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波!今天我们是“C”位!

时事   2024-11-08 12:09   山西  

在信息如洪流般奔涌的时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勤奋工作、甘于奉献,他们就是新闻工作者。


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从报纸、广播、电视到互联网、手机,传播媒介在不断丰富、发展、变化的同时,新闻工作者也在向着“一专多能”进发,写稿子、拍照片、剪视频、做直播……一个记者就是一条新闻“生产线”。


记者节到了,一起看看他们的“十八般武艺”是如何练成的。




有一种职业叫夜班编辑


作为一名晚报版夜班编辑,摸着文字前行的夜晚很多很多。
  
大到主题的选择、版面的布局,小到图片的摆放、字句的雕琢,记不清多少次思路不畅,记不得多少遍修改推敲,可以说,对待每一个版面,都带着“强迫症”式的较真与虔诚的投入。
  
说到夜班,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只是晚上上班,事实上,夜班不过是白天工作的接续罢了。
  
日常而言,我上午会浏览各大晚报,看版面,学策划,读新闻,在海量的线索中发现有价值的报道。下午4点左右,我会将白班编辑的版面一一审读。6点编前会后,真正的夜班才刚刚开始。
  
会议结束,吃罢晚饭,打开电脑开始通读稿件,修改稿件中的差错,调整文章的结构顺序,同时整体把握是否需要补充相关链接资料。这一切做完,就是对标题精打细磨,这也是最烧脑的时候,此刻吃甜食成了思考的最好辅助。因此,几个月下来,毫无疑问胖了一圈。
  
作为“守夜人”,夜班编辑很大一部分工作是改稿。
  
读稿时,我们常互相告诫,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让人“咯噔”一下的地方。遵循这条经验,曾找出很多差错。
  
流程结束前,我们也常一遍遍互相问询:“报头对不对?”“标题对不对?”“错别字改了没?”……
  
我甚至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改一个字,便打开电脑上的PDF大样再核对一次。这样的习惯,有一条好处,便是不会在梦中出现改动版面、错别字类似的情形。
  
有人说,这是职业焦虑。确实有些,上夜班焦虑的内容还有:容易掉发,也容易失眠,每天上完夜班回到家,夜很深很深,睡眠却很浅很浅。还因为“昼伏夜出”,与朋友的交往也变得极少。
  
当然,焦虑常有,成就感更多。都说编辑是在为别人做嫁衣,但当自己制作的“嫁衣”绽出夺目光彩时,我觉得每一个深夜的每一次字斟句酌,都变得那么有意义。
  
行文至此,非常感谢我们整个采编楼二楼的夜班团队。无论总编办公室,还是专题专版部、评论审校部,有疑问时,大家总会一起商量,集体碰撞“智慧”,让版面和稿件得以更好地呈现给读者。
  
“能在胸中存读众,孜孜矻矻味弥甘”,很喜欢从事编辑工作60年的叶圣陶老先生的这句话。
  
辛苦中感受职责,版面下守望道义。我很欣慰,自己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在默默坚守,用我们的责任与担当,努力诠释着老先生的这句话。
(下滑查看更多)



坚守初心 做好新闻“守夜人”


每当华灯初上,我们报社二层的几扇窗总会准时亮起。寒来暑往,日居月诸,点点灯光连接着国家大事,心系着百姓民生。窗内是忙碌的夜班编辑们,此中有我的身影。
  
今年是我入职阳泉日报社的第12个年头,在夜班编辑岗位的第7个年头。从青葱岁月转眼快到不惑之年,一路走来,我既感慨于这份职业的辛劳,更荣光于这份职业的意义。
  
夜班编辑与星月相伴,听起来浪漫,干起来冷暖自知。在我们的世界里,黑夜永远占据主导,“昼伏夜出”是工作常态。我们在华灯初上时到岗,在夜阑人静时离开,在灯下统筹规划、字斟句酌、编辑排版、审读校对,累并快乐着度过一个个忙碌又充实的夜晚。
  
夜班编辑的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版面的谋篇布局、政治把关,稿件的标题修改、字句推敲,图片的尺寸位置、色彩色调……每个细节都要兼顾,确保万无一失、出版安全。为了一句话、一张图片、一个版面、一个创意,我们采编人员一起琢磨、反复讨论,力求使新闻稿件真实生动、报纸版面美观大气,让新闻报道更有温度和深度。
  
每逢重大战役性新闻报道,我和同事们常常连续一周甚至更长时间通宵加班,时刻紧绷神经,从日暮到清晨,周而复始,似乎无休无止。一场战役性报道结束,大家往往身心俱疲。但欣慰的是,我们协助一线记者出色地完成了报道任务,做到了报道安全,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每当绞尽脑汁做出一个好标题,每当像绣花一样制作的版面获得喜爱,每当经过我们精编的稿件获得了新闻奖,我都觉得为热爱的新闻事业甘之如饴,让每一个深夜的每一次字句推敲、每一次伏案琢磨,都变得有意义起来。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初心意味着对职责使命的坚守,意味着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自觉。这些年,我从编辑的角度一点一滴感受着阳泉日新月异的变化,体会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精神面貌的大幅度提升,与全体夜班编辑一道将最丰富、最出彩、最暖心的新闻呈现在报纸版面上,用墨香记录着社会发展的重要时刻。
  
作为夜班编辑,也许相对于身处新闻事件“一线”的记者来说更为“隐形”,但坚守在这个岗位上的人,同样有坚定的新闻理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澎湃的工作激情,胸怀新闻工作者的追求和使命。我将把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融入每个日常的版面、每个与星光为伴的夜晚,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做好新闻“守夜人”。
(下滑查看更多)

“多面手”笔耕全媒体时代


  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阳泉日报社各个采访部的工作微信群里,大家一直在沟通当日的采访任务,曾经每日勤劳码字的文字记者,如今成为阳泉日报社全媒体采编团队的成员。而农村经济部记者郭鑫璐早已适应了这样“身兼数职”的工作状态。

  行走在乡间小道,穿梭于田野村庄,用镜头捕捉瞬间,用笔触记录真实……这是郭鑫璐对自己职业的真挚诠释。


  2019年成为阳泉日报社的一名记者,为郭鑫璐的职业生涯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折。在正式入职阳泉日报社之前,她有一段7年的县区报采编工作经历,那几年的工作为她的记者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段时间的积累,让郭鑫璐从一个农业“小白”变成了“半个农民”,对一些“三农”领域的专业词汇不再陌生,下乡采访时能做到有的放矢,及时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她从未放松过业务学习,在工作中、闲暇时都会认真琢磨视频和照片的拍摄技巧,体会到了“精耕细作”带来的充实。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积极参与转型的郭鑫璐,不仅继续撰写深度报道,还开始尝试用镜头记录农村的变化。她拍摄的短视频,既有展现现代农业科技魅力的,也有讲述农村创业故事的,还有反映农村文化生活的。


  今年5月初开始,她跟踪报道了市农业农村局青年干部驻村“助村”的故事,采写了多篇优秀稿件。这些作品通过阳泉日报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广泛传播,让更多人看到了农村的新面貌,感受到了我市乡村振兴的活力。


  拥抱全媒体时代,郭鑫璐已不再是一支笔一个本子“走天下”的纸媒记者,而是通过纸张和网络发表了“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稿件,讲述了更多鲜活的乡村故事。
(下滑查看更多)



确保“文经我手无差错”


虽然是一名在新闻战线摸爬滚打了近二十年的媒体人,但成为一名专职校对人员,我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兵”。和大多数从事夜班的同事一样,我也曾在一个夜班里,看着月亮升起又落下,看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山城。
  
一本字典,一支红色中性笔,一盏小台灯,逐字逐句,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地阅读报纸版样,就是我每晚的工作常态。而白天里拿起手机,我看得最多的,是一篇篇来自微信公众号的推送预览,手机相册里保存最多的,也是画着修改符号的一张张截图。
  
作为一名特殊的“读者”,我们看新闻稿件(版面),更多的是在“挑毛病”,所以,很多自我的、感性的主观感受必须摒弃,在日常工作中,理性思维必须“占据”大脑“高地”。同时,要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最清醒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最严谨最严肃的校对工作,确保“文经我手无差错”。
  
不同于记者和编辑岗位,“校对”可以说更回归于最原本的文字工作,考验的是从业者的新闻功底,以及耐心、细心、用心和洞察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校对部门的“小伙伴”们,从“70后”到“80后”都有,无论哪一个人,都是曾经做过记者或者编辑多年、经验较为丰富的“老报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严谨、责任和担当!这些品质,是多年沉淀而来的宝贵财富,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从事校对工作有两年多了,深感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是做不好这个工作的。同时,我也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它“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胜任它;因为它“稳”,只有真正沉下身心,才能做好它。在“新”中不断成长,在“稳”中修炼本领,我希望未来的日子,能为我所热爱的新闻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下滑查看更多)




扛着责任的夜班


每次因上夜班婉拒朋友们的相约时,他们都会惊讶地问:“你们还要上夜班?”在大家的印象中,“夜班”本就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词,肯定是重要的岗位才需要有人在夜间值守。是啊,夜班编辑是新闻稿件的把关人,是报纸编排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所在的专题专版部是采编校一体的,采写编辑稿件、编排组版、审核校对,这三个重要的流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上夜班,就是这最后一环,需要慎之又慎、不可怠慢。
  
虽然经过了采写和编辑两个步骤,但是在审核校对版面时,我还是会怀着一颗“摸着石头过河”的心。版面上密密麻麻的字,需要我们一个一个地摸过去,力争让每个字都在自己的脑子里重新检测一遍。这个过程可不像办公室外面的黑夜一样,安静而祥和,而可以说是险象环生。报纸差错有“政治性差错”“事实性差错”“技术性差错”三大类。不管大错还是小错,但凡出错就是自己这名“质检员”把关不严,那份愧疚感会困扰自己很长时间。
  
“三审三校”是报社最基本的校对制度,审校一遍,编辑改一遍。就算改完最后一遍,打着哈欠坐着车回家时,脑子绷的那根弦也并没有“下班”。“那些重要的表述都对了吧?”“报头的日期写对了吧?”经常是凌晨刚躺下,却又“半夜梦中惊坐起”,再次通过移动端软件核实自己负责的版面。
  
有时也会遇到拿不准的表述,夜里10点、11点联系通讯员,核实完问题后,对方总会送来一句“辛苦了”的问候。这三个字跟朋友们问“你也要上夜班”一样,总能带给我自豪的力量。纵然“没到中年头稀疏”,但这力量支撑着我“将上下而求索”。
(下滑查看更多)


用声音与文字传递希望


  “大家好!欢迎来到‘直播带岗’在线招聘活动……”11月1日下午3点30分,阳泉日报社城市经济部记者石芸开启了自己“另一个角色”——主播,她准时坐在了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的直播间里,与做客直播间的企业负责人和直播间里的求职观众积极互动着。
  在这个信息爆炸、媒体形态日新月异的全媒体时代,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2022年,石芸加入阳泉日报社记者团队。经过两年的历练,她习惯于在文字间游走,用笔触记录新闻点滴。然而,随着媒体形态的变革,直播逐渐成了连接信息与观众的新桥梁,她也接到了单位让她担任活动主播的任务。
  面对这一全新任务,石芸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她深知,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机会。于是,她开始积极学习直播技巧,从语言表达、镜头感培养到互动技巧,她都力求做到最好。
  直播当天,石芸身着得体的职业装,面带微笑,坐在了镜头前。屏幕上,求职者的留言滚动着,他们有的正在寻找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有的则是希望跳槽到更好的平台。石芸耐心地一一介绍每家企业,详细解释每个职位的要求与待遇,同时不忘提醒求职者注意面试技巧,保持积极心态。
  直播过程中,石芸力求让直播内容既丰富又实用,部分求职者甚至在直播结束后就收到了面试邀请。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感谢留言,石芸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石芸的经历,是很多新人记者成长的缩影。她深刻体会到,作为媒体人,除了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成为连接人与人的桥梁。她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她的声音与文字,为更多人带去改变与希望。

(下滑查看更多)



从传统媒体记者到全媒体多面手


入行14年,苦过、累过、彷徨过,但王文龙依然坚定地站在新闻战线上。因为喜欢这份艰辛,尊重这份使命,所以恪守这份职责。

哪里有故事,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每天,王文龙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行者,带着笔和本子,扛着相机或摄像机,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采写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多篇新闻作品登上央视和省级媒体。

辛苦劳作的清洁工、妙手回春的医生、充满创意的非遗传承人……王文龙喜欢倾听不同行业采访对象的喜怒哀乐,记录他们的梦想与坚持。对他来说,记者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使命。他想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动人故事传递给大众,让大家了解这个丰富多彩又充满阳光的世界。

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媒体融合热潮,城区融媒体中心也集中了影像、声音、文字、图片等多种媒介形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格局。“时代一直在变,要跟上时代才不会被淘汰”,秉持这样的心态,面对新的报道方式和传播手段,王文龙不断尝试新事物,学习新本领。从一名基层电视记者,一步步成长为全媒体行业的多面手,写文字、拍照片、剪视频、做直播……

“我现在除了是一名记者,还是一名主播,有时甚至要做导演、策划、后期剪辑等。以前我们做好一篇新闻报道就可以了,现在什么都得做。也许未来的日子又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秉持热爱之心,不断学习,倾力担当,就一定可以做新时代合格的媒体人。”王文龙说。
(下滑查看更多)



战胜“社恐” 绽放风采


“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我手中的笔始终在记录别人的故事。回想这些年的工作瞬间和采访经历,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有辛酸、有困惑,但更多的是成长与收获,是发自内心因这份职业而骄傲。”面对采访,郝璐璐动容地说。
  
2013年5月,郝璐璐入职《今日平定》编辑部,成为一名文字记者。要说记者身份带给她的第一份礼物,就是“从‘i’人变成‘e’人”。因为性格内向,她以前不擅长与陌生人交流,起初认为自己不适合记者这一行。经过十余年的捶打磨练,如今的她战胜了社交恐惧,变得从容而自信。
  
2013年,当红岩岭的天然溶洞被揭开神秘面纱时,刚入职的郝璐璐满心欢喜与激动,跟随经验丰富的前辈们,迅速奔赴现场,展开了一场及时而深入的探访报道。当时的溶洞还正在开发,现场环境很艰苦,通往溶洞的通道只能爬着进去,甚至有些地方只有平躺才能通过。采访结束后,郝璐璐已经是浑身是泥,从膝盖、双手传来的疼痛让她不由得颤抖。但目睹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将这篇报道呈现在报纸上的那一刻,她觉得受的苦都是值得的。郝璐璐说,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做记者的不易,也是第一次意识到记者亲历新闻现场的意义。
  
然而,在成长的路上,郝璐璐也遇到过许多挑战。随着媒体融合加速发展,作为纸媒记者的她面临着转型压力。除了写作外,还需掌握摄影、剪辑等多种技能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虽然转型的过程中有过迷茫,但现在的郝璐璐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融媒体记者。她的策划报道让新闻事件展现得更加全面立体。她说,业精于勤、学无止境,她时刻准备着迎接新挑战。
(下滑查看更多)



用笔尖和镜头见证记录


胡月,一名“90后”矿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十数年间,从报纸到电视再到全媒体,她的身份不断变化,但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从未改变。从在矿区报社的170余篇稿件、100多张照片,到电视记者的数千条视频新闻及稿件,再到全媒体记者的多栖发展,胡月始终用笔尖和镜头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次变革与每一次感动。

  

2013年,胡月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非科班出身的她选择这一职业的初衷就是热爱。在矿区报社工作期间,她发表了170余篇稿件,拍摄了100多张照片。社区的角落、村庄的小道,留下了她追寻新闻的脚印。

  

2014年,胡月迈出了重要一步,从报纸记者转向电视记者。她扛着摄像机努力奔跑,采访记录着每一个感人的瞬间,10年来采编的视频新闻及稿件多达数千条,制作的短片和专题片也广受观众欢迎。

  

2020年,随着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胡月成为一名全媒体记者。她负责采写稿件、拍摄新闻、撰写脚本、拍摄制作短视频以及专题片,同时还担任出镜记者。为了能创作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她的身影出现在矿区的许多角落,无论是在雪天踏雪寻“景”,还是在雨中记录交警、环卫工人的坚守,抑或是节假日24小时待命,她一直默默坚守,深度挖掘,讲好矿区故事,传递社会温度。

  

胡月的努力得到了广泛认可。2023年,她拍摄制作的短片《梁兰花:兔元素加持非遗老手艺》在央视新闻客户端播出,多篇稿件被“学习强国”App等平台选用。

  

“新闻记者,是记录者、是见证人,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的身影,有故事的地方就有我们的目光。”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信念,以满腔热情迎接着一个个新的挑战。

(下滑查看更多)

阳泉日报
传递阳泉最新资讯,聚焦社会热点,服务读者,搭建沟通新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