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时光札记】辞旧迎新,开启美好|年味正浓时 传统绽芳华

文摘   2025-01-27 14:01   天津  


腊月二十八,迎新财源旺


1月27日,也就是腊月二十八这日,大街小巷年味浓郁。集市上熙攘,人们都在为迎接新年做最后的准备。“二十八,把面发”,“八”与“发”谐音,寓意来年可以财源滚滚。伴随着熟悉的童谣,腊月二十八向我们走来。



发面蒸馍,贴春联年画


腊月二十八发面蒸馍是腊月二十八的重要习俗。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渡泸水时,不忍杀生,便用面粉塑成“蛮头”,蒸熟后投入河中。此后,逐渐演变成如今的馒头。蒸馍不仅是食物准备,更承载文化传承。蒸好的馍馍白白胖胖,蕴含着“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富足,事业蓬勃发展。

腊月二十八的另一大重要习俗就是张贴春联。春联古称“桃符”,源于古人以桃木驱鬼辟邪的习俗。五代时,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后演变为春联。年画也源于古代驱邪的神像画,随着时间推移,腊月二十八贴春联、年画等“贴花花”习俗,成为表达美好祝愿、营造喜庆氛围的重要方式。



民俗展示与公益并行


在一些传统民俗保留较好的地区,如山西平遥,在腊月二十八会举办大型民俗文化展示活动。当地居民齐聚一堂,现场展示发面、蒸馍技艺,还会有精彩的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等,吸引众多游客,成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契机。不仅如此,部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还会选择在腊月二十八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他们带着蒸好的馍、春联等,走进老人家中和儿童福利院,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让这个传统节日更具温情与人文关怀。




大科学子们,时代赋予我们传承重任,触摸文化脉络,感悟民族精神。于这浓浓的年味中,铸牢文化自信,凝聚奋进力量,让传统在创新中发展,共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


经济管理学院传媒中心

供稿:张

编辑:邵贵民

拍摄:拍摄部

校正:魏诗怡、姚雨嘉

版头制作:武志昱

审阅:耿一玮老师


大连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经管启航,再创辉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