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花开满城芳
——安次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道德模范引领风尚,文明活动热潮涌动,志愿服务情暖人心,立德树人走深走实……展开安次区精神文明建设“画卷”,一道道文明风景跃入眼帘、一阵阵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文明浸润传承其美,成风化人璀璨其光。2024年,安次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围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弘扬文明风尚,让全区人民群众共享文明成果。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安次区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评选认定区级文明单位379个,推选市级文明单位56个。文明始于心践于行。近年来,安次区始终将“为民、惠民、利民”理念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实现了安次区文明指数和群众幸福指数的“双提升”。![]()
坚持疏堵结合、文明管理,对安次区重点路段开展市容市貌整治行动。加大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卫生死角等保洁清扫力度,城区环境卫生不断提升。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推进全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让村民们享受干净整洁的生活空间,展现和美、宜居的靓丽底色。“现在村子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我生活在这个村子里感觉特别幸福!”谈起居住环境的变化,仇庄镇宋王务村村民李宝玲高兴地说。2024年,安次区扎实开展“双争”活动,制定实施《关于开展“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的实施方案》,开展深化精神文明“五大创建”和志愿服务“十类项目”等活动,选树发布区级“文明市民”42名,推选市级“文明市民”31名。组织开展“双争促文明 助力廊洽会”系列主题活动42场。依托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线上线下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165场。![]()
深入推进文明实践。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34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硬件提升,补充活动器材,将其打造成集理论宣讲、健身与体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服务阵地,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文明实践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遍地开花”。崇尚榜样才会产生榜样,争做榜样才能榜样辈出。2024年,安次区坚持选树先进典型引领道德风尚,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推荐活动,认定区级道德模范15名。刘宗宇入选廊坊市第九届道德模范,李月莲入选廊坊市第九届道德模范提名。同时,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讲述好人故事、传播榜样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广大干部群众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为榜样,见贤思齐、向善而行。![]()
为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居民破除陈旧陋习,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安次区开展了移风易俗主题演出等系列活动,将移风易俗新观念巧妙地融入演出节目之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阐述移风易俗的意义。![]()
具体工作中,安次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分层级开展“‘双争’有我•咱村的那些事儿”村规民约故事讲述活动,葛渔城镇、第什里村、刘各庄村、西太平庄村被评为市级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原创作品京东大鼓《移风易俗树新风》被省委宣传部采用并进行推广。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使文明新风深入人心,惠及千家万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安次区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加强思想引领、丰富实践活动、深化阵地建设、守护心理健康、加强传统文化及红色教育、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防线等,积极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理想信念,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在全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雷锋志愿服务”“劳动美社会实践”“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开展了“传承好家风 争做好少年”“‘区长杯’青少年足球比赛”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增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品牌合力。![]()
同时,依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组织开展“心语护航 健康成长”系列主题活动60余场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组织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认定区级“新时代好少年”54名,4名同学入选市级“新时代好少年”,成为全区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榜样。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站在新的起点,安次区将继续厚植精神力量,深耕文明沃土,培树时代新风,让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
文字:任娜
制作:任娜
编辑:杨曦
投稿邮箱:jinrianci@163.com(图文视频均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