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小品创作谈】提俊丰:小品创作慎用“大路货”,避免“撞衫”!
全国第二届书法小品展与首届小品展相隔十年有余,征稿启事刚一发布,一夜之间的浏览量就突破10万+。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少、名额有限的背景下,此届小品展竞争的激烈性可以想见。
首届小品展是在第三届扇面展与第十届全国展之后举办的一项全新的单项展览。翻翻作品集不难发现,这些展览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形式设计的多样,可谓绞尽脑汁、花样迭出;二是小字书风的流行,占据大半壁江山;三是大多数作品中呈现两种书体以上的笔墨表达。
相较于首届小品展,本届展览作品怎么写与写什么,一度成为书法圈讨论的热点。个人以为,此次展览的创作应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整体书风的塑造
无可否认,展览就是竞技。作品整体呈现的风神气质是胜出的先决条件。首先是要进入竞技的书写状态。在主要师法的经典中写出个我的理解,在写出“形”与“法”的基础上,达到对“理”的深度诠释。作品既要展现经典元素,亦要体现个我呈现。无论作品在整体风貌上是清雅还是疏淡,是朴厚还是散逸,是纵宕还是率真,重点不在“小”,而在于“品”。提醒一下,作品中过分与古帖相似的字法呈现,未免落入集字嫌疑。
二、作品的笔墨呈现
一件作品的感染力,重点在笔墨的呈现。参与竞技性展览,首先要思考的是自身的笔墨优势。这种优势来源于对经典的深度挖掘与思考。要把日课中汲取的营养加以梳理与表达。无论在笔墨表达与章法构成上,都要呈现异于他人的“三板斧”。不能你有我也有,你两种书体我三体结合。要避免“展览体”的趋同,更要展现笔墨优势。
三、作品的形式构成
形式构成是作品完美呈现的重要一环。它在内容选定之前就要有相对完整的预设,其中包括纸张的选择、组合的方式、章法的构成等。好的笔墨与好的形式会让一件作品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尤其在竞技展览中两者不能偏废。当代书坛作品的形式多样,参赛者可以借鉴但不要照搬照抄,要让观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巧思与创意。无论是纸张的“华”与“素”、尺寸的“大”与“小”、内容的“多”与“少”、空间的“繁”与“简”,小品体现的审美核心是“品”,不在形式的花哨。
四、材料与内容的选择
小品的书写内容灵活,除了诗词、小品文之外,笔记、信札、题跋、稿书、书房对联等均可选择,这就给笔墨的发挥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书写材料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书写感受选定,适合自己笔墨表达的书写材料更利于笔墨畅快的表达。当下书写材料很多都是喷绘印刷的“大路货”,一方面限制了笔墨表达的丰富性,再一个就是容易“撞衫”,友情提醒,要甄别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