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种业振兴是关键之举。近年来,乐都区将现代种业作为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保障,全力打造种子农业“芯片”,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繁种面积稳定在4万亩以上、年供种能力超过6万吨。
一直以来,乐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种业发展,研究制定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发展规划,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明确目标、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的堵点、瓶颈。积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赴山东寿光、甘肃定西就蔬菜产业调研,学习先进产业发展理念、新品种培育、新技术推广。同时,统筹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发展制种产业,支持种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有效提高全区制种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
农业现代化,科技是动力。乐都区以科技赋能,突破种业技术创新难点,通过壮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规模发展,促进技术、人才、资源、设备、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打造具有核心研发能力、产业带动能力、市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同时,开展40多个瓜类、16个番茄、6个辣椒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培育出适合区域栽培的优质菜苗,搭建了服务蔬菜生产的科技前沿阵地和为农服务的桥梁。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技术推广,组织技术人员对繁种基地村的农户、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等进行种子繁育技术培训,确保圃田和繁种基地制种质量。
大力实施种业科技创新行动,依托当地种业企业引进推广蔬菜品种,推广优势杂交种进行品种升级换代,如彩椒、西兰花、美都西瓜、彩色西葫芦、口感西红柿、龙芽菜等新品种,部分产品直接销往“北上广深”,经济效益显著。运用腹腔镜输精和胚胎移植技术,进行肉羊品种快速扩繁,引入国外生产性能优异的杜泊羊对藏羊加以杂交改良并对本地藏羊进行产肉性能改良以实现品种保护,打造了乐都区肉羊自主品牌“杜藏羊”。
2022年以来,乐都区学习借鉴山东寿光模式,投资1400万元建设高标准、大跨度七代日光温室25栋,利用328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在寿乐、高庙、洪水、雨润等乡镇建设钢架拱棚1367栋,打造设施蔬菜核心示范区,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加大设施农业改造提升力度,2021-2023年投资840万元对全区700栋温室进行了旧棚改造,对符合改造条件的800栋温室进行项目入库,以设施温棚建设有效提升了深冬蔬菜生产、育苗能力。
此外,围绕抓基地、扩规模、提品质,依托高原绿色蔬菜育苗基地,扶持经营主体完成各类蔬菜种苗600万株以上。投资1050万元,在洪水镇姜湾村建设蔬菜育苗基地,目前,已完成16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建设,可提供优质蔬菜种苗1000万株/年以上,有效解决了辖区标准化、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较少,品牌化蔬菜市场竞争力低下等问题。
为不断优化蔬菜结构、健全蔬菜产业链条、壮大经营主体,推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乐都区全力推进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乐都长辣椒种植核心区,建成300亩乐都区长辣椒良种繁育基地,辐射带动2000余亩设施农业发展乐都长辣椒产业,年完成工厂化育苗1000万株。建成脱毒马铃薯原种基地0.05万亩、脱毒种薯繁育基地3.5万亩,年内繁育脱毒苗130万株,预计生产马铃薯微型薯200万枚,生产马铃薯良种7万吨。积极采取“公司+合作社或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公司+制种大户”等形式,建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3500亩,蚕豆500亩,预计生产小麦原良种75万公斤,确保来年小麦大田生产用种安全。在高店、共和建成705亩良种大蒜繁育基地,繁育优质紫皮大蒜种1300吨。
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见证着种业振兴的坚实步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彰显着乡村全面振兴的蓬勃活力。乐都区以种业为笔,以奋斗为墨,在广袤乡村大地上绘就了一幅产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壮美画卷。
▋来源:人民网、乐都宣传
▋编辑:魏君彦 审核:李光瑞
▋法律顾问:青海登来律师事务所 徐登来 13519721376
乐都在线,让城市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