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剧界里,沈马组合一直是黄金搭档。
今年合作的《抓娃娃》,毫无悬念地拿下了暑期档票房冠军。
电影里,富豪父母为了将儿子培养成才,煞费苦心构建楚门的世界。
从娃娃抓起进行穷苦教育,可是最后依然以失败告终。
教育问题向来是每个家长的重要课题。
看到国内各种鸡娃各种卷,着实有些心累。
有时候也想看看国外孩子的童年是什么样的。
有这样一部纪录片,满足了观众的好奇。
《他乡的童年2》
这部片的导演是周轶君。
许多人是通过《圆桌派》、《铿锵天下行》知道她。
当年,她是全球唯一常驻加沙的战地女记者。
将中东战场上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书。
而她不仅仅是记者,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让她感到非常焦虑。
于是,她走访了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
拍了一部关于不同教育方式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大获成功。
第二部延续了前作的高质量,这次她首先来到了新加坡。
同为亚洲国家,新加坡卷的程度不比中国低。
他们国土面积小,缺乏自然资源,因此对于人才资源要求极高。
虽然也在号召减负,小学减少作业,提前到两点放学。
但孩子们依旧不能轻松,放学之后就要去补课。
为什么这么卷呢?因为小升初,是等同于国内高考的分水岭。
小升初的考试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是工作性质。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孩子只能不停卷。
许多学生放学后,补习机构直接从学校把孩子接走。
除了语数英等基础课程外,课外兴趣班也不能落下。
至于学习这些的孩子们到底多有兴趣,就很难说了。
而本着好习惯要从小培养的原则,很多孩子甚至幼儿园就开始补课。
本来应该是随心所欲,到处疯玩的年纪,却被关在屋子里刷题。
比如下面这张照片,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在学一年级课程。
很明显,他毫无兴趣,整个人都蔫蔫的。
只是因为家长怕他一年级跟不上,他就只能被迫补课。
当然,除了孩子,家长们卷起来更狠。
学区房的概念可不仅仅是中国专属。
在新加坡,家长们同样会斥巨资购买学区房。
但有了学区房,并不是就能上好学校了。
家长们还要进行抽签,抽中的概率只有一半。
许多家长表示,真的压力太大了。
压力之下,对孩子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孩子不服从管教,家长们会用藤条进行体罚。
这种手段在当地是合法的,商店里甚至会有专门的藤条售卖区域。
巨大的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下,给孩子们的容错率非常低。
被视作正常手段的体罚,也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因此,孩子们的心理疾病问题越发严重。
在压力下成长的孩子们,很多因不堪重负选择自杀。
新加坡的高压教育环境让人再次感叹东亚孩子的不易。
而相比之下,西方的教育环境则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虽然各个国家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注重素质培养。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和他们探讨性和死亡等敏感话题。
德国规定,所有的孩子在10岁开始接受性教育。
当我们还在谈性色变的时候,德国的孩子已经在课堂上公开讨论。
并且家长们对于学校的决定也非常支持
因为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太多了。
与其让他们接触到错误的信息,不如直接给他们科普。
这样也会让孩子们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尊重自己的身体。
而德国的措施也是有效的,在欧盟中,德国的早孕率是最低的。
另一个让人吃惊的点,是德国课堂上毫不避讳二战时对犹太民族的屠杀。
老师会带着学生参观犹太人屠杀纪念碑广场。
让历史不仅仅是文字,也能带给孩子们切实的感受。
都说教育从孩子抓起,德国正是用过往的惨痛教训,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和平的意识。
周轶君和这些孩子们聊起了战争,发现很多孩子已经能够从成熟的角度去思考去反思。
新加坡和德国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害怕犯错,一个却极具松弛感。
但周轶君做节目的初衷,也并不是为了拉踩某一方。
其实每个国家的教育方式,本质上还是由国情决定的。
东亚的卷,也是因为资源的稀缺和过大的生存压力。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永远没有唯一的答案。
我们能做的,就是看到教育的多样性。
从而去思考,是否要去卷自己,给下一代一个选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