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跑两会丨60年,同龄,第一个……他们的两会关键词!

政务   2025-01-22 18:15   西藏  




记者跑两会




人民的新生 我们的心声

今年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

这60年

也是西藏各族人民获得新生

当家作主的60年

跑两会的记者

走进以主人翁的姿态

参与管理各项事务的

代表委员当中

感受大家行使民主权利

积极履职的生动场景



与自治区同龄的他!



正在和记者聊天的这位是自治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多吉次仁。1965年出生、今年60岁的他,恰好与自治区同龄。



自治区人大代表

自治区人大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委员会

副主任 多吉次仁


因为赶上了好的时期,我是我们村子里头第一个大学生。80年代,我在西藏大学读了五年,全方面学了包括西藏的历史、西藏的文化,对于我自己从事一辈子这个工作,特别是到了立法机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会议的间隙,多吉次仁带着记者来到了他工作的地方。办公桌上正摆放着《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修订草案,上面写满了他的修改意见。这个《条例》在施行5年后进行修订,将会更加适应“四个创建”的时代需要。

近40年深耕在民宗工作领域,多吉次仁多次参与到我区地方性法规的起草和修订工作中。



自治区人大代表

自治区人大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委员会

副主任 多吉次仁


作为西藏土生土长的干部,参与到地方立法里头,以立法的形式当家做主,感到非常荣幸。社会主义制度的这种优越性就从法律当中体现。






西藏第一个属于人民自己的

县级政权组织


在自治区人大办公楼的展板上,有一张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1959年4月8日,也就是西藏刚刚实行民主改革十天后,西藏第一个属于人民自己的县级政权组织在山南乃东成立。那个时候,翻身农奴是第一次真正拥有了政治权力,参与到了地方治理当中。




自治区人大代表

乃东区区长 索朗平措


作为西藏第一个县级政府所在地的一名代表,我能够参加自治区的两会,真正是翻身当家做主人。努力完成好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把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变成现实。

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60年。旧西藏命价仅为一根草绳的农奴,今天早已成为管理西藏地方社会事务、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两会上,代表委员怀揣使命、参政议政,尽显当家做主的新时代风采。







亮眼的人大代表!



会议上,代表们正在审议报告,其中有很多身穿各族服饰的人大代表都特别亮眼。今年共有428名代表出席,其中少数民族280人,占到了65.42%,包括了藏族、珞巴族、门巴族、回族等等。




自治区人大代表

那曲市巴青县拉西镇江聂改村

妇联主席 扎西卓玛


我带了四条建议,其中一个是关于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方面,当好政府和群众的桥梁。



自治区人大代表

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村

团支部书记 仁青措珍


我一定不会辜负群众的每一张信任的选票,践行初心使命、依法履职尽责。



自治区人大代表

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沃雪村委会

文教卫生委员 仁增


我们夏尔巴人能够参加自治区两会,感到非常骄傲,我们要在维护边境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准备好了!


记者现在所在的西藏人民会堂于1985年,也就是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时建成投入使用,成为自治区人代会经常举行的地方。庄严的会堂见证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区落地深根的前行足迹。

自治区成立60年间,西藏经济总量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七番以上。这沧桑巨变,折射出的正是社会制度变迁带来的无穷发展动力。




自治区人大代表

那曲市比如县第一小学

校长 牟娟


一个个巨变,都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自治区人大代表

昌都市芒康县委常委

人大常委会主任 四朗旺修


因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新生,过上了现在美好的生活。



自治区政协委员

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山南洛扎边境管理大队

党委书记 教导员 索朗达杰


作为一名来自政法系统的政协委员,我见证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得到了稳步发展。



自治区政协委员

林芝市墨脱县珞巴民族乡

乡长 布姆曲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增加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统编丨德吉曲珍
校对丨旦增曲珍
审核丨格桑云旦


来源:西藏卫视+


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投稿邮箱:xzmzwxxzx@sina.com

西藏民委
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法律法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