一直有4条由小伙子舞耍的龙灯。“龙婆婆”的队长、62岁的艾国珍说,她还是姑娘家时就特别羡慕男人们舞龙灯,当时就恨不能上去舞一把。后来经艾国珍提议,30多名老太婆立即响应,组成了仓山太婆第一龙。
别看这些“龙婆婆”都是上了年纪的女人,可她们舞起龙来却个个生龙活虎,不但舞出了龙的威武、龙的神采,而且从精神到技艺一点都不比男人差。
舞灯,在全国随处可见。
然而,在中江的仓山古镇,
却只与一群六七十岁的老太婆们有关。
这里的“太婆龙”,
不但舞出了龙的威武、
龙的神采,
而且更赋予龙的灵动与柔美。
新朋友点下面名片关注更多仓山大小事
▽▽▽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商务合作
微信:428090955
手机:17311826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