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变成“两面派”“两面人”,从根本上说,他们丝毫不认为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是可耻的,甚至认为他们手中的权力就是自己的。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只有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认为贪污腐败是可耻的,廉洁的价值观大厦才能筑牢根基,不想腐才能最终实现。1月17日,人民日报理论版特辟专版阐释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本文摘录部分,以飨读者。
准确理解新时代廉洁文化的
深刻内涵
新时代的反腐败工作有着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鲜明特征。一是把反腐败斗争提升到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新高度。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二是坚持治标和治本两手抓两手硬。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查办案件为第一要务,不断查处腐败分子。在大力治标的同时,不断加大治本力度。聚焦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本质上就是“治本”,就是探究和治理腐败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治标和治本两点兼顾是新时代形成的反腐新格局。
新时代廉洁文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思想内涵。
新时代廉洁文化是覆盖全社会的文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廉洁”替代“廉政”,影响范围从党政机关扩展到各行各业,覆盖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少年等不同年龄段人口,是真正的大众的文化。
新时代廉洁文化是融合三种文化达成“三位一体”的文化。“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以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为纽带,实现了对这三种文化的融合。
新时代廉洁文化是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文化。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只有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认为贪污腐败是可耻的,廉洁的价值观大厦才能筑牢根基,不想腐才能最终实现。
新时代廉洁文化历史积淀深厚。老一辈革命家的理想与初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们身体力行的廉洁行为,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首先,他们从维护革命事业、赢得民心的高度认识贪污腐败的巨大危害,以贪腐为耻进而对腐败现象嫉恶如仇的态度值得后人学习。
其次,他们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作风堪为后人榜样。作为党的高级干部,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家属做起,只有家风正,才能政风清。(作者:任建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深刻领会构建清廉社会生态
这一重要目标
全面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
总体要求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廉洁文化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支撑。建设新时代廉洁文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始终,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相关工作。
牢牢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的精髓要义。要以廉洁文化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以廉洁文化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要以廉洁文化营造崇廉拒腐的社会风尚。
科学构建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内容体系。要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作为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基因。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廉洁文化的养分。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源泉。
全方位增强新时代廉洁文化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要协同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综合作用。要持续创新开发廉洁文化资源。要构建分层分类、更具精准性的廉洁文化建设机制。(作者:过勇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来源:《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7日 第09版),本版由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稿、人民日报社理论部编辑
本期编辑:梁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