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设立第四批省级非遗工坊的通知》,我市植圆汉中面皮非遗工坊、西乡县石质粗瓷制作工坊、镇巴青木苗族蜡染工坊、城固酒酿造技艺工坊、海棠春传统美食非遗工坊、汉中亮成卓越竹编非遗工坊、佛坪县山茱萸炮制技艺工坊、周家大辣椒面皮非遗工坊、谢村老字号黄酒制作工坊、佛坪县榫卯技艺工坊10家工坊成功入选。截至目前,我市共有29家省级非遗工坊,其中藤编、宣纸工坊获评省级优秀非遗工坊。
近年来,我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多措并举做好非遗资源转化利用,将发展非遗特色产业作为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打造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全市现有各级非遗名录项目505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68项、市级119项;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56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22人、市级94人。
我市非遗特色产业发展稳中向好,与陕西理工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高校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分类分批对刺绣类、编织类等非遗项目进行指导,提升非遗传承基地、工坊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水平,积极培育命名非遗教学实践基地,不断推出非遗文创新品。同时,组织举办非遗技艺培训班,发挥国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乡村工匠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掘培养中青年传承人和复合型人才。探索推进“非遗+”路径,加大对南郑黄官、宁强青木川等非遗特色小镇的指导支持力度,跟进推动省市重点项目申报、立项和建设,加强对非遗特色景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的策划推介,促进非遗交流互鉴,非遗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记者:朱媛媛 李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