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震后一年,重返乌什

政务   2025-01-25 20:30   新疆  

旧岁已别去,新颜焕眼前。

元旦过后,记者来到2024年1月23日凌晨发生7.1级地震的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看到的是与震后采访时完全不一样的画面。

燕子山恬静依旧,托什干河奔流不息。越是接近当时的震中区域,越是有种莫名的穿越感。

站在村委会大门口开心聊天的村干部和村民,不正是去年在临时安置点内看到的一张张面孔吗?亮丽而充满生机的搬迁新区,不正是一度无人问津的戈壁荒滩吗?震后成为危房的学校和卫生院,怎么比地震前更漂亮了?曾经山上牧民的冬窝子,怎么变成连片崭新的彩钢房了?

这不是海市蜃景,也不是规划效果图,而是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有质量的震后重建答卷。

震后一年里,乌什县各族人民凝聚奋进力量,与无数情牵灾区、心系受灾群众的人们携手共建新家园。如今,他们正满怀信心步入新生活。

1月4日,2025年首个巴扎日,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巴扎上人头攒动。(摄影:蔡增乐)  

三个奇迹三重暖

这个寒假,在东北上学的希仁阿依·吐拉洪返乡后,只想在家里多待一待,在附近多转一转——生活了二十来年的家,因为一场地震,变得陌生又新奇。

去年寒假,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希仁阿依家所在的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尤勒吐孜布拉克村距离震中不到40公里。地震发生后,她和亲人被及时赶来的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被安全转移的他们没受一天冻、没挨一顿饿。

7级地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大地震,乌什县的这次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希仁阿依的一些同学给她打电话问候,她在报平安的同时,还告诉大家震区百姓安然无恙、生产生活正常。“有人不相信,偏远的新疆农牧区会出现这样的‘奇迹’。”她说。

2024年6月,暑假返乡的希仁阿依正赶上乔迁新居。震后重建中,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政府大院附近新建了亚曼苏幸福新区,她的父母选择搬迁新区安置。

亚曼苏幸福新区紧邻巴扎,所有建筑都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80平方米的房屋坚固又敞亮,院子里还配套有拱棚、花墙、彩钢房、葡萄架等设施。最重要的是,这个建设费用超过16万元的新家,政府承担了大部分,她家只掏了18000元。

去年6月30日搬新家那天,希仁阿依和上高中的弟弟开心极了,他们用手机从新区大门拍摄到家里的客厅卧室,认为这是最美的风景,并分享给了亲戚和同学们。“很多人惊讶,地震发生后才短短几个月时间,竟然建起了这么高档的安置新区。”希仁阿依说。

“搬过来后没住几天就开学了,我经常和家人视频,关注新家的变化。这次回来发现又变了不少。”1月21日,希仁阿依说,搬到新区后,当护边员的爸爸把牛羊放到新区里的养殖小区集中饲养,妈妈当起了保洁员,家庭收入增加了不少,新家又添置了一些新的家电、家具。

乌什县委书记颜画介绍,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乌什县各族人民创造出严重地震灾难中群众无一例伤亡的防震减灾奇迹;党和政府组织群众生产自救,3个月就完成安置房灾后重建的建设奇迹;震后灾区群众生活质量没有下降的灾后民生恢复奇迹。

乌什县的干部群众对身边三个奇迹的产生分析得很透彻:近年来,乌什县在科普地震相关知识、组织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宣传监督非抗震房不得入住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相关部委鼎力支持,新疆各方力量火速集结,全力以赴排查搜救、安置群众,并迅速拉开灾后恢复重建的大幕;重建过程中,阿克苏地区与乌什县各相关部门、施工队伍、监理队伍同心协力,与时间赛跑,一个个项目有序推进……

地震发生后,乌什县各级干部入户走访更是频繁,从灾后临时安置到收集重建安置意见,从生活上嘘寒问暖到生产上出谋划策,干部群众就是血脉相连、同舟共济的一家人。

1月21日,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党委书记刘莉在亚曼苏幸福新区走访,搬迁户乃吾扎提·肉扎洪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新建的房子里暖和,党的好政策温暖,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让我们心暖。”

1月8日,乌什县祥和嘉苑居民小区,图拉克·托合提(右一)一家人和乌什县干部(左一)谈论安置后的新生活。(摄影:张治立) 
四种“建设”百姓赞
1月22日,艾山·阿皮孜和妻子托乎提古丽·亚库甫商量,周末巴扎日,要去买年画、对联和灯笼,把家里好好布置一番,因为这是住上新房子后的第一个春节。
在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喀拉苏村,艾山家是受损严重的40户受灾户之一。这些失去居住功能的房屋必须拆除,受灾户可以选择搬迁到新区安置,也可以选择在拆除的原址上重建房屋,还可以选择到县城购房。艾山和邻居托乎提尼亚孜·吐尔地一商量,乡亲们天天见面习惯了,种地、搞养殖也习惯了,“不挪窝”在原址重建更适合他们。
“灾后恢复重建,党和政府考虑得太贴心、太周到了。我们村这40户受灾较为严重的农户,有5户搬迁到了亚曼苏幸福新区,1户到县城住进了楼房,34户在原址重建,他们都结合自家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认为最适宜的安置方式。”喀拉苏村党支部书记亚森·苏来曼说。
记者分别来到亚曼苏幸福新区搬迁户家庭、原址重建家庭、进城购房家庭采访时,看到的共同点是:因为有了最适合自家安置的方式,家庭收入都增加了,一家人聊起新生活笑得合不拢嘴。
2024年3月10日,推土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开进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博孜村村头的荒地时,博孜村受灾户买买提·牙森便拿定了主意,就搬到新区去!因为准备建的搬迁新区旁边就是巴扎,还规划了一排门面房,以后这里就是乡里的新商业区。他和妻子可以一边管好家里的8头牛、10亩地,一边开商店做小生意,不就多了一份收入吗?
去年6月30日,买买提举家搬进离原址约一公里的亚曼苏幸福新区。8月底,他家的小商店开业了。“4个月挣了5000元,我很满足。”他说。
冬闲后,托乎提尼亚孜在村里的新家中却没闲着。地震后,政府帮他家新建了80平方米的房屋,还配套了暖圈、小拱棚等设施,他只掏了4万多元。他对记者说:“养牛养羊、种菜种水果、出门务工都有补贴,能抗8级地震的新房子盖起来后,我就一门心思挣钱,收入肯定会越来越高。”
在位于乌什县城的祥和嘉苑居民小区,安置了42户地震受灾户。两年前,乌什县英阿瓦提乡英阿瓦提村村民图拉克·托合提便来到位于县城的乌什县职业技术学校当厨师,由于离家较远,儿子也在县城上学,他不得不在县城租房子住。去年他家的房子被震成了危房,让他有了进城购房安置的选项。了解政策后,他和妻子毫不犹豫地选择离村进城。
“灾后恢复重建,让我们一家人在城里买房安家的梦想实现了。”虽然变身城里人快半年了,可图拉克的妻子提到这项好政策时依然激动。她和丈夫选择的户型面积为98.96平方米,总价227608元的房款,政府补贴144400元,夫妻俩掏了83208元,“没有按揭房贷,也没有了房租,全家人也不用城里乡下来回跑,省了不少钱。”
除了以上三种灾后恢复建设的方式,还有针对中等受损房屋的维修加固灾后恢复建设方式。
乌什县委副书记马建军介绍,地震发生后,乌什县邀请十余家房屋鉴定机构对居民房屋反复进行走访鉴定,共鉴定住房10392栋,其中鉴定安全8189栋、中等受损1432栋、严重受损771栋。
“加固维修中等受损的房屋看上去是些修修补补的活,但这类房屋分散在多个乡镇,要起到加固抗震功能,做到让群众满意,建设任务也十分艰巨。”马建军说,一些施工队不计利益得失,两三千元的活要跑好几趟、干好几天,只为把房屋质量提上去。

1月5日,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博孜村的乌什汇金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员工在饲喂湖羊。(摄影:张治立) 
“五个认同”铸心田
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是抵边乡,全乡6个行政村,村村都有一批护边员。
1月17日,在距离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政府大院30余公里的别迭里山口,57岁的护边员肉孜·萨迪克骑着摩托车巡逻归来后,靠在屋里的热炕上翻看手机相册。他平均每月下山回家一次,每次都要拍几张山下新鲜事的照片。
肉孜是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阿依丁村村民,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护边员。他出生时,山上的家还是地窝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家变成了石头房子,再后来是砖混结构的抗震房。山下村民集中居住区里,也有他家的安居房。地震发生后,除了山上的羊圈倒塌,山上山下的住房均安然无恙。
2024年的照片,记录着发生地震后村里和乡里恢复重建的一步步变化,这更加坚定了他要坚守在边境线上的决心。“没有祖国的强大,没有边疆的稳定,没有这么多好政策,我们就不会这么快恢复重建。”他说。
在距离别迭里山口约8公里的地方,是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亚曼苏边境派出所女子护边队的执勤点。护边队队长玛依拉·买买提说,地震发生后,从疆内外大中专院校毕业回来的女孩们目睹了党和政府迅速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都非常感动,觉得生活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太幸福了,纷纷报名当护边员,要为祖国护边。
一进亚曼苏幸福新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文化广场和迎风飘扬的国旗。广场旁有一尊柯尔克孜族乐器库姆孜的雕塑,博孜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阿尤甫告诉记者,县里在规划亚曼苏幸福新区建设时,从建筑风格、户型设计、庭院布局到公共设施、商业铺面、养殖小区等,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特别满意,“你要春节过来,就能看到这里有多热闹了。各村文艺小分队会带着自编自演的节目来演出,一些民间艺人还把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心里话融入节目中。”
亚曼苏幸福新区大门上的几副对联,如今是游客们的第一个打卡点。其中一副对联上书:永远铭记党中央地震救灾关爱,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乌什县统筹投入1.91亿元,完成原址重建房屋209栋、搬迁新区41户、进城安置42户、维修加固房屋714栋、放牧点安全住房411栋,实现了不到3个月完成恢复重建并让受灾群众住上暖心房。
“统筹资金来自上级拨付、援疆投入、社会各界捐助等,项目实施来自各方力量的支持。我们在把震后重建工程打造成质量过硬、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民心工程的同时,通过多种载体、多种方式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颜画说。

来源:学习强国

排版:祖丽皮耶·艾则孜

责编:蔡文倩

终审:赵志炎


 猜你喜欢

1【安全生产】洛浦县全力开展节前市场安全生产检查
2、【文化润疆】 “红领巾小课堂” 让孩子们的假期趣味满满又充实


洛浦县零距离
璀璨明珠,魅力洛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