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切归于宁静,老王不经意间发现了床头柜角落里的小瓶子,瓶身上清晰地标注着药物名称和用法用量。
老王上网一查,发现这居然是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老王的世界瞬间凝固了,恐惧和不安迅速袭来。
在不停的追问下,小李向老王坦白了自己得了艾滋病的事实,并强调自己一直在积极接受治疗,按时服药,病情控制得很好,按照“U=U”理念,是不会传染其他人的。
老王听不懂小李说的什么“U=U”,也不相信不传染。
于是,第二天小李带着老王来到疾控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求助。
老王鼓起勇气问道:“医生,我这小男友有艾滋病,他说他不传染,我不信。所以来这,你给我具体讲讲”。
以下是小艾医生
为老王和小李进行的科普
什么是“U=U”?
“U=U”,英文全称为“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 ,即“检测不到=无传染性”。
“U=U”,是指当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血液内的病毒载量持续6个月以上控制在检测不到的水平时,其通过性行为将HIV传染给性伴的风险可以忽略,即“检测不到等于无传染性”。
如何判断是否已达到“U=U”?
达到“U=U”的5个必要条件:
1)HIV抗病毒治疗:
按规定接受正确充分的抗病毒治疗。
2)良好的服药依从性:
连续、按时服用HIV抗病毒药物。
3)持续检测不到病毒载量:
连续接受抗病毒治疗6个月以上,达到并持续保持病毒载量检测不到或病毒载量有效抑制。
4)仅限性行为方式:
仅限经性行为方式“无传染性”,不适用于母乳喂养或共用注射器等情况。
5)持续监测病载:
判断是否达到第一个“U”,需要保证每年2次及以上连贯地监测HIV病毒载量,以确保稳定达到第一个“U”。
HIV感染者与其阴性伴侣(非HIV感染者)
如何理解“U=U”的意义?
“U=U”理念的提出,有助于HIV感染者摆脱对HIV经性传播的污名和恐惧,改善HIV感染者在“社交、性和生殖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
⚠️⚠️⚠️如果HIV感染者一方的服药依从性不稳定、不可靠,那么他的治疗效果不稳定、容易出现耐药,这也会进一步影响他的病毒载量结果。
因此,当阴性伴侣(非HIV感染者)不能保证对方的服药依从性时,做好保护措施非常有必要,比如戴好安全套、必要时采取药物阻断。
最后,小艾医生有话说
🔹“U=U”只有在第一个“U”(持续检测不到病毒)达到的前提下,第二个“U”(不具有传染性)才可以实现。一旦停止抗病毒治疗,“U=U”的有效性则不再成立。
🔹“U=U”只是关于艾滋病毒传播风险的研究声明。乙肝、丙肝、梅毒、衣原体、淋病、尖锐湿疣等,仍然可以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所以,即使检测不到HIV病毒载量,依然需要坚持全程、规范使用安全套,预防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
🔹“U=U”并不代表病毒被完全清除,更不等于治愈,所以依然需要继续坚持抗病毒治疗。
🔹即使达到“U=U”,HIV感染者仍然有义务在就诊时告知医生等医务工作者、性伴侣、结婚对象等有关自身真实的HIV感染情况。
🔹宣传“U=U”不是鼓励达到“U=U”的HIV感染者随意进行无保护性行为,而是为了鼓励更多HIV感染者积极接受治疗、提高服药依从性,并为HIV感染者去污名化,消除大家对艾滋病歧视,从而更有效地控制HIV的传播。
⚠️建议病毒载量检测频率:
Ps
无锡疾控微信公众号改版啦!
HIV预约检测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记得“星标”🌟三连哦
我们就能天天见咯
拟稿:杨柏林
审核:许祝平
发布:陆静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