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巧了,我们也有漆器!

文摘   2024-11-26 16:53   江苏  


李子柒的回归

全网热议

而她回归发布的第一个视频

是关于“大漆”这一中国传统制造工艺

说到漆器



这不是巧了嘛

我们也有!

接下来不妨跟随阿虞

走进常博的“漆”世界

01 剔犀

雕漆是以大漆为原料

在胎体上一层层涂堆到适当厚度

再进行加工雕刻的工艺技法

值得注意的是

可能在汉至三国时代

关于雕漆的制作已有显现

如在2018年李氏家族

向上海博物馆捐赠的一件剔犀云纹圆盒

便被认为来自汉至三国时代


-三国剔犀云纹圆盒

上海博物馆藏


“剔犀又称为“云雕”

为雕漆技法之一

是中国古代髹漆工艺的重要种类

制作时用两种或三种色漆

在器物上有规律地

逐层髹刷多层乃至上百层时

用刀剔刻出云纹、回纹等图案花纹

雕刻断面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色漆层


02  元 剔犀如意云纹盒


1989年冬

元代 剔犀如意云纹盒

出土于

常熟西门外虞山南麓

明代工部尚书程宗父母的合葬墓

(墓主程景和为明天顺年间恩封承德郎刑部主事)

盖与盒座以子母口扣合

平面呈圆形

盖面中央雕三朵云勾纹

环绕乳丁成圆状

周剔刻如意云纹六组

盒座外缘周施七朵云纹图案

纹饰流转自如

回旋扭动

漆层皆堆积肥厚

通体用朱枣、黑枣两色更叠髹刷

枣色间露出清晰黑线

盒底部和内壁均髹磨

整件器物色调沉穆,纹饰古朴

刀法圆润,工艺精湛



剔犀器因制作工艺复杂

技术要求极高

在当时属于高档用品

且由于漆器不易保存

传世甚少

在江南一带很少发现

颇为珍贵


此件剔犀如意云纹盒

虽在棺液中长期浸泡

但仍完整无损

后经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

为元代漆器精品

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03 大漆咬人


不少网友们在感叹李子柒的手艺时

也发现了她因为接触生漆而过敏的情况

这就揭开了漆器的另外一面

精美绝伦的背后

是匠人们的“被咬”

“大漆咬人”是行内的一种叫法

其实是一种人体对漆的过敏反应

接触生漆之人常会奇痒无比

往往“鼻青脸肿”

尽管匠人们技艺精湛,经验丰富

很少有人能够幸免

然而正是他们

非凡的坚韧与执着

让中华漆器文化在世界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除了上文中的元代剔犀云纹盒

常熟博物馆还藏有多件不同时代的漆器

宋 雕漆云纹盒

常熟博物馆藏

明 银胎剔犀云纹漆碗

常熟博物馆藏

宋 漆盏托

常熟博物馆藏

宋 漆钵

常熟博物馆藏



剔犀工艺,每一道细腻层叠的线条,都是工匠们克服重重困难,包括长期面对材料可能引发的过敏挑战,以非凡的耐心与毅力,耗时经年累月精心雕琢的成果。它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光辉见证。常熟博物馆珍藏的这件元代剔犀漆器,无疑是对那段辉煌历史的一次深情回望,提醒着我们珍惜并传承这份来之不易的文化瑰宝。


参考资料:

1、徐振球,原文刊载于《常熟文博》第1期

END


来源:常熟博物馆


END


本文由【常来常熟】原创或编辑整理。相关转载内容只为公益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或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遇到: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邮箱:1729133102@qq.com,我们将及时审核、更正或删除,谢谢。






常熟,
是黄公望笔下的水墨山水,
是严天池琴下的袅袅余音,
是张旭狂草的潇洒不羁,
是钱谦益诗里行间的清词妙句。
常来常熟,发现不一样的惊喜~




欢迎大家关注

抖音账号、视频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最新资讯!

常来常熟
常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