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能带来中国小镇的下一个奇迹吗?

学术   2024-09-27 11:01   福建  


盛泽镇位于苏州的南部,地处长三角和太湖地区的中心地带,这里孕育着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位列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6位。然而,近年来工厂外迁带来了人口的快速流失,规划建设的滞后给老城生活带来了新的问题。


在《城市中国》扎根城市研究的第21年、关注城市更新的第9年,团队走进了这座原生的苏南一线强镇。面对城市更新的浪潮,盛泽如何创造小镇的下一个奇迹?从纺织业的“苏南模式”到城市更新的“苏南模式”,这座后工业时代的典型中国小镇,为城市更新带来了怎样的启发?



事件 EVENTS


苏州盛泽蚕花里社区设计节

创立时间:2024年9月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

#生长力





一条被填埋的河道

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盛泽小孩都会的一件事就是憋气,小时候上学路上到了哪里需要憋气,我们都了如指掌。”


孝逸是盛泽本地姑娘,如今在外念书,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我爷爷奶奶都还住在老街上,房子是爷爷一砖一瓦自己盖的。他现在酷爱在露台种花,那里是他的实验室。”



孝逸和爷爷 / 摄影:豆奶



盛泽镇位于苏州的南部,历代以织绸业声名远扬,清末民国时期被誉为“日出万绸,衣被天下”,自上世纪开始建纺织厂,进行工业开发。与此同时,这里的生态环境也深受影响,跟江浙沪地区很多工业生产高度集中的小镇面临同样的处境。


市场档口的河鲜商说起东港河的情况,深有感触:“这几年变成活水之后好很多了,可以用来洗洗抹布拖把。”



东港河边的市场 / 摄影:豆奶



除了现存沿蚕花里街区一路向北的东港河段,盛泽历史上还有一条河与之交汇。而在约40年前,孝逸的爷爷参与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填河工程。为了不涉及到房屋的拆迁,又能铺上更多的马路,河道被填埋成了今日的蚕花路。



左图:清道光二十年(1840),一座“规模之宏敞,建筑之精美居江南之首”的先蚕祠诞生了,这是由盛泽镇上富裕的丝业界同仁出资公建的祀蚕神之所(图为现代绘画作品);右图: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盛泽先蚕祠。图中先蚕祠门外的河道如今变成了马路和广场。/ 图源《城市中国》



我一路跟着孝逸走在盛泽的老街上,她操着一口家乡话熟练地在河边面铺买了定胜糕,在舜湖东路上请我喝了老式冲泡奶茶乐立杯。她吸了一口充满童年味道的奶茶,看着先蚕祠外大变样的小满广场,突然感叹:“从来没有想过盛泽有一天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还有三天研究生论文开题,孝逸在紧凑的日程中抽时间回了趟盛泽,参加一场发生在爷爷奶奶家旁边的社区设计工作坊。此次更新工作坊由《城市中国》发起,召集了十多位名来自世界各大高校的学生,与6名涉及建筑设计、景观规划、遗产保护、媒介传播、艺术表现等研究方向的设计导师,一起深入盛泽。



更新工作主要集中的蚕花里街区是老城历史文化资源最集中的区域,研究包括四个方向:创意轻量化打卡点设计、街区视觉导师系统设计、街区里弄空间营造、景观空间及城市家具设计,范围涵盖诸多曲折回环的街巷空间和老旧房屋建筑,既有大量私宅,也有广场、河岸等公共空间。/ 图源《城市中国》



站在小满广场,孝逸指着地面石刻的老城地图,给大家讲起了她记忆里盛泽。小时候唱过小满戏的先蚕祠、跟着爷爷奶奶买菜的菜场,都发生了不少变化,也都在此次设计节的更新范围内。指着街两旁堆满的车辆,孝逸说:“老家停车也是个大问题,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就是因为车只能一层层停,外面的车不开走,你就没法挪出去。”


尽管行政建制上是镇,但盛泽的城市和人口规模堪比一座小型城市,镇里有两家人人都能叫上名的世界500强企业,还有5家以“新”抬头的纺织大厂,长期在全国乡镇一级的综合实力排名中傲居前十,坊间甚至有“镇级市”之称。



盛泽纺织业

旧貌

盛泽织绸业历史悠久,声名远扬,也与苏州、杭州、湖州并称为“中国四大绸都”;2002年,盛泽又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丝绸名镇”称号,产业的繁荣,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产业、文化资源。/ 图源《城市中国》



尽管经济发达,老城区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商业配套并没有跟上人们的诉求。比起同为一脉的西塘乌镇、周庄同里,盛泽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并未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工业结构的转型以及近代陆路交通的发达,江南诸多市镇都在面临这样的困境,而向旅游市镇转型成为一种典型的解法。


“我们经过调查走访发现,豆腐弄的记忆是非常多元的,它是一个豆腐店、纺织品运输码头、纺织厂职工宿舍等等历史重合的空间。如果我们像建造一个空中楼阁一样,将我们对于旅游发展的理念强加上去,是会对社区造成负面影响的。”


在设计节初步的方案调研分享中,小刘这样思考更新和旅游发展的关系。他所在的小组主要负责豆腐弄的空间营造,这是一条连接修建中的新停车场和街区中心小满广场的“捷径”,未来会成为进入蚕花里街区的重要道路。



同学们在豆腐巷调研 / 图源《城市中国》



在调研中,他们认识了这个街区的老居民黄老师,听他讲了这家门板需要一块块搬开的豆腐店的故事,还发现沿巷民居的电路老化、墙面剥落、厕所废弃等基础设施的问题。“在以设计活化社区的文化和记忆之前,我们想尽可能先把切实的问题解决了。”小刘说。





做“针灸”、搞“事情”


解决实际的问题,说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对深耕这里三年的街区主理人张文轩来说,“以前在上海做地产广告和策划,我从来没想到有一天做更新,可能面临肢体冲突。”


2022年,做完一个乡村度假品牌后,盛泽镇地方政府联系到张文轩,希望他能参与到盛泽的更新中。



“发现问题我就调研,调研完了形成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再落到一些空间概念。昨天导师们问我说到底更新是在哪一个片区?我说在古镇上你看到觉得能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提,都可以去推进,政府采纳多少我们做多少,这就是我在街区的工作方法。”



2024年9月8日,作为盛泽蚕花里社区设计节更新工作坊的核心亮点,也是工作坊的重要授课内容,共创论坛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蚕祠戏台前盛大举办。在现场,张文轩分享了他的团队从两年前入住蚕花里街区以来,在街区更新实践中积攒的经验与感悟。/ 图源《城市中国》



在最初方案中的12个点位中,有的能推进,有的协商未果,暂时无法推进,目前完成了8个。过程中跟本地人的冲突不可避免,但也边做边增加点位,形成了“针灸式”的、对症下药的独特方法。



上图:尊重城市的原有肌理和文化底蕴,对先蚕祠进行历史建筑的修复和再利用;下图:原先街区的垃圾转运站经过改造成为面包房,致力于实现城市集体记忆的延续。  / 图源《城市中国》



在《城市中国》执行主编崔国看来,张文轩团队承担了编外的“社区规划师”的角色。崔国强调:“社区规划师是一个需要懂空间规划、懂城市空间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懂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综合性角色。”


在中国城市发展由存量转向增量的过程中,尚未形成一套成体系、成规律的职业人员配置,相关行政管理规制也依旧停留在房地产大开发的时代。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个体或民间组织,作为第三方角色(other third sectors),从城市更新实践中涌现出来。



在盛泽,街区主理人张文轩及其团队作为发起者和协调人,在地方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广泛了解居民的诉求,并跟政府端和其他团队频繁协调沟通,成为了外部力量进入地方重要的窗口。图为张文轩给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导览。/ 图源《城市中国》



2021年,《城市中国》首创性呼吁:中国的城市更新及旧区改造项目应从PPP模式全面转向PPCt模式(Public-Private-Community and other third sectors)。



除了设计院、独立设计师、NGO机构、研究学者、学生、民间群体等第三方角色的加入,PPCt模式与PPP模式最大的核心区别是从制度上让Community角色前置。崔国强调,最终各方力量都需要导向社区居民的自组织和自我造血能力。


在盛泽镇,城市中国团队首先从「空间」和「关系」两个层面,对社区进行深入调查。在空间维度上,从历史遗存、现状肌理等问题中勾勒出社区的基本现状。在关系层面中,了解人群的诉求,通过“蚕花叙事”活动促进政府、街区主理人以及居民群体之间的沟通,并持续让这样的活动从有设计的节点,变成居民自发的日常对话。



今年8月,“蚕花叙事”活动以《“市”在“人”为——蚕花里的以前、现在和未来》为主题,开启了蚕花里社区对话的首次尝试。/ 图源《城市中国》

在今年4月,烧卖博物馆主理人、街区新咖啡店主理人等30多位在地青年,还一同参与了“2024盛泽新青年地方创生沙龙”。对谈环节在先蚕祠戏台之上展开 / 图源《城市中国》



《城市中国》还尝试通过空间的调整,培育新的关系联盟。在去年落成的烧卖博物馆中,将盛泽过去各自为营的烧卖店组织起来。


老板孟盈佳是蚕花里长大的姑娘,她讲到:“这里现在集中镇上数家烧卖店的肉馅,每周轮换一次,我们在店里现场包。既汇集了以前零散的街边小店,还能够让大家了解烧卖制作的过程。”盛泽与很多地方相似,传统手艺往往面临失传的危机,而这与小镇年轻人的流失,以及社会连结的松散有着复合的关系。



烧麦博物馆 / 图源《城市中国》



盛泽过去有50万居住人口,因为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环境治理的需求,大量工厂外迁,近两年盛泽人口缩减到大概 35-40万,迅速流失了10余万人。在人口和产业转型的关键节点,盛泽成为了混杂着多面诉求、多种情绪和多元想象的复合体。



原广司在《聚落的100则启示》中指出:共同幻想创造了每一个聚落和城市。在崔国看来,“在盛泽,居民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政府、主理人、商户也有各自的想法,目前这些想法还只能说是相互有一些重叠,尚未进行更好的融合。缺乏这样的‘共同幻想’,正是盛泽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中国的万千小镇

小镇中的“中国”


《城市中国》创刊于2004年,深度观察和追踪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各个时期的重要问题。团队从2015年开始参与城市更新,崔国谈到:“在过去房地产开发热的时代,中国城市时不时就会有一些热点话题,比如未来城市、海滨城市、历史名城、绿色城市……但今天这些话题都只是一些局部的讨论,



“只有城市更新,是上到超一线的北上广深,下到地级市县级市,到盛泽这样的镇级市,都在探索的。”



自2015年起,《城市中国》持续跟踪中国城市更新话题,出版了71《老城复兴》(2015)、73《公众参与》(2015)、77《社区规划师》(2016)、80《剩余的价值》(2017)、82《社区微更新》(2018)五期杂志,以及别册《新华有劲 玉田向新》(2021)/ 图源《城市中国》



2023年,盛泽蚕花里成为了吴江区唯一一个省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针对盛泽开展的城市更新,并非一次拆迁改造或作秀,恰恰相反,盛泽是中国乡镇一级难得一见的实践样本。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的普查数据,中国乡镇级区划数超过3.8万,有超过2.1万个小镇,生长在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地带。



崔国在共创论坛现场 / 图源城市中国



“在中国的普遍情况是,乡村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城市多以消费和服务为主,而镇长期作为一个强烈的以经济生产为主要功能的行政单位。”崔国谈到。



事实上,这给更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是单纯投入,让居民觉得用得舒服就可以了。还需要让居民在你更新的空间中能够进行必要的生产,或者进一步支撑可持续的生产,甚至是创造新的生产方式。”



盛泽老城区景象 / 摄影:豆奶



以盛泽为代表,在人口密集的老旧城区,面对着尚未开发的文化遗产,又面临百姓日常生活的诸多麻烦,还有后工业城市人口流失和空心化的问题……更新是一种政治、经济、社会、空间等多个维度问题的交织,而并非仅仅是一个地块在空间上的修改与重建。


在地调研结束大约一周后,我问孝逸,你想象中未来的家乡是什么样的?她说:“想象中的盛泽是保留现有的惬意,在卫生上更有进步。河道整治也要跟上,家人口中的河道是可以游泳的,可在我这代00后的记忆里,河道是臭的黑的。”


工业时代的荣光淡去,过去以高效生产、超级制造为核心的“共同幻想”被动摇,小城镇们试图建立起崭新的生活世界,更新或许就是下一个“再造共识”的机会。




编者后记



在盛泽的几天,我还采访了本地退休的纺织女工、旁边村落来卖自己吃不完的菜的婆婆、河南来盛泽打工的三轮车夫、40多年前来到盛泽务工的老大爷、市场里的鱼贩、来卖鸡头米的苏州女人、在斜桥旁边当房产中介的大叔……或许是由于长年来作为纺织品贸易重镇,加上外来流动人口多,这里的人们格外健谈和开放。


有很多细碎的片段话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他们的表达和描述中本身都带有一定的矛盾性。这让我反思,有时候我们所谓的本地人、在地居民,也并非一言以蔽之的「群体」。



编辑

豆奶

主编

牧之

副主编

忧忧

撰稿

豆奶

校对

赵希瑞

平面设计

Gary©ZSDC


摄影

详见图注










点击查看城市设计往期文章

上海杨浦滨江有机更新 | 城市更新创新案例


抢街?城市街道的路权重置——纽约百老汇大道更新改造规划


米哈游主导【二次元城市更新】上海漕河泾将成为下一个御宅天堂秋叶原?


当城市更新遇见UrbanFlow | 街区智能设计工具重磅发布


以商业更新引领城市更新,THE BOX朝外如何抓住这届年轻人的心?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热爱设计 专心阅读

期待与你相遇

投稿 · 咨询 · 合作或者

加入社群请扫码

入群暗号   “你所在的城市名称”+城市聚落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点击 “设计企业服务”,点击文末链接联系我们。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咨询合作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投稿咨询  转载合作  摄影服务
城市设计
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