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照片记录1976-1986,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看完泪流满面!
文化
2024-07-28 08:25
加拿大
今日原创付费文章《乌克兰外长的中国之行能得到什么?》 如需阅读,请扫码下方二维码。
发声越发艰难,一些深度不适宜公开发表的原创内容,发布于枫叶君国际时评粉丝群,如需加入读者群, 扫码上方二维码,即可拉入群(此读者群为收费群,月费60,年费600)
北京"四月影会"创办人之一;曾供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新观察》杂志、中国作协创作研究室。1978—1980年在中央实验话剧院负责美工、摄影工作;1980年—1989年任《新观察》杂志编辑、记者;1987年3-4月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访华期间,被希思邀请成为其专职摄影师;1998年摄影作品《上访者》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做为文物永久收藏;2006年10月在宋庄美术馆举办"李晓斌个人摄影回顾展(1976-1989)"。1976年4月3日,北京东长安街,人民悼念周总理。李晓斌/摄1976年4月3日上午,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孩子们。李晓斌/摄1976年10月7日,欢庆粉碎四人帮自发游行的群众。摄影/李晓斌1977年1月8日,北京东长安街(现东方广场处),历史的审判。李晓斌/摄1977年6月,北京王府井大街,四联美发店。李晓斌/摄。1978年1月,天安门广场纪念碑下,悼念文革中被四人帮迫害的英雄遇罗克。李晓斌/。1978年春,天安门广场,云南知青要求返城的请愿活动。李晓斌/摄。1978年春,山西五台山,给寺院世代送粮的当地农民。李晓斌/摄。1978年夏,石家庄火车站,拉客的私营三轮车(当时出租车还没有出现)。李晓斌/摄。1978年冬,北京,文化部长黄镇与吕复、蓝光、舒强等文艺界领导在一起。李晓斌/摄。1978年春节,北京芳草地使馆区,老外出来拍雪景,周围的孩子都在围观。李晓斌/摄。1979年1月,北京沙滩儿,十字路口出现第一块美女广告牌。李晓斌/摄。1979年春,广西南宁市,读报的三轮车夫。李晓斌/摄。1979年春,北京颐和园公园,跳摇摆舞的时尚青年。李晓斌/摄。1980年3月,北京北海公园,时尚的青年男女。李晓斌/摄。1980年3月,北京北海公园,时尚的青年男女。李晓斌/摄。1980年冬,河北省胜芳镇,农家墙上的文革宣传画。李晓斌/摄。1980年4月,北京北海公园,"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正在开展。李晓斌/摄。1980年4月,北京北海公园,化妆开始在青年女性中出现。李晓斌/摄。1980年4月,北京北海公园,快速冲卷技术兴起,街头拎着未干胶片的人。1980年春,北京圆明园公园,"星星美展"、"四月影会"、"今天"中的一些文艺青年,星期天经常到圆明园聚会。李晓斌/摄。1980年,北京,画家袁运生与小女儿在家中吃饭。李晓斌/摄。1980年5月2日,北京樱桃沟公园,跳交谊舞的青年男女。李晓斌/摄。1980年,北京北海公园,蛤蟆镜上贴着商标的时尚女青年。李晓斌/摄。1980年春,北京北海公园,照镜子的小伙子。李晓斌/摄。1980年,北京动物园,男的给女的背包。李晓斌/摄。1980年12月,北京故宫,红旗车与市场经济。李晓斌/摄。1981年春节,河北霸县,农村摄影个体户门前的广告。李晓斌/摄。1981年春节,河北霸县农村,摄影个体户。李晓斌/摄。1981年春节,河北霸县,乡村理发店。李晓斌/摄。1981年元宵节,河北霸县,带团徽、礼帽,梳着大辫子照相的县城姑娘。李晓斌/摄。1981年元宵节,河北霸县,去看社戏的母子。李晓斌/摄。1981年元宵节,河北霸县,卖老鼠药的荣誉军人。李晓斌/摄。1981年春,杭州市,经济改革初期的城市居民。李晓斌/摄。1981年夏,北京正义路,新婚夫妇拉着新买的家具在回家的路上。李晓斌/摄。1981年,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楼。李晓斌/摄。1981年,当时单筒国产洗衣机价格为300多元,而人们的月工资普遍只有几十元。李晓斌/摄。1981年,秦皇岛,在贞女祠前合影的军人。李晓斌/摄。1982年春,广州,广交会场前,等待给来宾拎包打工的当地人。李晓斌/摄。1982年春,广州越秀公园,玩游戏机的青年。李晓斌/摄。1982年,河北安新县小张庄,计划生育活动正在展开中。李晓斌/摄。1982年,广州市著名的服装市场——高第街。李晓斌/摄。1982年,河北白洋淀小张庄,农村家庭中的墙上装饰,美人替代了年画。李晓斌/摄。1982年,北京中山公园,时尚杂志开始出现。李晓斌/摄。1982年冬,北京颐和园,知春亭餐厅。李晓斌/摄。1984年夏,北京宣武门,销售报刊的人。李晓斌/摄。1984年建国35周年国庆,天安门广场前。李晓斌/摄。1985年1月,北京中山公园,穿红色衣裤的时尚女青年。李晓斌/摄。1985年春,北京中国美术馆,法国时装设计大师伊夫·圣·洛朗时装展在中国展出,由于该展览与当时中国国情差异,观者寥寥。李晓斌/摄。1985年,北京王府井大街南口,第一块巨型日本商品广告。李晓斌/摄。1985年夏,北京中央美院附中,时尚的学生。李晓斌/摄。1986年,天安门前照相的解放军战士。李晓斌/摄。1987年,北京,肯德基(前门店)进入中国。李晓斌/摄。"文学、电影、戏剧、绘画都可以再现历史的各种场景,而摄影艺术的特殊规律告诉我们,欲拍摄已经过去的事与物是不可能的。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以它特有的面貌区别于过去与未来。今天,在生活中的那些司空见惯的、不为人们所注目的、但却是美的事物,如果不能及时地被我们的相机所捕捉的话,就会给历史留下空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是李晓斌发表在1985年《中国摄影》5月号上的一段话。
摄影是对历史永恒的凝固,没有影像的历史是残缺的历史。人对过往总有不可忘却的纪念,总想找回自己及前人走过的足迹。70年代末80年代初,不是世纪之交,但在中国人心中它就是结束一个时代,开启一个伟大时代的起点。出生于1955年的李晓斌此时只有二十几岁,此时他出发了,开启了属于自己人生不一样的起点。他既不舞文也不弄墨,他用的只是一台相机,用相机的眼睛记录平常百姓在时代交替下的平常生活。他摒弃摄影成为政治附庸的形式主义式的"和谐"片子,"我"的思想要注入片子中,里面要有"我"的表达,有"我"的独立意志。今天回望他的片子,这是独立的真实存在——是历史长河记忆中不可却、不可多得的史诗般的见证。今天回望他的片子,这是他的思想在影像中投射与表达,浓浓的人文关怀与批判的历史眼光并存。在我看来,李晓斌不是摄影师,他是一位思想者,一位时代的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