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8亿!口碑爆火!在合肥,有原型!

时事   2024-10-07 13:17   安徽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
截至10月7日12时40分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票房
已突破8.11亿



5日晚,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
路演合肥站现场气氛热烈。
其中,
一组珍贵的抗美援朝战地摄影图片
引发嘉宾与观众强烈共鸣。
这些照片由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著名抗美援朝战地记者张崇岫
在70多年前拍摄,
真实地呈现了战场的景象。

合肥路演现场


编剧张珂表示,
电影《志愿军》在很多时候的构图、取景、造型
都参考了大量在朝鲜战场上
拍摄的真实且优秀的画面,
比如步兵冲锋等。

合肥路演现场


以张崇岫为代表的战地记者

是电影中杨三弟的原型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由陈凯歌执导,是《志愿军》三部曲的第二部。史诗级巨制、浓浓的家国情怀,让这部影片成为2024年国庆档最热门的影片之一。


该部影片围绕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展开。在这场战役中,为掩护数十万志愿军转移和休整,第63军临危受命,2.5万名将士在铁原与近5万“联合国军”展开激烈战斗,历经12个昼夜,终于抵挡住敌军步坦炮协同的数次进攻。这场战斗彻底粉碎了敌人企图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消灭志愿军主力的阴谋,为稳定朝鲜战场局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部分摄影作品展示。


安徽省文联副主席、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许国告诉记者,以张崇岫为代表的一大批英勇无畏的战地记者是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中战损记录员(摄影员)杨三弟的原型。张崇岫的许多抗美援朝战地照片几乎是在与敌人零距离的情况下拍摄完成。他既是一名会拍照的志愿军战士,又是一个会打仗的摄影师。与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中的战损记录员(摄影员)杨三弟工作性质相同。他们手中的相机,不只是记录的工具,更是历史的眼睛。透过他们的镜头,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汤蹈火的真实画面,感受到了那股震撼人心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


影片中的杨三弟


张崇岫用他的作品为大家留下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最珍贵的记忆。电影中的战损记录员杨三弟也以同样的方式,让我们再次领略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张崇岫,1929年10月出生于安徽巢县(现巢湖市),晚年生活在合肥市省文联宿舍,他生前曾多次说过:“请记住这些年轻的脸庞,记住这些虽未谋面却受其恩的英雄。”影片中的战损记录员杨三弟说:“我这么做就是为了在几十年以后大家还能记住他们!”


张崇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我要把糖攒起来

送给所有志愿军战士们”



《志愿军:存亡之战》全国路演来到合肥,总出品人、总制片人、总监制、中影董事长傅若清、编剧张珂、演员陈飞宇、李卓阳现身活动现场,倾听观众对影片的感悟。几乎每一场路演都有家长带孩子来观影,影片也让许多小观众了解到志愿军的往事,他们甚至用电话手表向自己的朋友宣传这部电影。


在合肥路演现场,一位妈妈还担心孩子可能会看不懂,没想到小朋友的一番话却感动了在场所有人:“想谢谢几十年前的爷爷奶奶们,以后我的糖都不吃了,攒起来送给所有志愿军战士们。”傅若清感慨:“作为电影的出品方,从孩子们稚嫩的表达里感受到拍这样的电影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让我们的下一代知道,正是因为这些前辈的浴血奋战,才换来如今的盛世太平,这对我们来说是无上光荣的。”


影片中的杨三弟


在现场,很多观众紧盯着大荧幕,随着剧情的推进而热泪盈眶。带孩子一起来观影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国庆节,他们全家观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与第一部相比,电影中除了宏大的场面,还把镜头对准了战争中的小家庭和个体,一些细节的刻画、场景的描述,让人感觉那些志愿军战士的形象更立体、更真实,让大家沉浸其中壮怀激烈的情绪难以自拔。




文字 |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戴小花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董媛康

一审 | 董媛康;二审 | 束芳;三审 | 刘刚




合肥日报
《合肥日报》是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2009年11月8日创刊,坚持“主流、责任、权威”的办报理念。(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700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