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园林 | 千园之源,走进郑州园博园“华夏馆”

旅行   2025-01-10 11:50   河南  




华夏馆,高11.8m,面积8815㎡,造型选取中国传统大屋顶建筑最典型的元素——宇,整体犹如从大地破土而出、自然生长,颇具时尚感。



华夏馆目前主要布展的是《中国园林·河南篇》展厅,其面积为1300平方米,展线长度245米,依次从萌生、成长、转折、鼎盛、成熟等发展进度介绍了中国传统园林发展史。



第一部分:萌生篇——夏、商、周时期。这是中国文明初兴的时代。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星罗棋布的王朝都城和宫殿遗址中,沿着考古人的足迹,找寻着王者最初的居址的环境。从偃师二里头夏商的都邑,到郑州商城、安阳殷墟遗址,在不设防大都里,都有多元化的宫室庭院格局。另外还有大多利用天然山水林木,圈养鸟兽,以供狩猎和游乐的场所。



第二部分:成长篇——两汉时期。两汉时期继承了先秦时期园囿(yòu)营造之盛。中国古代帝王园林的格局和基调在两汉时期已经形成,具备了帝王居所、行政处所和娱乐场所的多重性质,注重宫、台、苑与池的结合和意境的营造,出现了以宫室为主的规模宏大的宫苑。随着汉代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兼并,地主豪强阶层的崛起,带来了庄园经济的发展,庄园性的私家园林应运而生。



第三部分:转折篇——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这时除皇家园林外,出现了士人园林、佛寺园林等新园林类型。同时在园林观念上也发生根本性转变,从秦汉时期的侧重物质与感官需求,转向陶冶情操、安顿心灵的精神居所。中国古典园林师于造化、以自然山水园为主,追求自然的意境逐步确立。



第四部分:鼎盛篇——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我国的园林艺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达到鼎盛。隋唐东都洛阳城作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园林规模和造园技艺首屈一指。皇家园林融汇自然山水林,华丽精致,大气磅礴;私家园林融入诗情画意,纤丽与清雅并存。极妙的山水意境,典雅的文人气质,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原园林的秀美华章,代表了中国园林发展的最高阶段。



第五部分:成熟篇——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进入我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北宋东京开封作为当时国际性大都市,园林规模和技艺首屈一指。北宋皇家园林叠山置石,写意山水,营造“壶中天地”;私家园林画园相生,借景抒情,清新、精致、细密。集文人雅集、游乐、起居于一体,园林活动盛况空前。造园转向营造城市山林,寓情于景、寓意于形,并以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等来反映志趣和追求,园林与山水诗文、山水画相互呼应、相互补遗。写意山水造就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意境。



华夏馆采用简洁的造型装饰手法,以突显文物展品的内容,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历史长河中的中国传统园林魅力,引导游客的思绪走向更深层次文化认同感,同时提升整个展馆所独有的品牌文化魅力。



欢迎大家走进华夏馆,感受不一样华夏园林!!


END

更多精彩内容

微博/抖音 @郑州园博园 与我们互动

郑州园博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最新文章